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共3页。
光和颜色(一)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4节第1课时 教学内容第4节 光和颜色(一)浙教版内容分析(教材处理)第四节光和颜色主要内容包括光源、光的传播规律、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色散现象以及光在物体表现发表反射及透射过程中的颜色。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光源与光的传播规律。对于光源,主要是深刻理解光源的概念,通过自然界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什么是“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什么是“反射太阳光”以及生活中对“光源”的误解;而光的传播规律强调在实验的实例的基础的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探究实验,构建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等概念与规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分析、比较、探究实验,正确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探索小孔成像的特征。教学重点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教学难点小孔成像的实验探究教学用具激光手电筒、微机、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厚的玻璃砖、水、蚊香、可乐瓶。情境设置情境一:你知道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能发光吗?情境二:你能否举出生活中你曾经能明显地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的例子。情境三:用实验去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情境四:生活中哪些实验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情境五:科学探究: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过程 情境一:你知道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能发光吗?小结: 1.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反射光的物体并不是光源。情境二:你能否举出生活中你曾经能明显地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的例子。情境三1、观察一束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2、观察一束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3、观察一束光在玻璃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小结: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情境四:你能否举出生活中你曾经能明显地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的例子。学生举例:小结:放映机的光束;穿过森林的太阳光束;雾天车灯的光束;雨中车灯的光束……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板图示范光线的画法)看看你的记忆能力: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是多少?你认为光与声音的传播速度哪个快?你能用一个自然现象说明你的判断吗?自然现象:在雷雨交加的天气我们往往可以看到闪电、听到雷声,你记得是行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吗?为什么呢?讲述: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光的速度是极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许多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准确,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较精确地测定了光速。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光能从太阳传到地球,说明光能真空中传播。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1秒钟内绕地球七圈半。地球上任意最远的两点之间光走一走只需1/15秒,眼睛眨一眨要1/10秒。可见光速之大。光从月球传播到地球只需1.3秒。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以1000km/h的速度行驶的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十七年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千米/秒。实验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的速度是3×108米/秒,在透明液体与固体中要减小。生活中哪些实验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学生举例:小结:1.你们平时整队时,你们需要将队伍排整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队伍是否排整齐的?2.步枪瞄准(展示图片),射击时瞄准,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尖星、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了,这是什么道理?射击瞄准时的基本要领是:左眼闭,右眼睁,透过缺口看准星,对准目标三点成一线.3.凿火车隧道时最怕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的所学的知识有办法解决吗?(激光准直)4.影子。展示几个影子图片。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光是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5.展示:日食、月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它们三者的位置关系。情境五:科学探究: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圆形光斑可能是由小孔形状决定的,也可能是由太阳的形状决定的。3.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按课本的要求进行)4.得出结论和解释:(1)小孔成像,当孔较小时,或距离较远时,不管透光孔的形状如何,光斑总是圆形的。(2)小孔成像,当孔较大时,或距离较近时,光斑形状与透光孔的形状相同。(3)小孔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可以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实像与虚像: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一般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5.讨论与交流:课堂小结:1.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步枪瞄准。激光准直。4.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课内作业: 1.打雷时,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2.短距离赛跑时,计时员为什么见到发令枪冒烟时就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 板书设计第4节 光和颜色(一)1.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步枪瞄准。激光准直。4.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课外探究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的尺寸、物距等对成像的影响教后反思在光源的实例分析上学生有点难度,小孔成像与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最好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看不见的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光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节 光和颜色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看不见的光,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