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10章 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0章 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课前预习1、 、 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 等 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 高温时也能与氧气反应, 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2、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 或 反应,金属 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下图时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漫画,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生成的气体,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若甲为镁,生成的气体时氢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填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该反应由一种 和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和另一种 。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 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 一国元首。)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2Mg + O2 ===== 2MgO 4Al + 3O2 ===== 2Al2O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应〔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
四位先生的表情:完成下表金属现 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组)稀盐酸(B组)稀硫酸(A组)稀盐酸(B组)稀硫酸镁 锌 铁 铜 【合作交流】金属现 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组)稀盐酸(B组)稀硫酸(A组)稀盐酸(B组)稀硫酸镁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溶解,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溶解,反应剧烈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有较多气泡产生,反应较剧烈有较多气泡产生,反应较剧烈Zn+2HCl== ZnCl2+H2↑Zn+H2SO4==ZnSO4+H2↑铁有少量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讨论】: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精讲点拨】: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精讲点拨】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 A+B+…… == AB……分解反应 AB…… == A+B+……置换反应 A+BC == AC+B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 S + 2KNO3 + 3C == K2S + 3CO2 + N2 【有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Fe2(SO4)3 B.CuCl 2 C.AgNO3 D.Al2(SO4)3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Zn B.Mg C.Fe D.Cu3.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 B.单质铜可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C.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D.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金>银>铜4.现有一块合金,其质量为35克,使它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2克,则此合金的组成元素应为( )。5.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下列物质不能得到的盐是( )。 A.ZnSO4 B.MgCl2 C.Fe2(SO4)3 D.CuCl2 6.下列物质混合时,铁能溶解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A.铁粉和盐酸 B.铁屑和稀硫酸 C.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D.铁钉浸没在水中7.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Fe+H2SO4(稀)=FeSO4+H2 ↑C.2Fe+O22FeO D.2Fe+3CuSO4=3Cu+Fe2(SO4)3 8.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盐酸和稀硫酸跟足量的铁粉反应,产生的氢气( )A.盐酸多 B.硫酸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锈就是三氧化二铁 B.铁跟稀硫酸反应时,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气C.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生成硫酸铁D.在干燥的条件下,铁很难跟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10.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甲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乙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丙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对氧的化学活动性大小关系为(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二、填空题1.相同质量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与等量的盐酸溶液反应:(1)若盐酸足够时,生成氢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金属消失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盐酸的量不足,那么最可能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最不可能有剩余的金属是:_____。(3)若四种金属均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炸裂,请指出造成此后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继续___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__。2.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 (2) 锌和硫酸铜 (3) 铜和硫酸锌 (4) 铝和硝酸银 3.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课后延伸 1.某不纯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所示,x表示在反应中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是多少,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中不可能混入的杂质是( ) A.锌 B.镁 C.银 D.铜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个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小了 C.去掉两烧杯后杠杆仍平衡 D.右边铁球出现红色3.如右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型管内的水面( )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型管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4.有一个同学做实验时,在实验室用铁、硫酸、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他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A. B. 两个实验方案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5.将带有铁锈的铁片放入到足量稀硫酸中,我们首先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待一会儿又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A、B、C、E、F是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根据图示回答:1)物质的名称(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 F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 (3)反应⑥为FeCl2 的盐酸溶液中通入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Fe(OH)2 是一种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F,该过程(即反应⑦)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作业:课后习题P14 3.4.5 教后: 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本课题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小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景,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小结等过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课件展示,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实验目的,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学以致用,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