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护易感人群,自我调节能力,W 不加物质W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植物类群都具有输导组织的一组是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颜类植物、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在分类学上,猫和豹同科不同属,猫和犬同目不同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科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C.猫和犬的亲缘关系比猫和豹的亲缘关系近D.猫和犬的共同特征少于猫和豹的共同特征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实质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C.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当我们走进食堂时,多种感觉的形成让我们享受到饭菜的色、香、味。下列感觉形成所对应的感受器分布的位置,错误的是( )
    A.饭菜的气味——鼻腔黏膜B.同学的谈话——鼓膜
    C.饭菜的味道——舌的表面D.饭菜的颜色——视网膜
    5.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作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乙切除的是垂体
    C.丙切除的是甲状腺D.手术后丙狗发育正常
    6.下列农业生产的实例中,利用植物有性生殖原理的是( )
    A.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草莓
    B.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高产抗病水稻
    C.将接穗接到砧木上,繁育优良品质的苹果
    D.将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大量繁殖甘薯
    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B.变异的实质是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8.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S、s表示。让一只雌鼠(M)与一只雄鼠(N)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若子代全为灰毛,则灰毛为显性性状
    B.若子代全为黑毛,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
    C.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则M、N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Ss
    D.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
    9.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太空椒的培育——杂交育种
    C.草莓的“试管苗培育”——植物组织培养
    D.小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10.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下红绿色盲的孩子是一种遗传现象
    B.这对夫妇的父母一定有红绿色盲患者
    C.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色觉正常
    11.下列有关生活中食品保存和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了霉菌的作用
    B.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是因为抑制了需氧菌的生长繁殖
    C.白酒酿造过程中,首先需要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
    12.新冠病毒的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 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经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在疫情期间建立方舱医院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B.将新冠病毒在牛肉汁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大量增殖后通过灭活、纯化,可制成疫苗
    C.新冠肺炎患者康复过程中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健康人间隔一定时间第二次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目的是刺激人体产生大量抗体
    13.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下列与基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能控制生物性状
    B.一个动物细胞中的基因、DNA和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C.基因、DNA和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由DNA和基因片段组成的
    14.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和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图中10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涂片向右上方移动
    B.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中的结构1
    C.图中9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如果图中8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15.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将观察材料展平是为了避免细胞重叠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绿体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唾液的作用是使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D.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6.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如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害虫样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该农药使用初期,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C.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7.“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B.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C.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飞行
    D.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8.如图一为人的性别决定图解,图二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所有乙精子的染色体类型都为22条+Y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③的变化最为明显
    C.正常人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均为46条
    D.儿子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
    19.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蚊子为了适应蚊香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残翅是有利变异
    C.抗生素的选择和细菌的变异都是定向的
    D.箭毒蛙的警戒色使其容易被天敌发现,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非选择题
    21.(5分)为了上学不迟到,中学生王明吃完早餐(馒头、煎鸡蛋、牛奶等),就早早去了学校。图一中①〜⑨和Ⅰ、Ⅱ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二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a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
    (2)上课时,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都能看清,在此过程中他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_________。
    (3)上体育课跑步时,王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这是位于图二___________(填标号)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他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22.(6分)新冠肺炎如今正在全球大肆传播,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全国人民团结抗疫和以钟南山、陈薇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的努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___________。
    (2)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_,它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3)接种疫苗后,提高了人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___。
    (4)虽然注射了新冠病毒疫苗,小明仍患了流感,原因是___________。
    (5)未来疫情的走向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病毒的进化情况。致病性更强和更弱的新冠病毒哪种更容易生存?哪种更容易被淘汰呢?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容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也就随之减少了传播的机会;致病性更弱的病毒不易导致病人死亡,病毒因此有了更多的传播机会,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中的________。由此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会呈逐渐下降。
    (6)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________。
    23.(4分)已知豌豆豆荚的形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不同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据表回答。
    (1)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据实验一可判断______性状是显性性状。
    (3)欲判断实验三豆荚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取实验三的绿色子代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______,则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出现______,则绿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24.(3分)某校生物兴趣社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图三表示该装置内植物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_________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
    (2)图三中丙代表氧气,则甲代表的能量转化器是___________(填细胞的某一结构)。
    (3)分析图二,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________点(填图中字母)。
    25.(6分)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含有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通过图中的②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2)图一中蛇和猫头鹰的关系为___________。若图二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一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能保证运动时氧气的充分供应。
    (3)生态系统具有的________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4)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5)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工程,不断扩大绿化面积,移植来的常绿树种也给冬天带来绿色生机,人们都赞叹环境好、空气好,是生态宜居城市。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6.(6分)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大棚种植的夏季草莓会比安宁河谷提前1到2个月上市。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大棚种植草莓时发现,当红色和蓝色两个品种种植在一起时,大量的蚜虫生活在红色草莓上,而在相邻的蓝色草莓上仅有少量。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吗?实验如下: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刺激有关。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每个装置内放入相同数量、生长状态相同的红色、蓝色草莓。
    ③将甲装置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乙装置放置在另一种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⑤实验重复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放置的环境是________(选填“明亮”、“黑暗”),目的是让蚜虫________(选填“能”、“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
    (2)若观察到甲、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都出现在红色草莓上,则假设________(选填“成立”、“不成立”)。
    (3)实验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果证实了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无关。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蓝色草莓中含有物质W,而红色草莓中没有。据此设计了模拟实验:
    作出假设: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模拟实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养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4)模拟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为形成对照,表格中“?”处应填入________。
    (5)根据丙、丁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蚜虫对草莓的选择与草莓中的物质W有关。

    初三生物
    1、D2、D3、A4、B5、D6、B7、B8、D9、B10、C11、C12、B13、A14、D15、B16、D17、A18、C19、B20、D
    (1) 唾液腺、胰腺、肠腺 胰岛素 (2)曲度变大 (由小变大) (3)丙 甲
    22、(1)病毒无细胞结构 (2)抗原 (3)保护易感人群
    (4)受新冠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只针对新冠病毒
    (5)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6)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出门戴口罩、室内消毒等)
    23、(1)不是 (2) 饱满 (3)①绿色 ②绿色和黄色(或黄色)
    24、(1)18 (2)线粒体 (3)F
    25、(1)碳—氧 (2)捕食和竞争 双重呼吸(3)自我调节能力
    (4)6 (5)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26、(1)黑暗 不能 (2)不成立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物质)W 不加物质W
    激素名称



    甲状腺激素
    3
    3.1
    0.08
    生长激素
    6
    0.05
    6.05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形状及数量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形状及数量
    饱满
    不饱满
    绿色
    黄色

    饱满×饱满
    882
    299

    绿色×黄色
    663
    652

    不饱满×不饱满
    0
    1201
    组别/项目
    丙组
    丁组
    人工饲养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适量的10%糖溶液
    加物质W
    ____?____
    实验
    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6次/小时
    26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3分钟/次
    1.8分钟/次

    相关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