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个孩子好”,到后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再到现在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原因有( )
①少生、优生政策不符合社会实际,是错误的
②高生育、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③人口增长情况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判断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影响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
A. 人口素质不高 B. 人口总量减少 C. 人们就业困难 D. 人口老龄化
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使世界人口从缓慢增长到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工业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无产阶级革命
4.下图告诉我们( )
A. 世界人口总量在持续增长
B.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C.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提高
D. 世界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在快速上升
5.目前有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2)材料中的这种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
①新出生人口减少 ②劳动力减少 ③老龄化加剧 ④资源节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个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人数12人,那么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 2.8% B. 1.5% C. 1.3% D. 4.3%
7.下列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拉丁美洲
8.下图为本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印度 C. 肯尼亚 D. 尼日利亚
9.下表为某市历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请你阅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请你给图表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我国人口素质变化表》
B.《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我国人口总量变化表》
D.《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2)解决上述问题冲击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努力减少老年人口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水平
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的比例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18日,由联合国人口基金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8年世界人口状况》中英双语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22亿,其中13亿的增长可能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7年全球人口为75.5亿人;总体出生率为2.5,即平均每名妇女育有2.5名子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其中非洲西部和中部出生率为5.2,非洲东部和南部出生率为4.5。与之相比,美国的出生率为1.9,中国仅为1.6。
材料二: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居住着世界上70%的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
(1)我们通常用什么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世界人口的状况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下图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请你从以下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填入图中空格处(只填序号)。
①土地荒漠化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粮食短缺
(4)从“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1.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资料,说说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
(2)简要说明印度和日本的人口问题分别给本国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两国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社会发展。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材料二:2016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1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60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2元,同比增长7.9%。
材料三:近日从宁波市教育局获悉,2017年宁波教育将推进十大改革项目。包括计划完成20所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启动建设14项亿元级学校项目。继续组织1000多名校长教师跨校交流,促进区域间、校际教育均衡等。
(1)杭州位于宁波的什么方位?请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的自然条件。
(2)材料二反映了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的“促进区域间、校际教育均衡”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哪一个教育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宁波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少生、优生政策符合社会实际,①表述是错误的;我国目前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是低生育、老龄化,②表述错误; ③④ 表述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2.【答案】 D
【解析】【分析】 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横坐标表示年份时间,参照左边的纵坐标,表示65岁以上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表示15-64岁以上人口比重在波动变化,表示15岁以下人口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图中信息未能体现出人口素质,人口总量,就业方面的信息。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在不断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猛增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4.【答案】 A
【解析】【分析】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不能得出增长速度的快慢。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在不断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猛增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5.【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 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是相对来说的,这里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欧洲经济水平在不断增长,这里的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完善,医疗水平高,但是有些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不会快,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数量也不会过多;欧洲人口出生率低,甚至低于死亡率, 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答案】 C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结果为1.3%。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7.【答案】 B
【解析】【分析】在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就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因素,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别很大。非洲人口增长率为2.8%,其中东非高达3.0%;拉丁美洲2.3%;亚洲1.8%;大洋洲1.2%;欧洲0.3%,其中:瑞典、民主德国为零增长,丹麦、联邦德国、匈牙利为负增长。
8.【答案】 A
【解析】【分析】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越快,以上四个国家中,德国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是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印度、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人口增长快,需要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故答案为:A。
【点评】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从而出现了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及青壮年养老压力增大,老年人生活孤单等。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
9.【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通过对图表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进行分析比较,表格清晰的反映出,我国从1953年至2010年,“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所以图表主要反映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BC三项和题干表格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是题干图表合适的标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通过发展解决问题,反过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CD三项都不是解决题干图表问题冲击的根本出路,不符合题意;
B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水平是解决题干图表问题冲击的根本出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特点的认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材料分析题
10.【答案】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差异的;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3)
(4)示例: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才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我们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状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是有差异的;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3)下图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由于②人口增长过快,加上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导致人类不断地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来获取更多的粮食,从而造成①土地荒漠化,最终导致环境恶化。产不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因此造成③粮食短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只能不断的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从“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才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点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11.【答案】 (1)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2)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
(4)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析】【分析】(1)根据上述资料可知, 印度的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日本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
(2) 印度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等;日本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老龄化社会出现,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 印度应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日本应采取鼓励生育政策。
(4) 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点评】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得出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12.【答案】 (1)正西方向
自然条件:地处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有著名的西湖,风景秀丽。
(2)宁波市经济稳定增长、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或:发展不平衡)。
(3)有教无类
原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大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宁波的正西方向,地处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有著名的西湖,风景秀丽。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宁波市经济稳定增长、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或:发展不平衡)。
(3)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促进区域间、校际教育均衡”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宁波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原因在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命运;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大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环境、孔子教育思想和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次数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一
1953
……
……
……
二
1964
36.02%
62.23%
1.75%
三
1982
26.05%
68.67%
5.29%
四
1990
21.37%
72.32%
6.31%
五
2000
20.32%
70.97%
7.11%
六
2010
……
……
……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二框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测试题,文件包含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练习解析版docx、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册第一框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文件包含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原卷版docx、1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