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设计
展开克与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材分析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接触重量(质量)的概念,通过设计“轻与重”、“克与千克的认识与计算”使学生体验量化的方法和好处。本课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地估测和实际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识的事物,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此来建立学生对1克和1千克的量感,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量感。
2、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教学难点:
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在哪见过?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秤出的重量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生:看图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重量的单位——克与千克。
二、新授
探究一 认识克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
(1)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按照老师的样子掂一掂,试一试,说说你对1克有什么感受?
生:掂一掂,说一说。
(2)师:一枚两分硬币是1克,那两枚呢?四枚呢?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体会一下。
生:合作体验。
(3)师:我们同学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重量都是多少。(10克、100克、500克)
生:集体交流,掂一掂
(4)猜一猜一个小圆片、一本练习本、数学书有多重并用天平秤验证答案。
(5)师: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品,请你选出一件物品估一下它的重量大约是多少?
生:动画操作。
探究二 认识千克(kg)
(1)师:一袋白糖的重量为500克,那两袋白糖的重量是多少克呢?
生:500g+500g=1000g
师:猜想一下1000g和1kg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动画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正确的读法。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000g=1kg。也就是说1000个1g就是1kg。
(2)生:体会1千克的重量。
(3)师:请你左手放1克硬币右手放1千克物品,掂一掂,并说说1克与1千克有什么差别?
小结:与1克相比,1千克的重量就比较重了,因此通常用克表示较轻的物体的质量,用千克表示较重物体的质量。
(出示超市物品图片)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
在( )中填入适合的单位
(1)一支粉笔大约重5( )
(2)一张书桌大约重10( )
(3)一只足球大约重350( )
(4)一个鸡蛋大约重65( )
练习二
聪聪给外婆的一封信:
外婆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很健壮,体重已达35克,每天早晨能吃掉68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吃掉将近1克的米饭。
练习三
比较大小
2 kg 200g
2500 kg 3g
800 g 1kg
2 kg 1200 g
7000 g 7kg
练习四
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比较重?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板书:
克( g )与千克( kg )
10克、100克、500克、1000克
500克+500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也就是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拓展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