![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0092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0092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0092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质量与密度
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应该( )
A.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 B.桌面平整就不需调节
C.重新调节平衡 D.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B.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互换,再重新测量
C.向左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D.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3.如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上两个一模一样装满水的桶,其中右桶上飘着一小木块。关于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平不倾斜 B.向左盘倾斜 C.向右盘倾斜 D.无法判断
4.小陈同学用天平测物块时,加减砝码的步骤为: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35 克
B.若天平已平衡,测得物体的质量是 185 克
C.若将这个物块送到月球上,质量会变小
D.若加减砝码后天平还不平衡,要调节平衡螺母
5.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6.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 >ρ甲 >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 >ρ乙 >ρ甲
7.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8.用相同质量的铝、铁、铜制成的体积相等的金属球(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ρ铁=7.9×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如果铜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B.如果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铝球是实心的,那么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体积V铝>V铜>V铁
9.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融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10.某同学参加了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该同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 g/cm3
2.52 g/cm3
2.56 g/cm3
2.60 g/cm3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11.某同学在使用天平时,忘记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加入砝码后再通过移动游码使得天平的横梁平衡,则他测得的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结果是(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2.小科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20g D.8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100g
1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科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一点,
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B.将游码向左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直至天平平衡
14.冰雕是一种极具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如图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工具把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冰块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当体积为60厘米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1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地球到太空的人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会减小
C.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17.一般卧室中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以下哪个的质量(1m3的空气的质量为1.29kg)( )
A.一只鸡 B.一个成人 C.一张纸 D.一本书
18.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熔合制成合金(忽略熔合前后总体积变化),则合金密度为( )
A. B.
C. D.
1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给足球打气,打气前后,该足球内气体的密度一定不变
C.将铜块截取二分之一,则剩余的铜块的密度不变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20.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大约为( )
A.0.92×103kg/m3 B.1.1×103kg/m3
C.12×103kg/m3 D.11×103kg/m3
二、填空题
2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22.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时,发现有砝码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则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23.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 归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还是如图甲所示,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如何操作:
(3)该同学在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称量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24.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b、c分别为不同物质甲、乙、丙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在一架已经调好平衡的天平上称10g 物质丙时(颗粒状),发现指针右偏,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
25.“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26.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3∶1,质量之比是 1∶2,甲、乙两金属体积之比是 ,如果把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三,剩下部分密度的之比是 。
2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若将甲、乙放入水中,能漂浮的是 (填“甲”、“乙”);将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在水中,则捆绑物体的状态是 (填“漂浮”、“下沉”或“悬浮”)。
2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 kg/m3。
29.1t钢铁重力 (选填“>”、“<”、“=”)1t塑料泡沫重力,若都做成正方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钢铁的重心比塑料泡沫重心 (选填“高”、“低”、“相同”)。
30.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2日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任务,采集月球土壤样本1731g。当月球土壤样本被带回地球后,其质量将 ;嫦娥五号上升器能从月球表面点火升空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 。
三、实验探究题
31.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
(2)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克,他在右盘中放了50克和10克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图2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
(3)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鹏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误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
③使用生锈的砝码
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32.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33.小强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液体密度计,他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3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3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对应液体的密度分别记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植物油
水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7
2.8
液体密度ρ(×103kg/m3)
0.8
0.9
1.0
⑴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
⑵如图甲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
⑶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液体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对应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 的位置。
⑷若小强在该空小桶中装满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
34.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 ,使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
(3)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
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 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 毫升
V
压缩后
2P
13 毫升
0.5V
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 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35.在实验室,小阳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贴标签。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别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甲盐的晶体。(实验室的温度为30℃,30°C甲盐的溶解度为50g)
方案: ▲ 。
判别依据: ▲ 。
四、解答题
36.小金想制作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0.5×103kg/m3均匀的长方体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放于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始终竖立,高度为60cm,底部横截面积为0.1m2,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问:
(1)木料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当木料上不放置任何物体时,木料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多少厘米?
(3)这台浮力秤最多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4)画出这台浮力秤称量的质量m与木料底部进入水中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标注关键数值)。
37.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0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是 300 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此时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 160 克(不计石块带出的水)。求:
(1)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8.今年小明家种植的瓯柑获得了丰收。小明想:瓯柑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瓯柑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瓯柑的密度。
(1)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 。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 g。
(2)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瓯柑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3)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该瓯柑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39.小科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科按如图乙所示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老师对小科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老师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② 。
(3)小科改正错误后,正确称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克。
(4)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下图所示:
小科同学用此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错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77.8克,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实际质量应该是 克。
40.图甲是小明妈妈洗碗时不小心把一个菜碟卡在了碗里。为了把菜碟取出来,小明把碗放入水中,让碗和菜碟底部进入足量的水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碗放入冰箱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小明发现菜碟被挤出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碗放入冷冻室里一段时间后菜碟就会被挤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判断。
【解答】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它的平衡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调节平衡,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解析】【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放入最小的砝码偏大,去掉最小的砝码偏小的时候,就必须调节游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解析】【分析】当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受到的压力相等时,它就能处于平衡状态,哪边受到的压力大,哪边就会下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天平的左盘受到的压力=G桶+G水①;
天平的右盘受到的压力=G桶+G水'+G木=G桶+(G水-G排)+G木②;
木块在水面漂浮,
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力=G排=G木;
则①=②;
因此天平仍然平衡。
故选A。
【解析】【分析】根据砝码的顺序计算出砝码的质量。
【解答】由题意可知,砝码在天平取放的顺序:100g+50g-50g+20g+10g+5g=135g,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其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A、一块铝变成铝壶指的是铝的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一台仪器被带到月球,它的位置发生改变,但质量没变,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导致它的质量因磨损而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解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乙>V甲>V丙,质量m乙=m甲=m丙,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ρ丙 >ρ甲 >ρ乙,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解析】【分析】将甲和乙两图进行比照,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甲图可知,在0~4℃范围内,水的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可知,此时水的体积逐渐边线,则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乙图可知,越靠下,密度越大,温度越高,则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0℃,1℃,2℃,3℃,4℃,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公式比较三者实心部分的体积,再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的铝、铁和铜,由于ρ铝V铜。
根据V球=V+V空可知,当三者的体积相同时,空心部分的V铝'Vb>Vc,那么三者的密度关系为:ρ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浮力解析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力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