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作业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作业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 作业设计依据
03 作业设计成果
02 作业设计原则
“双减”政策“五项管理”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只有弄清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才能为系统的作业设计指明方向。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三大条“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单独列出“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第十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专门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严格作业设计,严把作业难度,严控作业总量,规范班级交流,严肃作业批改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021最新版课程标准
1. 通过读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学生能够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并且总结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2. 通过读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图,学生能够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及首都。3. 通过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能够归纳东南亚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4.通过阅读东南亚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图,学生能够了解东南亚特色旅游项目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海峡 E:_________2、大洋 A:_________ B:_________3、大洲 C:_________ D:_________4、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设计意图】对应知识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核心素养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难度:容易 学习水平:识记题目来源:原创(教材图文材料) 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图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情况,以下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B )A.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地形复杂,地势北低南高
D.高原为主,地面崎岖2.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B )A.沿海地区 B.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C.河流上游地区 D.中高纬度地区
【设计意图】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为背景,考察东南亚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应知识点:东南亚主要地形、地势以及河流,人口城市分布特征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难度:中等 学习水平:理解 题目来源:原创 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
1.东南亚铁路线主要位于中南半岛上,半岛北部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困难是( )A.狂风暴雪,严寒冰冻 B.高寒冻土,气候恶劣C.气候炎热,沙漠侵袭 D.地形复杂,山高谷深2.结合东南亚地形图分析,东南亚铁路呈现南北纵列分布的原因是( ) ①山河南北纵列 ②山河东西纵列 ③山环水绕 ④山河相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根据东南亚铁路分布特点,分析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C.河流上游地区 D.中高纬度地区
【设计分析】以小贝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为背景,东南亚铁路预计2021年底建成使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应知识点:东南亚主要地形、地势以及河流,人口城市分布特征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难度:中等 学习水平:理解 题目来源:原创 (科普中国) 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答案:D、B、B
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D )(2分)A.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境内,最终注入印度洋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C.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中南半岛城市和人口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下图是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东南亚包括A和B两部分,A是______半岛,B是______群岛。(2)E_______海峡是连接 D_______洋和C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3)东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设计分析】对应知识点: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难度:中等学习水平:理解,分析预计完成时间:5分钟题目来源:原创答案:D
容易:4分(4*1)中等:4分(4*1)高等:4分(2*2)
下图为东南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东南亚北接广阔的亚欧大陆,南临印度洋。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年降水量丰富;本地区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中南半岛夏半年(5月-10月)受到西南风控制(实线箭头),冬半年(11月-4月)受到东北风(虚线箭头)控制。据此回答1~2题。(4分)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天然橡胶、油棕、蕉麻等物产具有( B )A.高海拔生长习性 B.喜高温习性C.耐干旱习性 D.沿纬线分布习性
2.东南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狭窄平原地带。根据图文信息,下列究其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A.沿海地带是锡矿、钨矿等矿产的全部集中分布区,采矿人员多B.沿海地势低平,利于房屋、交通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C.沿海对外交通便利,利于人员交往D.沿海地带是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区,需要大量劳动力,并能为人口提供粮食
对应知识点: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难度:难 学习水平:图文资料综合分析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图下为“东南亚地图”,图右为“中南半岛地形图”。
(1)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甲是____海峡,位于____半岛与____岛屿之间,是____洲、非洲与东亚、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太平洋与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东南亚河流流向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及________三角洲,
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2分)。
对应知识点: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的分布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人类生产生活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难度:难 学习水平:理解、图文资料综合分析预计完成时间:4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沙利的朋友小贝从北京出发去东南亚新加坡旅游定机票。下图示意新加坡气候资料和北京到新加坡飞机部分班次,出发前,小贝需要注意的是( )。
A.带上新加坡地形图以防迷路B.带上迷你氧气袋,防止高原缺氧
C.带上雨伞等雨具,预防下雨 D.带上羽绒服,注意防寒保暖
对应知识点:东南亚主要气候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难度:容易 学习水平:图文分析,应用知识预计完成时间:0.5分钟题目来源:改编
1、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B.山地多,土壤肥沃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上对热带经济作物需求量
2、小贝准备购买一些东南亚特产给亲戚朋友,他们可能会收到的礼物不包括( )A.椰子糖B.榴莲干C.乳胶枕头 D.貂皮大衣
对应知识点:东南亚主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难度:中等 学习水平:理解分析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1、下列旅游资源和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
A.大金塔——印度尼西亚B.水上市场——缅甸C.吴哥窟——柬埔寨 D.花园城市——泰国
2、东南亚地区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是( )
A.高温干旱 B.湿热多雨C. 严寒干燥 D.寒冷潮湿
对应知识点:旅游业核心素养: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难度:容易 学习水平:识记,理解预计完成时间:2分钟题目来源:原创(教材)
东南亚铁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一棋,该铁路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该铁路的建成使用近造福沿线地区和国家。读“东南亚铁路线规划图”和“东南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3分)
1.东南亚铁路线主要位于中南半岛上,半岛北部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困难是( )A.狂风暴雪,严寒冰冻 B.高寒冻土,气候恶劣C.气候炎热,沙漠侵袭 D.地形复杂,山高谷深
2.东南亚铁路建成后,通过该铁路运输出口到中国的物资是( )A.羊毛、小麦B.天然橡胶、稻米C.玉米、甜菜D.棉花、大豆
3.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下列旅游胜地不属于东南亚的是( )A.大金塔B.富士山C.吴哥窟D.巴厘岛
对应知识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旅游资源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难度:中等学习水平:读图分析 预计完成时间:3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中国国家地理网)
材料一 榴莲是热带最高大的果树,树干高达25-40米,其生长所在地日平均溫度22°C以上。一棵树四五年之后方可结果,每年可产八十个榴莲。榴莲营养价值极高,果肉味道甜而喷香,有“水果之王”之称。泰国榴莲种类众多,有20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材料二 泰国地形简图
(1)说出泰国适合榴莲生长的有利条件。(2分)气候条件:地形条件:(2)试分析泰国榴莲在中国畅销的原因。(2分)(3)泰国榴莲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请为榴莲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言之有理即可)(3分)
对应知识点: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难度:难学习水平:读图分析 组织语言 预计完成时间:5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学习强国)
下图是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地区的“金三角地区图”阅读材料,结合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金三角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毒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大部分地区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茂密。在丛林的开阔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这里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当地居民多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粮食仅够糊口度日。在贩毒集团的威胁控制下,许多人民种植罂粟,由贩毒集团收购制作海洛因等毒品销往世界各地。
(1)“金三角”地区所在地属____________气候,该地居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2分)(2)罂粟在这里大量种植的自然条件是:(4分)A.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土壤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罂粟在这里大量种植的社会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之有理即可(4分)
对应知识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难度:难学习水平:读图分析 组织语言 预计完成时间:8分钟题目来源:原创 (中国国家地理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图片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度洋太平洋,湄公河,柬埔寨,湄南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精品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印度洋太平洋,湄公河,柬埔寨,湄南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东南亚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在亚洲中的位置,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达成学习目标1,达成学习目标2,马六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