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0326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教案设计
展开单元备课部分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 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钟表,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素材的选取现实、新颖而富有吸引力。“参观天文馆”和“奥妙星空”素材的选取,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新奇,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愿望。教材从情境创设到数据的提供都是现实的、科学的。通过真实的素材,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材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结构上有变化。原人教社修订版教材是先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再学习 24 时计时法。而本单元的素材决定了学生先来到天文馆门前,然后走进天文馆。学生在门前先看到开、闭馆时间及放映厅放映的内容和时间,进馆之后再看到天体运行的内容,所以教材在编写的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即先学习 24 时计时法,再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这种按照事情发生
的顺序编排知识的做法,是教材的一个新变化。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经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认识年、月、日。教学难点:求经过的时间和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建议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注意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1.24 时计时法
1 课时
2.认识年、月、日
1 课时
3.我学会了吗?
1 课时
总计
3 课时
小学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共3页。
青岛版 (六三制)八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八 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案,共3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一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三年级下册一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