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说课ppt课件
展开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成为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 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由於吃电很凶, 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电子计算机诞生后,各国持续不断地研制开发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的计算机。计算机体积日益轻巧,存储量不断扩充,运行速度大大提升。
1、开始时间:2、代表:3、标志:4、核心:5、领先国家:6、扩展过程:7、信息技术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最早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延伸,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19世纪科学革命的巨大成就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和平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刺激因素和巨大杠杆。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各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投入和有计划的开发,为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①与此同时,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互联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③今天,互联网络遍及全球,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1.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1)表现: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②自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世界各国都在持续不断地研制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的计算机。
③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互联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今天,互联网络遍及全球,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反映了从1995年到2010年的短短十五年,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人数急剧增加。这既说明了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也反映了这种先进的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网络,人们能快速、全面地获取各种资讯;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网络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高效的网络系统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现在对网络的管理还不成熟,因此个人要提高辨别能力,遵守文明上网公约,约束个人行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使网络能更快捷、更便利地服务大众生活等。
(2)影响:①人们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②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发布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航天技术:1919年,美国物理学家戈达德预言火箭能冲破地球引力到达月球,甚至更遥远的太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等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这些探索不仅发展了空间科学技术,也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
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克隆技术有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使其不致灭绝,也能帮助残疾人恢复其肢体,但克隆技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伦理关系的错乱。因此,人们应当通过法律或相关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
当今世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提出,我们当前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技术和数字化将改变一切,各项重大技术创新即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巨变
(1)在经济领域,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带来极大的不平衡、不平等;(2)在政治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网络平台使公民和政府相互监督、密切互动;…
科技发展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人们不仅改善、提高物质生活品质、也越来越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使学习等非物质消费的支出呈上身趋势,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四、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
(1)人要不间断的学习,持续充电,才能不间断的释放能量。
(2)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的口号下,人们更加注重学习,一个事事要学习、处处可学习、时时都能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
(3)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是国家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
(4)人类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新变革时代,国家、社会、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国家、社会: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抓好人才的培养,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③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④建立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⑤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加以创新。
中学生:①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善于思考,大胆想象;③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勤于实践;④要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⑤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⑥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9886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想一想,世纪中后期,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时代,世纪末,电力的广泛应用,美国德国,电气时代,世纪中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74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课件ppt、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74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教案doc、人教新课标历社九下-74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练习doc、三次科技革命flv、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逝世珍贵登月视频回顾mp4、参考素材未插入课件再见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离世影像追忆世界英雄flv、参考素材未插入课件科技革命flv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图文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七单元第四课,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地的“硅谷”,世纪50年代以来,空间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