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下语文 23太空一日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2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七下语文 23太空一日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2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七下语文 23太空一日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2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案设计,共6页。
节次
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炽热、千钧重负、惊心动魄、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
1.借助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
阅读课文理解体会杨利伟被称为英雄的原因
教学创设过程
教学方法
第课时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 以神舟五号发射的相关视频引出航天英雄杨利伟,学生在思维和视觉的冲击下,带着思考和震撼进入课堂,有助于精力的集中。
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他是一个成功的英雄,我们时代的骄傲。
导入二:背景型
[设计意图] 先观看“神舟”五号照片,再介绍相关背景,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课堂,接近文本,提高其阅读课文的兴趣。
【多媒体显示有关神舟五号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爆炸时分叉的火焰、杨利伟照片等。】
同学们,科学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到处叠印着探索者鲜明的足迹,而向未知世界每迈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步的艰险。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永远名记的日子,“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今天我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文题、作者。】
一、“闻”英雄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资料助读,帮学生构建起有关的知识框架,为顺读课文做铺垫。
多媒体显示:
【生快速阅读信息,增加知识,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基本情况。】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2.摘自《新华社》2003年10月有关“神舟”五号发射的报道。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空航天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是载有“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正被运往发射区。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是杨利伟出舱。
二、“读”英雄
[设计意图] 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画出在“初读”环节中的感受和想法,达到“初识英雄”的效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组内交流互补完成。】
负荷(hè) 载人(zài) 屏息凝神(bǐng) 无虞(yú) 炽热(chì) 弧度(hú) 轮廓(kuò) 俯瞰(kàn) 模拟(mó) 遨游(á) 稠密(chóu) 烧灼(zhuó) 千钧重负(jūn)(fù) 舷蜀(xián)
2.解释下面词语。【组内交流互补完成。】
(1)无虞:不用忧虑。
(2)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3)炽热:①温度极高,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4)轮廓:①名词,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②(事情的)概况。
(5)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6)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7)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
(8)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9)概率:表示某事在某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作概率。
3.快速浏览全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自述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第二部分:作者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第三部分:作者在太空遭遇恐惧敲击声生死惊魂;
第四部分:作者自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教师总结:作者杨利伟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4.学生速读全文,勾画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点。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
①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②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③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简评:
①激动地大声喊,表明大家的空前紧张,表达了对我的担心。
②表现了杨利伟热爱祖国,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同志和亲人的关爱之情。
③表现了作者成功返航的平静、喜悦、幸福,和完成祖国和人民重托的轻松情感。
5.布置作业:
观看“神舟”五号飞天的视频,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写一篇观后感。
第课时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读了英雄杨利伟首次飞天所遇到的种种紧张和惊险,不免对英雄赞叹、敬仰、钦佩,可是我们对英雄的太空一日的惊险还没有理顺,这节课我们继续吧。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帮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实践中提炼英雄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
1.诵读,概括太空一日所经历的危险(学生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明确〕 发射瞬间痛苦难耐;
飞船发生剧烈的共振返回黑障中;
遇到神秘的敲击声;
高温的飞船出现裂纹。
2.学生小组勾画杨利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是怎样的。
【提示: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语段,然后再归纳要点,提炼其中的重点,概括出英雄的严谨沉着等特点。】
教师总结:
发射瞬间作者由紧张到放松到痛苦直至痛苦越来越强烈。
飞船发生剧烈的共振返回黑障中时,慢慢减轻。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在痛苦的极点,我真的以为我自己要牺牲了。
遇到神秘的敲击声,先紧张,敲击声一直不时出现,飞船也一直正常。我想,虽然总响,也没怎么样啊!后来就不太当回事,不担心它了。
高温的飞船出现裂纹时,非常紧张,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个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小结: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因为在他的思想深处,总有一种坚强的意念在支撑,“我是军人,能上天,即使再危险我也会完成任务;我是军人,我一定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指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交流,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中表现的人物精神,培养学生的深入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以下问题在教师引领下组织同组讨论解决,教师予以点拨,然后班内展示。】
作者在文章的叙述中,你觉得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请指出来。
〔明确〕 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踏实肯干、敢于尝试、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以及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同志和亲人的关爱之情。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看相关材料,然后组内讨论共同解决。在此基础上,再次认识英雄人物,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提供助读资料。
多媒体显示:
沉着处置空中特情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全家五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1983年夏季,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在4年的航校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每个科目都是第一个“放单飞”。
1987年,杨利伟从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改机型的歼击机飞行员。在空军部队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一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
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时训练的要领做一系列动作。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鹰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师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这次对“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现了杨利伟高超的技艺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这或许也预示着,天必将降大任于斯人。
阶梯训练 精益求精
杨利伟要攀越的第一道阶梯是基础理论训练。当了十多年飞行员,现在重新坐进课堂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30多门课程要从头学起。
第二道阶梯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处于弹道式轨道返回地球时,超重值将达到8.5个G,即人要承受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杨利伟必须通过训练来增强自己的超重耐力。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在圆圆的大厅里,杨利伟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离心机在旋转,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整个脸只见高高突起的前额。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头脑缺血眩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每训练一次,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杨利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懂得,教员所讲授的抗负荷方法要靠个人在实践中体验和摸索。所以,每次训练他都有意识地按照个人体验的方法去练习,及时与教员沟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慢慢地琢磨出规律和方法,使这项极具挑战、严格的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转椅”和“头低位”训练,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可杨利伟依然做得十分出色。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同样,做“头低位”训练前几天,杨利伟晚上睡觉就不枕枕头了。他说这也是为了“先刺激刺激自己”。
其他的“阶梯”还有体质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等等。杨利伟以他对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各项训练成绩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
综合考评 排名第一
好中选优,强中挑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学生听读资料录音,深入体会杨利伟的人格魅力。
教师提示:英雄的成长都是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们艰辛的付出。我们看到,2003年“神州”五号成功飞天后,我们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我们航天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1.摘抄令人感动的句子并学会运用。
2.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已发射升空,请你联系实际为此写一段话。
太空一日
2003年10月15日9时→2003年10月16日6时
发射→空中→归途
教学随笔
本文教学难点之一是对主题的理解,一定有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教师课前的导学很巧:“为什么作者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写传,却满怀深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再现这悲情的一幕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作者的心灵,理解虽为失败者,但他们身上的精神伟大。我认为这样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浏览课文,理清情节,表达感受,初识英雄,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精读探究,主旨探究,深入探究,语言特色,写作特点,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激趣,探究生趣,总结固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