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五节 功的原理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集思广益:要把一重物提高,你有哪些办法?
(3)用滑轮(组)提高
克服重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3、使用简单机械有什么好处呢?
(1)有的省力 (2)有的省距离 (3)有的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问题: 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呢?
1、通过实验知道动滑轮、斜面等机械都不省功;2、会用功的原理进行简单的应用;3、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
1、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物体被提起的高度h,算出W不用2、使用机械把该物体提高相同的高度,测出加在机械末端的拉力F和该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算出W用。3、比较两个功的大小。
一、探究“用机械做的功”和“不用机械做的功”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分工合作,记录数据,计算并分析数据。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大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W用 > W不用
★讨论分析:使用机械时,W用 > W不用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1)实际机械: W用> W不用
通过实验数据,你分析出W用和W不用之间的关系了吗?
(2)理想机械: W用 = W不用
(不计绳重、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时为理想情况)
推理:绳重、动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为零时
动滑轮的重力、绳子重力和摩擦力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你能解释它为什么能省力吗?
解:物重G=mg=120 kg x 10 N/kg=1200 N由于斜面没有摩擦,根据功的原理,可得: Fl=Gh F=Gh/l = =400 N
1200 N x 1 m
将物体提高相同高度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理想情况时)。
生活中有没有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机械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实验探究方法:实验+推理
1、一人把100N的重物送到10m高的楼上采用下述三种方法:用手直接提、使用动滑轮、使用滑轮组,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力,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做功情况是( ) A、用手直接提时最小;B、使用定滑轮时最小; C、使用滑轮组时最小;D、三种情况一样大. 2、如图所示,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B和AC 两个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顶端。两次的拉力分别 为F1和F2,两次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F1___F2, W1____W2。(两空都选填“>”、“<”或“=”) 3、利用动滑轮把一个重物提高2m,人做功2000J。 不考虑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则这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找出生活中的轮轴,轮与轴的关系,斜面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功的原理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下册功的原理教案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4功的原理课件pptx、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4功的原理练习doc、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44功的原理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功的原理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下册功的原理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机械的三种功,机械效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