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变化,通信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生活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①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表现?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交通发展的总体表现?
①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通信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总结分析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①党和国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推行。
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③科学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共同奋斗。
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1.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 ) A.我国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B.营养均衡、绿色健康等科学饮食观念深入人心 C.老百姓的收入主要用来解决温饱问题 D.我国已是发达国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示范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四大件”,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出行方式多样化,电信和互联网的区别,重点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餐桌上的变化演绎市民饮食观念的变迁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新四大件,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低头族,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