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比例的基本性质 ︳西师大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0189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设计
展开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概念:
1、什么叫比例?
2、我会举例:( )。
3、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1)2 : 6和6 : 3
因为2 : 6=( ),6 : 3=( )
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两个比( )组成比例。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学探究,完成问题)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 )叫做比例的项。( )叫做比例的外项,( )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4 : 1.6 = 60 : 40
内项是()和(),外项是()和()
2、说一说下面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如: 6: 10= 3:5两个内项是( )和( ),两个外项是( )和( )。
3、把下面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并找出它的外项和内项说一说。
6 :10 = 9 : 15 0.2 : 2.5 = 4 : 50
三、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探索发现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积之间的关系。试一试。
(1)1:3=5:15两内项的积:( )×( )=( )
两外项的积:( )×( )=( )
(2) 0.8 : 1.2 = 4 : 6 两内项的积:( )×( )=( )
两外项的积:( )×( )=( )
(3)6:5=6:5 两内项的积:( )×( )=( )
两外项的积:( )×( )=( )
(4)通过计算我们的发现了什么?
每个比例的內项和外项的积都( )。
5、小结:
像上面这样,在比例里,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课堂达标检测:(ppt展示下面各题)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因为两内项的积是 ,两外项的积是 ,所以这 比例。)
(2)1.4∶2和7∶10(因为两内项的积是 ,两外项的积是 ,所以这 比例。)
(3)5∶8和4∶5 (因为两内项的积是 ,两外项的积是 ,所以这 比例。)
(4)6.2:2 和7.5∶1(因为两内项的积是 ,两外项的积是 ,所以这 比例。)
2、数学小判官。
(1)任何两个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完成P34的“做一做”。
完成P37的第5题。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