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2 姓氏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 揭题初读,集中识学
情境导人,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学习小伙伴,听,她在热情
地向我们介绍她自己呢!(嗨,小朋友们好,我姓孙,子小孙,你们可以叫我小孙,今天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
(2)小朋友们,我们也热情地向小孙介绍一下自己吧:你姓什么?
(3)每个小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每个人的“姓
氏”有关——出示课题,一起读。
(4)学习两个生字“姓、氏”。
①自由拼读。
②听学习小伙伴介绍:第一个字“姓”由“女”和“生”组成,表示女子生
孩子,在人类社会最早的时候,孩子跟的是母亲的姓,所以“姓”是女字旁。
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作业本封面上(练习卷上……)“姓”是“姓名”的
“姓”,我们太熟悉了,但要读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注意读好后鼻音。
③第二个字“氏”是翘舌音,一起读准确。
听学习小伙伴介绍:“氏”在古代是“姓”的一个分支,现在和“姓”表示
同一种意思。
(5)再次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这首儿歌特别有趣,它把好多小朋友的姓氏都
编在了里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课文朗诵视频)
2.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导语:听完了这么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是不是很想自己读一读?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儿歌中介绍
了哪些姓氏?
(2)集中识字。
①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看,儿歌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想和我
们交朋友呢,请你自己拼一拼读一读,赶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②小老师领读,提醒易读错的生字。(翘舌音:氏,张,赵、周。平舌音:孙。)
③男女生合作读。
④巩固读音:瞧,谁来了?原来是大象博士要来考考大家了呢——逐个出示生
字,开小火车读。
(3)学习三个新偏旁。
①细心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生字里边藏着三个新偏旁,一起来认识一下。
逐个跟着老师叫叫名称,提示:金字旁是金的变形写法,古代的钱币是金属做的。
②和三个新朋友一起打个招呼:嗨,某某某,你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用学习小伙伴的加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姓氏”二字融入汉字造字文化,不但体现语文课的文化味,也有助于识字理解。集中识字时采用多种方法读,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板块二 揭示方法,学做介绍
导语: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现在,我们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找一找儿歌中介绍了哪些姓氏。
1.我们先来读读第1小节。自由朗读第1小节,圈出姓氏,读准确。
2.按顺序反馈这一小节中介绍的姓氏。(李、张,胡、吴、徐、许)
3.中国姓氏有很多,有些读音还特别相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清楚的呢?
(1)先看儿歌的前4行,你发现了什么?(一问一答式介绍)
(2)师问生答读前4行(如果班上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与师生开展问答活动)。读后引导学生发现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木+子一李”,“弓+长一张”。
(3)勾连记忆,强化方法:木子李,弓长张,用加一加的方法,就像顺口溜一样,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又能帮我们记住这两个姓氏。学习小伙伴在提醒我们,其实这样的方法我们曾经学过,哪篇课文中?对,上学期的《日月明》一一课中,就有“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
(4)那这一小节中的其他姓氏又是怎样介绍的呢?出示儿歌第5~6行,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古月胡”“口天吴”“言午许”也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的,只有“双人徐”不一样。
(5)“徐”这个姓氏作者是怎么介绍的呢?引导发现借助偏旁的方法来介绍。
提示:胡和吴,徐和许,它们的读音特别像,但是用了加一加或说偏旁的方法,就很容易把它们区分清楚了。
4.我们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介绍“胡、吴、徐、许”这四个姓氏吧。(师生合作))
你姓什么?(我姓胡。)
什么胡?( )
他姓什么?( )
什么( )? ( )
……
5.引导背诵。
(1)配上音乐拍手读第1小节。
(2)读着读着,你是不是已经能背诵了呢?学习小伙伴建议我们这样背诵:逐步出示三种挖空形式,师生合作慢慢挑战更高难度的背诵。
6.拓展介绍方法。
导语:我们已经学会了两种介绍姓氏的方法,有位姓“方”的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去帮帮她吧。
(1)出示:
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 )
(2)小朋友们帮帮她吧。(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点万方。)动动脑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人~听就记得住。(引导组词:方向的方,地方的方。)
提示:原来用我们熟悉的词语来介绍更方便呢!我们称这样的方法为“组词法”吧。小结三种介绍方法。
(3)照样子做问答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姓氏介绍方法,在四人小组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氏,遇到困难互相帮助。
出示:你姓什么? 我姓( )。
什么( )?( )。
7.小结:这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真好玩。课后,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
法问问你的家人、伙伴。
(设计意图:教学中设计“我发现”环节,求同比异,加一加、说偏旁、组词,这些都是介绍姓氏的方法,哪个合适用哪个。这些方法不是老师告知的,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的,在探索中发现学习的乐趣,这是学生探究力的培养和展现。同时勾连学生已有的知识,将知识体系打通,创设交际情境介绍自己的姓、伙伴的姓,也体现了语文和生活的融通。)
板块三 了解姓氏,拓展认知
导语:学习了介绍姓氏的方法,我们再去了解更多的姓氏。
1.自由读第2小节,圈画出姓氏。
2.交流:初识单姓和复姓。
(1)按顺序反馈这一小节中介绍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
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2)读一读这些姓氏,你又发现了什么?(前面八个姓是一个字的姓,后面
四个姓是两个字的姓。)
(3)了解单姓。
①一个字的姓称为单姓,第1小节中的六个姓也是单姓。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介绍这八个单姓?同桌讨论。
②交流。
小结提示:像学习小伙伴一样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子小孙”,用自创的方法介绍“三横王”。
重点指导“郑”的介绍:左边关,右边耳,关耳郑。
(4)了解复姓。
①像这样两个字的姓我们称它为复姓,复姓并不少见。出示诸葛亮,欧阳修等图片,认识文中讲到的复姓。提示: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这些复姓,还有申屠、司马、公孙、西门、百里等等。
②拓展复姓知识。
提示a:有个小朋友的爸爸姓郑,妈妈姓舒,她的名字叫郑舒乐怡,那她的姓
算不算复姓呢?
学习小伙伴小结:像这样把爸爸妈妈的姓氏加在一起的两个字不是复姓。我们现在用的这些复姓它们都是有来历的。比如欧阳这个姓氏,它是这样来的。(播放视频)
提示:b:复姓是不是都是两个字的呢?
学习小伙伴小结:大多数复姓的确是两个字,但是也有三个字的复姓,比如“乌洛兰”,还有四个字的复姓,比如“爱新觉罗”。最多的姓氏有17个字,很有意思吧。
3.知识拓展。
导语:咱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只有书上读到的这么几个呢?引导关注第2小节后面的省略号,指名说说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了解《百家姓》。(出示《百家姓》简介)
了解姓氏排名的由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八个姓氏可是排在所有姓氏最前面的呢,那为什么要把赵排第一、钱排第二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4.指导朗读。
(1)不管单姓还是复姓都有这么多,难怪课文中说——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小朋友们往下读。
(2)老师示范用歌诀体有节奏地朗读。师生合作读.生模仿自由读。
5.引导背诵。
读着读着,你是不是已经能背诵了呢?我们再按学习小伙伴的建议试试吧:分别出示两种挖空形式,生试着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还是“我发现”,发現姓有“单姓”和“复姓”,用学习小伙伴以及视频的介绍,在兴味盎然中拓展认知。用歌诀体的方式引领诵读,新鲜而有效。)
板块四 多管齐下,写好汉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快乐写字时间到啦。出示生字“姓”“方”“双”
(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指导);“什、么”“国、王”(建议第二」课时完成指导)。
2.指导书写生字“姓”。
导语:首先.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姓”字隆重登场。
(1)找找“姓”的“四端两线”:上端——(两部分齐平),下端——(撇的收笔),左端——(平提的起笔),右端——(最后一笔横的收笔)。压横中线的笔画——(平提),压竖中线——(没有)。
(2)看微课老师范写,教师配以提示。
(3)跟着老师的魔法口诀描一个;自己写一个。
(4)抽取一弱一强的书写典型反馈点评:“四端两线”对了吗?连橫等距做到了吗?笔画运笔怎么样?
(5)扬长避短矫正写,争取有进步。
3.指导书写生字“方”和“双”。
过渡:你们把“姓”写得这么漂亮,漂亮的小姑娘“方”和一对双胞胎兄弟“双”都在给我们点赞呢!
(1)形象化解说“方”字的间架结构特点。
(2)书空“方”的笔顺。
(3)看微课老师范写“方”,教师配以提示。
(4)跟着老师的魔法口诀描一个“方”,自己写一个。
(5)提示“双”的书写:“双”字由我们的两个老朋友组成,左边的弟弟为了让哥哥更舒服,收回了捺脚;写的时候注意上学期学过的魔法宝典“相同部首,前小后大”;自己把“双”描一个写一个。
(6)抽取一弱一强的书写典型,呼应间架结构的形象化解说进行点评反馈。
“方”的反馈要点:双臂伸展,一只脚(横折钩)微微弯曲,脚尖点地,另一只脚
(斜撇)优雅抬起不碰地。两点成一线。“双”的反馈要点:左小右大,哥哥一只脚伸到长点下,最后一笔是最低点。
(1)扬长避短矫正写,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更漂亮。
4.指导书写生字“国、王”。
引: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瞧,谁来祝贺大家啦?出示“国王”二字。
(1)“国”字的指导步骤同“方”。(点评反馈要点:两边的城墙够不够长和直?宝玉不碰城墙做到了吗?)
(2)独立完成“王”的书写。
5.指导书写生字“什、么”。
简单提示:注意“什”的上端和下端;“么”的起笔在竖中线,折角点尾齐
平。独立完成书写。
(设计意图:书写指导需详略结合,扶放有度。形象化讲解间架结构尊重了儿童的学习特点,讲解点、示范点,评价点、改进点,四点合一,让教学一步一步走得踏踏实实,突破书写指导这个重难点。)
6.小结,布置作业。
统计班级同学姓氏:分别有哪些姓氏?哪个姓氏人数最多?哪个姓氏人数最
少?
反思: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立足学情,促进自主学习,引导发现,设计多元活动,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引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姓氏歌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姓氏歌优秀教案,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 姓氏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识字学词,书写指导,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