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沪科版信息技术教学参考
- 沪科版信息技术七上第三单元 电子教参 其他 0 次下载
- 沪科版信息技术(2019湖南地区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PDF版) 其他 56 次下载
- 沪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电子教参 其他 0 次下载
- 沪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电子教参 其他 0 次下载
- 沪科版信息技术八下第一单元 电子教参 其他 0 次下载
沪科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电子教参
展开第一单元 管好个人和班级数据教学参考一、单元概述在这个单元里,同学们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解身边的数据管理”“管理班级健康数据”两个活动。通过完成这些活动,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个人和班级的数据,了解数据管理的基本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和数据管理(2)熟练管理个人文件(3)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4)掌握设计、制作并美化电子表格(5)了解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采集数据(6)熟练掌握自动填充和数据有效性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7)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班级健康数据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一找自己的个人数据,理解数据,理解无处不在的数据管理(2)利用分类文件夹管理文件、备份数据管理个人文件(3)设计、制作、美化个人健康电子表格,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4)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5)采集班级健康基础数据,了解数据采集的多样性(6)使用自动填充快速输入学号和设置数据的有效性输入性别,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率(7)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班级健康数据,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健康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找一找身边的个人数据,感受数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管理身边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2)亲身体验管理个人文件,用分类文件夹整理文件、备份数据,领悟数据和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数据和数据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动手操作设计、制作、美化个人健康和班级健康数据电子表格,在实践中感受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的高效性(4)分析设计的“班级健康数据表”,选择恰当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数据,感受数据采集的多样性(5)输入身高体重等基础数据,利用自动填充和设置数据的“有效性”,体验数据录入的准确性(6)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班级健康数据,感受利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快捷与高效三、课时建议活动一 了解身边的数据管理:1课时活动二 管理班级健康数据:2课时四、教材分析1.分析表 各活动的关键要素比较表2.教学重点认识数据和数据管理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3.教学难点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五、德育渗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数据与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找一找身边的数据,感受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在用电子表格管理班级健康数据,感受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的高效、准确,充分激发学生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兴趣和热情。数据经过有效处理后,能更好地被人们所使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通过管理班级健康数据,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健康情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活动一了解身边的数据管理一、活动概述本活动主要从认识数据和数据管理、管理个人文件、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展开。通过找找自己的个人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在计算机中,数据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被称为数据。数据管理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人们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掌握数据管理的方法,分类文件夹整理文件、备份数据、电子表格管理数据。电子表格管理数据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管理方法。本活动中将设计、制作个人健康电子表格、美化个人健康电子表格。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据和数据管理(2)熟练管理个人文件(3)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4)掌握设计、制作并美化电子表格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一找自己的个人数据,理解数据,理解无处不在的数据管理;(2)利用分类文件夹管理文件、备份数据管理个人文件;(3) 设计、制作、美化个人健康电子表格,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找一找身边的个人数据,感受数据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管理身边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2)亲身体验管理个人文件,用分类文件夹整理文件、备份数据,领悟数据和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数据和数据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动手操作设计、制作、美化个人健康电子表格,在实践中感受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的高效性。三、课时建议了解身边的数据管理:1课时。四、教材分析了解身边的数据管理,特地准备了一节课。找一找自己的个人数据。在向他人描述自己时,有自我介绍的文本数据,有运动会中的我的视频数据,有我的校园生活照的图像数据等等。这些能被记录下来用来描述自己的文本、图像和视频都是数据。在计算机中,数据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生活中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数据,而数据管理也是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它,而利用计算机管理数据,可以提高效率,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管理个人文件就是有效管理自己的数据。可以用分类文件夹管理文件,利用资源管理器中建立文件夹和子文件夹分类管理计算机或者手机中的文档、照片、视频、声音等个人文件。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数据丢失,可以采用备份数据,常见的有用优盘或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器备份,也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将计算机或手机中的数据备份到云端等。利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管理方法。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行和列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分析自己手头的个人健康数据,设计一张或多张表格,选择一种电子表格软件,新建一张或多张工作表,输入数据。在输入数据前注意设置单元格的数据格式。设计表格时注意数据与数据的逻辑关系,而输入数据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检查数据输入无误后对表格进行基本的编辑和修饰,如添加标题、设置行高、列宽、对齐等,让表格更整齐美观,便于阅读。1.教学重点认识数据和数据管理2.教学难点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五、教法建议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数据和数据管理,用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认识数据和数据管理八年级上的第一堂课,老师需要认识你,你要向他人介绍、描述自己时,可以使用哪些数据。可以在课堂中尝试让几个学生上来介绍自己,在学生介绍自己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介绍,让老师和学生更深入了解你。教师再进行总结,进而教师向班级同学介绍自己,准备好丰富多彩的素材,如个人简历、视频简介、照片集锦等,让学生对数据有感官上的认识。这些被记录下来用来描述自己的文本、图像和视频都是数据。很多人认为,数据就是数字,或者数据必须是由数字构成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在课堂中开展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明白数字和数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巩固对数据的理解。在计算机中,数据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如去医院就诊、去书店买书或其他场景进行讨论,列一列其中有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这些数据是手工管理还是应用了计算机管理。在医院里,病人的病历、检验单、影像记录等数据,记录病人的病情和就诊情况,便于医生诊治病人;而书店里的图书数据、订单数据等,记录图书的销售情况,便于书店销售图书。又如影院的购票平台,平台中的电影介绍、观影数据、观众评分等,便于观众更好地了解电影而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等。总结各组学生的交流不难发现,生活中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数据,且大多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数据的。人们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管理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其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的作用。管理个人文件在课堂中教师教授学生如何管理个人文件之前,首先问问学生平时有哪些个人文件?平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个人资料的?课堂中以各学科教师课件数据为例,平时班级信息管理员是如何管理各学科教师的课件资料,利用资源管理器,建立课件资料文件夹及各学科分类子文件夹,分别管理各学科课件资料。各学科分类文件夹中又建立子文件夹,可以分别管理本学科的资料,可以按照章节也可以按照资料类型等。课堂中引导学生绘制课件资料的树形结构,教师板书呈现。课堂后,让学生尝试对自己个人计算机的个人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管理文件,并说说这样整理之后的益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数据一旦丢失将造成重大损失,保护、备份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备份数据的方法有用优盘或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器备份,也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将手机中的数据备份到云盘,如易备份、腾讯微云、QQ同步助手、百度云盘等。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管理方法,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按行和列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其中,存放栏目名称的行称为表头,行与列相交的格子称为单元格。在课堂中适当花点时间复习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在制作个人健康电子表格之前,设计表格是非常重要的。如制作个人身高体重表时,需要呈现某一时间的个人身高和体重,设计表格时,表头有时间、体重(千克)和身高(米)。在输入数据之前,需要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间2016年9月,需要呈现2016/9。在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选中自定义,选中yyyy/m/d,并删除/d,即可呈现年份和月份。而身高和体重,有小数点,所以在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需要保留小数点2位,设置单元格格式,可以让学生观看光盘中的微视频进行学习和巩固。根据表头信息,输入数据,完成后仔细核对数据,保证数据准确无误。个人健康电子表格设置单元格格式和数据输入完成后,美化电子表格是非常重要的,对表格进行基本的编辑和修饰,如添加标题、设置列宽、对齐等,让表格更整齐美观,便于阅读。可以让学生查看光盘中的美化电子表格微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六、活动解析1.第3页的“说说做做”不同意这种观点。数字和数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只是数据的一部分,而数据不仅仅包含数字,还有文本、图片、视频等。在计算机中,数据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加工的对象。2. 第4页的“数字化学习” 网上书店,如当当网、亚马逊等,网上书店给用户提供了各类书的介绍、销售数量、库存数量、读者评价等,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书籍购买。影院的购票平台,如淘票票、猫眼电影、大众点评、美团等。各平台提供最新上映的电影、即将上映的电影、电影评价等,附近电影院放映电影的名称、时间、影院座位的选择等,这些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实用,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可以在指导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时,多介绍一些平台,让学生多了解一些。3.第5页的“说说做做”学校中的教务处部门基本采用计算机管理数据,因为学校学生数量多,用计算机管理学生各科成绩,便捷又高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班级、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而体育组,平时采用体育课的成绩,在课堂测试时基本采用手工管理数据,相对来说学生数量规模较小。第6页的“数字化学习”将手机中的照片、视频、录音等导入计算机如通过百度云盘,再从百度云盘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又可以通过微信文件传输工具,将手机中的照片、视频、声音等,通过微信电脑客户端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也可以通过手机数据线连接,将手机中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中;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等将手机中的数据导入计算机。第8页的“说说做做”文件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自己的习惯,可以按照时间分类,也可以按照文件类型分类,在分类之前首先需要考虑分类用途,分类的益处是更好地管理管理,后期更方便查找数据。某个文件或文件夹的绝对路径,如下图所示,该文件的绝对路径:D:\自学文件\国学.中华传统的品质精神.doc生活中或计算机应用中还有树形结构的如书本的目录,淘宝网上的各类产品分类也采用树形结构。第10页的“说说做做”常见的备份方法有移动存储器备份,有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也可以采用网络备份,如邮箱备份、云盘备份,如百度云盘、360云盘等。移动存储器备份,使用的时候需要携带存储器,而邮箱备份、云盘备份,只要有网络的地方,登录账号和密码能随时随地找到备份文件,相对比较简单。个人手机中的一些照片、视频、文档等,重要的数据都需要备份。可以通过数据线上传到本地计算机,也可以通过软件,如百度云盘等上传到云端进行数据备份。第11页的“说说做做”将时间2018年9月,呈现2018/9。在设置单元格格式时,选中自定义,选中yyyy/m/d,并删除/d,即可呈现年份和月份。这类数据设置为yyyy/m形式,后期输入的年份和月份,能自动转换为年份/月份的形式。如设为文本型,输入什么数据,就呈现什么数据,不能自动转换,所以不建议设置为文本型。电子表格不仅仅可以输入数字,也可以输入文本、图片等,所以不同意这种观点。设计的个人健康电子表格包含时间、身高、体重数据,除了个人健康数据,还有个人视力表、个人收入表、个人消费表、个人学科成绩表等都适合电子表格管理。第16页的“说说做做”电子表格中如果对行高和列宽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可以使用鼠标光标移动调整行高和列宽。如果对行高和列宽的要求较高,可以通过设置行高和列宽为固定数值。如果有些单元格的内容特别多,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中的文本控制勾选自动换行,单元格中的内容将自动换行。第17页的“数字化学习”表格常见的修饰、美化方法有单元格的合并、表格中字体、大小、下划线、对齐方式、背景色的设置、单元格背景图片增加,单元格边框设置、电子表格的格式套用等。活动二 管理班级健康数据一、活动概述本活动主要管理班级健康数据,将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来管理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尝试使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并通过排序、筛选等基本操作,完成学生BMI指数、等级及班级BMI指数平均值等的计算,从而了解本班学生的整体健康情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设计、规划班级健康数据表(2)了解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采集数据(3)熟练掌握自动填充和数据有效性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4)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2.过程与方法(1) 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2) 使用自动填充快速输入学号和设置数据的有效性输入性别,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率(3) 通过公式来完成BMI指数的计算(4) 利用筛选功能(普通筛选和自定义筛选)给BMI指数得分及等级赋值(5) 使用排序功能了解男女生BMI指数的极值(6) 利用函数功能计算BMI指数平均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活动的需求,明确任务设计、规划表格,巩固使用电子表格管理班级健康数据(2)分析设计的“班级健康数据表”,选择恰当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数据,感受数据采集的多样性(3)输入身高体重等基础数据,利用自动填充和设置数据的“有效性”,体验数据录入的准确性(4)利用公式及其复制快速计算BMI指数,体会套用公式的快速及高效性(5)利用普通筛选和自定义筛选给BMI指数得分及等级赋值,体会普通筛选和自定义筛选的异同,感受筛选的高效(6)利用排序功能了解男女生BMI指数的极值,掌握本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7)利用函数功能计算BMI指数平均值,了解本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三、课时建议管理班级健康数据:2课时。四、教材分析电子表格软件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管理工具,除了组织和存储数据外,还有加工数据的功能,能根据人们的需求快速处理数据,特别是能自动地重复计算。本活动伊始,明确任务、规划表格设计班级体质健康表格,分析设计的“班级健康数据表”,选择恰当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数据;在输入数据时,用自动填充功能输入学号,设置性别的数据有效性提高输入性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身高和体重的基本数据输入完成后,利用公式及其复制快速计算BMI指数;利用普通筛选和自定义筛选功能对BMI指数得分及等级进行赋值;为了更好地了解班级男女生BMI指数的极值,采用排序功能,并利用函数功能计算BMI指数的平均值,快速计算出全班学生BMI指数的平均值。1.教学重点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2.教学难点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五、教法建议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功能处理数据。设计表格对同样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加工处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新数据。因此,应分析任务要求,本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是采集本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根据这些基础数据计算每位学生的BMI指数、得分和等级,再根据班级BMI指数平均值等数据评价班级学生的整体健康情况。查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BMI指数单项评分表,分析学生的BMI指数及其评价与哪些数据有关,列出完成本任务需要管理的数据,设计完成表格,需要的表头有学号、性别、年级、体重、身高、BMI指数、BMI指数得分、等级。采集数据分析设计的“班级健康数据表”,判断哪些基础数据需要采集,哪些加工数据可以通过计算获得并写出计算结果,然后选择恰当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数据。在课堂中介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工具有原始纸质数据、电子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遥感影像、航片等),也有利用卫星、飞机、各种采集仪器(全站仪、GPS数据采集等)直接采集数字化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网络批量采集网页、论坛、平台等数据。根据“班级健康数据表”,学生的学号、性别、年级数据可以到班主任处获取,学生的身高、体重数据可在体育课上现场量取获得,而学生BMI指数可通过计算BMI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2)得到。BMI指数得分、等级根据计算获得BMI指数再对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得到对应的数据。如采集真实数据有困难,可以使用配套资源中的模拟数据,也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些模拟数据等。加工处理数据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学号学号一般是连续的编号,如20188101,20188102,可以采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自动填充学号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自动填充表格数据微视频。还有一些数据如输入1,3,5,7,9等也可以采用自动填充功能。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数据的例子可以多做拓展,在表格中的数据输入,自动填充功能确实很高效。设置数据的有效性提高录入的准确性电子表格中的性别只有男和女,设置“性别”数据有效性的方法可以参考教材,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设置数据有效性微视频。在设置数据有效性时,“来源”框中输入“男,女”时,注意用英文状态下的逗号“,”。设置数据的有效性可以适当拓展,“来源”框中可以输入多个数据,如全校的学生年级数据,可以设置数据有效性提高录入年级数据的准确性。利用公式及其复制快速计算BMI指数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可以通过公式来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包含数值、运算符、函数、单元格地址以及其他的数据。单元格中以“=”开头即会被认为是公式。学生BMI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2)。利用公式及其复制快速计算BMI 指数,可参考教材,也可以参考光盘中利用公式计算及其复制微视频。需要提醒的是输入公式时,所有数值和符号都必须是英文半角字符。公式计算的顺序与数字运算的顺序相同。考虑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BMI指数保留小数点一位,所以设置BMI指数这一列的数据设置小数点后一位。利用筛选功能给BMI指数得分及等级赋值筛选是根据需要从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行,并将其显示出来。筛选分为普通筛选和自定义筛选。普通筛选就是选择某一列数据满足特定的条件,而自定义筛选是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要求进行筛选。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女生的标准不同,不同的BMI指数的取值范围,其得分和等级也不同,因此可以分两步进行筛选。先筛选出男生的数据,再按照初二年级评分标准筛选出BMI指数在15.7-22.5之间的数据,然后将这些学生的BMI指数得分全部赋值为100,等级全部赋值为正常。具体筛选步骤可以查看教材。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定义筛选过程中,因为BMI指数是根据基础数据:身高和体重计算而得,BMI指数又设置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是根据四舍五入呈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在自定义筛选过程中有些边界数据,如15.6,15.7,22.5,22.6,25.2,25.3可能筛选不出来。这些数据虽然呈现,但是在自定义筛选时无法筛选出来,是因为这些数据是通过公式计算而后四舍五入得到,虽然呈现15.7,但是仔细查看公式,得到15.68,呈现的时候能呈现15.7,但是筛选15.7-22.5之间的数据却不能筛选出来。可以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BMI指数数据后,再通过复制选择性粘贴数值避免这个问题。利用排序功能了解男女生BMI指数的极值表格中的数据全部确定后,可以利用排序功能将数据按照顺序重新排序,以方便人们阅读数据,对于班级健康数据表,可以利用“数据”工具栏中的“排序”命令,将数据先按照性别排序,再将数据按照BMI指数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序。排序设置的主要关键字为性别,次要关键字为BMI指数,排序依据是数值,次序是升序,即性别排序中男生在前女生在后,再将数据按照BMI指数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序。排序过程中,关键字、排序依据、次序的设置对排序结果是不同的,在排序之前首先思考这三个排序要点,才能排序出想要的结果。利用函数功能计算BMI指数平均值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可以利用预先定义好的公式——函数,如求和函数SUM、平均值函数AVERAGE、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等,方便地计算数据。平时这些简单函数只是电子表格软件中函数的冰山一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尝试一些函数,了解函数的功能,函数的参数等。六、活动解析1.第19页的“数字化学习”光盘中有2016年修订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以查看文件并仔细查看。2. 第19页的“说说做做”如果任务改为研究个人近年来的BMI指数,分析其发展趋势,需要时间、身高、体重数据。时间如2015年1月,再依次递增年份。身高和体重是计算个人BMI指数的基础数据。BMI指数=体重(千克)/身高2(米2)。学校每学年采集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有体重指数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这些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多方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更好地开展体质健康指导。3.第20页的“说说做做”表头中不可以不要年级和性别,查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个年级和男、女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是不相同的,所以需要年级和性别。表头中不可以使用姓名替换学号,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中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需要保护个人隐私。表格数据如反映班级整体健康情况,不出现“学号”数据,可以修改表格设计,可以删除学号表头。第22页的“说说做做”如图1-2-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中,可以抽取基本数据:年级、班级、学号、性别、体重、身高基本数据。将自己的各种作业练习等数据用计算机管理,可以采用拍照、扫描、摄像、传图识字等工具进行采集。第22页的“数字化学习”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工具有原始纸质数据、电子数据(表格、图形文件、遥感影像、航片等)的矢量化,也有利用卫星、飞机、各种采集仪器(全站仪、GPS数据采集等)直接采集数字化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网络批量采集网页、论坛、平台等数据。第25页的“说说做做”在输入身高和体重之前,可以设置身高和体重的数据有效性。初二学生的身高一般来说,在1.40至1.80之间,在数据有效性设置时,允许下拉列表中选择小数,数据介于1.40至1.80,最小值设置为1.40,最大值设置为1.80。这样可以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第26页的“说说做做” 如果仅复制公式的值,可以使用“选择性粘贴”命令中的“粘贴值”命令。如果希望复制或移动公式时,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不发生变化,可以采取绝对引用方式。具体方法可以查看知识链接中的单元格引用。第29页的“数字化学习”自定义筛选中的“与”和“或”的区别,“与”即同时满足条件,而“或”只要满足一种条件就可以。如需要筛选出班级中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学生,即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