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 练习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技巧),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锁定答题区间极为重要,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以偏概全,曲解文意,混淆时态,偷换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重要概念”是指一般论述类文章中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对人们认识过程中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点加以概括归纳的词语。具体是指:①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概念;②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③表现文章主旨的概念等。所谓“文中”,是就所提供的阅读文本本身的特定语境而言,一般指的“概念”是在文中的临时意义,离开了具体语境,这一概念的意义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答题技巧
    (一)寻找文中有效区间
    1.首先,明确筛选区间,进而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含有对概念的解释;接着,筛选、提取出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词句,并组合成“最准确”的解释。
    2.锁定答题区间极为重要。一般而言,凡是该概念出现的地方,都可能是要点所在,尤其是该概念最先出现的地方,往往信息量比较大。
    (二)从四个“入手”理解句意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中考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含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凸显其含义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义较难理解的句子,我们先分析其结构,将句子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理解其含义,然后辨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作者的意图。如果各层次间属于并列关系,则可以综合其内容,形成答题要点。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类题目,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不过,整体把握行文思路是解题的前提条件。有一点必须牢记,那就是面对中考设置的理解统领句或总结句类题目,必须慎而又慎地确定答案所在的区间范围,切不可疏忽大意,造成答案要点的遗漏。
    4.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分析理解,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等。
    知识点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阅读者需要的新鲜的、重要的、关键的信息,排除次要的、无用的信息。“整合”是把经筛选后获得的有用信息,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概括、加工。
    答题技巧
    1.走好三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章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与原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而是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虽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即有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这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那个问题。
    设题八大陷阱
    1.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或概念,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感考生的。
    2.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时间、地点说成是另一时间、地点。
    3.武断绝对
    命题者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一概而论。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
    4.强加因果
    原文中没有关系的两件事物,强行增加关系,强拉硬扯,常用词语:因此、所以等。
    5.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6.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重曲作者观点。
    7.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实(又称“未然”)判断为已发生(又称“已然”)或把可能发生的(又称“或然”)表述为必然发生的(又称“必然”),以及前期与后期(前、后,现在、将来)混淆。在辨析此项时,应注意时态类词语。重点关注:现在、目前、过去、迄今为止、之后,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必然、一定、必将;也许、可能、估计、尚未、如果、未必;等等。
    8.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解释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感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或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与原文意义上有区别。
    知识点3 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
    1.论点
    定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1)论述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论述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常见位置有: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2.论据
    定义: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要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应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论证方法
    论述文的论证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论述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在论述文中,常见的错误论证方式主要有论据与论点的论证关系错误和论证结构关系判断错误两大类。
    答题技巧
    常见设错方式
    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中心论点当作分论点来概述。
    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
    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选项中常见的表示论证方法的词语有对比、引用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
    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常见错误方式有:①添加或减少某一论证环节;②混淆并列式论证与层递式论证;③错置论证前提,选项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论述的内容时,往往将某一论述内容强制设置为分析其他内容的前提。
    5.关注选项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词语。如辩证、多角度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等。
    知识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包括四层含义:①对作者明确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章,要能准确地从中找出这种观点态度(或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或喜爱什么,或厌恶什么,或提倡什么,或否定什么),②对蕴藏着包括作者观点态度在内的多种不同观点态度的文章,要能够通过辨别筛选,提取作者的观点态度。③对于没有明显表现出作者观点态度较复杂较含蓄的文章,要能够通过分析归纳,较准确地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④准确地叙述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答题技巧
    准确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把握文本思想内涵。文本的思想内涵体现在文本论证的观点和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可以从段落入手,根据各段落论证的观点来确定。
    2.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除了体现在具体的论点上,也体现在论据上,所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从论据入手,根据论据体现的意思来确定作者的思想等。
    3.合理推断思想观点。能够体现文本思想内涵的作者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依照文本内容进行适当延展的思想观点,就需要考生对文本中体现的观点态度进行推断后得出,这就要注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从是否绝对化、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中考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月)——论述类文本阅读: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中考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月)——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0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括与推断: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括与推断,共2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