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成套教案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5 琥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二单元5 琥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品读课文,学习第1~5自然段,课堂总结,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琥珀的形成过程。
4.能理解作者推测文中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1.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琥珀的形成过程。
1.相关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课时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能大致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
2.教师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什么是琥珀?
预设 2:文中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
预设 3:琥珀是怎么形成的?
3.认识琥珀。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教师小结。
4.介绍作者。
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主要作品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二)汇报检查预习情况。
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尘 美餐 划船 晌午
渗出 淹没 挣扎 一番 掩埋 冲刷 断绝
推测 详细 情形 热辣辣 成千上万
1.指名朗读。
2.教师指导书写。
(1)“番”字的上面部分不能写成“采”。
(2)“餐”字笔画多,上面的两个部件要写小一点。
(3)“辣”字左边的竖要变成竖撇。
(4)“划、刷、测”都有立刀旁(刂)。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再次默读课文,并尝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1: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阶段?
预设2: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依据有哪些?
预设3:形成琥珀需要哪些条件?
2.根据学生回答,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交流,在交流中,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12 自然段):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 13~17 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一对父子在海边发现琥珀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 18 自然段):简要写由这块琥珀展开的推测。
3.根据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四、品读课文,学习第1~5自然段
(一)读课文第1~5自然段,引导学生提问题,大胆质疑。
预设 1:开头为什么要介绍太阳暖暖地照着?
预设 2:为什么要把小苍蝇和蜘蛛的活动写得那么细致?
(二)通过提问,理解内容。
交流关键问题一:
开头为什么要介绍太阳暖暖地照着?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读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预设:这样的环境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条件而进行了合理推测。太阳的照射会促使老松树分泌松脂,这正是形成琥珀的重要材料。
交流关键问题二:
为什么要把小苍蝇和蜘蛛的活动写得那么细致?
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海里形成画面。
预设: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了小苍蝇、小蜘蛛的活动,富有画面感,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通过组织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重要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松脂球形成的条件,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推测。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梳理了文章的脉络,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5 琥 珀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琥珀的形成过程。
2.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推测依据,体会语言的生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梳理了文章的脉络,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在研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对文中琥珀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通过交流重要问题的方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推测依据。
二、品读课文,还原过程
(一)读课文第6~9自然段,引导学生提问题,大胆质疑。
预设1: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预设2:老松树渗出的松脂,怎么那么巧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了里头?
(二)通过提问,理解内容。
交流关键问题一:
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1.引导学生梳理关键信息:“苍蝇”“蜘蛛”“松脂”“夏日”。
预设:①天气热,太阳猛;②松树渗出松脂;③蜘蛛正要扑捉苍蝇;④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身上。
2. (课件出示松脂球的图片)学生欣赏交流。
交流关键问题二:
老松树渗出的松脂,怎么那么巧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了里头?
预设: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朗读。这是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进行的合理推测。
(三)师生共同归纳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树才渗出大滴松脂。
第二,要有松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三,苍蝇和蜘蛛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学生通过最开始松脂球形成的预设,再到文中找到答案,最后师生共同归纳,让学生能够准确清楚地了解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四)探究琥珀的形成。
师过渡: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树脂的化石,松脂球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1.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松脂球是怎么变成琥珀的?
预设 2:为什么陆地会沉下去,海水会漫上来?
预设 3:树根腐烂,为什么松脂球不会腐烂?
提示①:由第10自然段得知,时间那么长,苍蝇和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提示②:由第11~12自然段得知,琥珀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变化。
2.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讨论交流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条件。
①漫长的时间;②地质变化。
3.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漫长的?
提示:引导学生抓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进行体会。通过时间“长”“短”的相对性,体会化石形成时间的漫长。
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时间漫长。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段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五)理解琥珀发现的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推测”是什么意思?
预设:“推测”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预设 1:因为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是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
预设 2: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测?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这个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因为只有太阳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树上的厚厚的松脂晒化,才能滴下一大滴松脂。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个推测的依据又是什么?
预设:这块琥珀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所以推测到蜘蛛正扑向苍蝇时,一大滴松脂刚好落在树干上,这样,就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面。
3.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能想到这块琥珀还有哪些价值?用“从那块琥珀的发现,我们可以推测……”练习说话。
三、理解“推测”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预设1:里面有一只小苍蝇和一个蜘蛛。
预设2:这块琥珀是金黄色的。
预设3: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2)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预设: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全班齐读。
3.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已知的,哪些是作者的推测?
预设:琥珀的样子是已知的,文中的故事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相关科学知识推测而来的。
四、学生复述,教师点评
1.提出要求:这是一个生动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故事。谁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把琥珀的形成过程说得清晰、生动。
2.指导学生复述故事,重点练习复述“过程”部分。
“过程”部分要点:
(1)松脂的渗出。
(2)小苍蝇和小蜘蛛的活动。
(3)松脂球的形成。
(4)漫长的地质变化。
5 琥 珀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苍蝇、蜘蛛:巧遇
形成松脂球:厚厚的、继续滴
漫长的地质变化
松脂球变成化石
海滩挖出
推测远古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品味语言——多角度欣赏,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交流平台”,学习“识字加油站”,学习“词句段运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