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2)第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2)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    (2)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读教材,自主体验,分层展示,集体感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探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求平均数。
    2.经历探索求平均数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概括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通过对平均数极值的讨论,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其特点。
    教学过程:
    探究促说,合作体验
    (一)走进平均数
    1,师:上课
    2.师:几天前,我们学校4.2班的孩子展开了一次男女生足球定点射门团体比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比赛状况呢?看看到底是王老师班的学生厉害还是你们厉害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和王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比赛情况吧?
    3.师:在我们正式进入他们的比赛之前啊,老师邀请咱们在坐的孩子们帮老师当当裁判,一会儿就由你们去帮老师判定到底是男生组获胜还是女生组呢?(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裁判最重要的是什么啊? 生:公平、公正)
    (二)、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
    1、借第一组成绩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孩子们,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他们的比赛。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比赛规则。
    (每人踢10个球,进球一次,记1分。)
    (1)首先出场的是1号男生,他得了几分呢?(5分)
    再看2号男生,他得了几分呢?(5分)
    3号男生呢?(5分)
    师:老师把男生组定点射门的成绩用统计图来表示,各位裁判,你们能看懂统计图吗?
    师:谁来说说,统计图上向上的箭头表示什么?(得分)
    师:向右的箭头呢?(序号)
    师:男生组一共有几个人?(3个人)
    (2)如果要表示男生组的定点射门成绩,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预设1:15分
    师:为什么?
    生:(5+5+5)=15个
    师:15表示什么?(板书:总分数),真棒!
    师:除了用总成绩表示外,我们再来看男生组每人得分怎么样?(每人得分同样多)
    师:如果只有一个人得了5分,那是什么水平?(个人水平)
    师:我们在比赛的时候,男生组是一个什么?(整体)
    师:我们就要看男生组的什么水平?(整体水平)
    师:我们看,男生组每人都得了几分?(5分)
    师:所以我们就用几来表示男生组的整体水平?(5)
    (3)师:看来要表示男生组的成绩既可以用总分数15表示,也可以用每人得分同样多的数5来表示。
    2、借第二组成绩理解平均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
    (1)师:现在该轮到女生出场了。
    首先出场的是1号女生,她得了多少分呢?(2分)
    再来看2号女生,她得了几分呢?(3分)
    3号女生呢?(7分)
    师:老师同样用统计图来表示出女生组的定点射门成绩?请看!女生组有几个人呢?3个人
    师:你觉得用哪个数据来代表女生组定点射门的成绩比较合适呢?
    预设1:12
    师:12表示什么?
    生:表示1号、2号、3号同学的总成绩。
    师:你选择用总成绩来表示女生组的定点射门的成绩可以。
    (2)预设2: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除了可以用总成绩来代表男生组的成绩,还可以用哪个数来代表她们的定点射门成绩呢?
    生:可以用同样多的数来代表。
    师:请看,女生组每个人的成绩相同吗?
    师:那你有没有办法使她们每个人的得分变得同样多。
    二、自读教材,自主体验:
    老师帮你们准备了自学卡片----统计图,别急,请先看学习要求:
    谁来大声地朗读一下活动要求。
    拿出手中的学习卡片-----统计图,
    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在不改变女生组总数量的情况下,动手移一移,使女生组每人的得分变得同样多。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上台汇报:
    预设:生:请同学们都坐好,听我们组汇报,我们组是这样做的,我们把3号同学多的得分拿2分出来补给1号同学,再从3号同学的得分中,拿1分给2号同学,这样她们组每个人的得分都变得同样多了。
    生:同学们,你们是像我们这样做的吗?你们同意我们的做法吗?
    师:好,谢谢两位同学,请回!
    师:同学们,移完后,女生组每个同学的得分同样多了吗?都得了几分?(4分)(板书:4分)
    师:我们能不能用这个4来代表女生组定点射门的成绩?(能)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得分都变得同样多,这一过程,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移多补少。(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总结出这一结论,孩子们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加以提醒和补充。)
    (3)师:除了用刚才的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女生组每个同学的得分同样多,你还知道其它的方法吗?
    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师:谁来说说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喔,你是用算一算的方法,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们先把三个女生的得分相加,得到12分,再用12除以3等于4分。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分来表示女生组的定点射门成绩比较合适。你真是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
    [师板书:2+4+6=12(分),12÷3=4(分)师:谁能说说:2+4+6表示什么?(总分数)为什么要除以3呢?(因为有3个人),4表示什么?(女生组3个人的平均得分)
    师:像这样先每个同学的得分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三个同学,这种方法我们把它简称为先求和再平分
    (板书:求和、平分),
    这样能使每个同学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
    师:都是几分?
    生:都是4分。
    师:能不能代表女生组的定点射门成绩呢?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求和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或先求和再平均分,得到的同样多,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平均数。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怎样来求平均数吗?
    生:移多补少 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我们要算女生组的平均数,就可以用总分数除以人数,
    师:我们要算男生组的平均数,就可以用总分数除以人数,
    师:这里的总成绩就是指总数量,人数就是份数,每人得分同样多就是平均数。
    师:我们求平均数就可以用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分层展示,集体感受
    (一)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学习了怎么求平均数,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平均数的特点,方便以后我们更加熟悉这个新朋友。
    同学们,请看屏幕,我们就说4是2、3、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1号女生的定点射门成绩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小2号女生的定点射门成绩(不能)
    师:能3号女生的定点射门成绩吗? (不能!)
    师:看来平均数,它不是代表每一个数,它代表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这一特点)
    (3)师:如果邀请你来当颁奖嘉宾,你会把奖频给男生组,还是女生组?
    你是怎么想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预设1:比较总数
    师:为什么可以比较总分呢?(因为他们的人数相同)
    预设2::比较平均数
    师: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我们除了比较总分之外,我们还可以比较什么?
    生:平均分,
    师;是呀,通过比两组的平均数也能发现男生获胜
    师: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比总数,也可以比平均数。
    (二)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男生与女生的比赛已经结束,看着孩子们玩的那么开心,我也忍不住想玩两下,于是我就申请加入到女生的比赛中,瞧这是我的成绩,我得了多少分?
    师:现在看看女生组一共得了多少分?
    生:16分
    师:好,比一比总数,男生得了15分,女生得了16分,那王老师现在宣布,胜利队女生组。祝贺她们!祝贺她们胜利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不公平
    师:哇,你好厉害耶。她觉得王老师这样做不公平。
    师:能说说为什么不公平吗?
    生:因为男生组和女生组的人数不相等。
    师: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还能用总数来进行比较吗?(不能)。
    师:比总数不行了,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比较呢?你说说看。
    生:比平均数。
    好,现在我们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是几吗?
    师:谁来猜猜平均成绩可能是几?
    2.3号同学得了7分,为什么你们不估计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7?
    3.1号同学得了2分,为什么你们不估计女生组的平均成绩是2?
    4.这样看来,尽管还没得出结果,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女生组最后的平均成绩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也就是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5、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赶紧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
    6、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生:2+3+7+4=16(分),16÷4=4(分)
    师:2+3+7+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呢?这4分表示什么?(平均成绩)
    7、现在我们和刚才估计的数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8、师:平均成绩的4分与王老师的4分有没有区别?
    生:两个4分不一样,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王老师的加入,使女生组的成绩提高了吗?(没有)
    师:现在看来,女生组还是怎么了?(输了)
    师: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生:王老师的得分太低了。
    师:试想一下:如果王老师得分高一些,比如8分,或者12分。女生组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现在请男裁判算当王老师得分为8分时,女生组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女裁判算当王老师得分为12分时,女生组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
    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生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5=20(个),20÷4=5(个)。
    师:这时和男生组相比?怎么样?(平局)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9=24(个),24÷4=6(个)。结果也是6个。这时和男生组相比?怎么样?(女生组胜利)
    9、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愊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出示图6、图7、图8,三图并排呈现)
    (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
    师:最后的平均数——
    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王老师的成绩从4变到8再变到12,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在一个组里,一个人的成绩的高低会影响到整个组的平均水平。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
    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
    强化练习,拓展创新
    (1)算算看
    师:同学们,这里给大家出示了王老师班上5名同学上学期的数学期末成绩,请你们运用刚才所学,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数。
    (2)辩辩看
    同学们,其实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想一想,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平均数?
    师:有的同学一时还想不起,没关系,王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素材,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他看到池塘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什么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乐开了花,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夏天就快要到了,你们千万不要私自下河游泳,如果要游泳,一定要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好吗?
    好了,探讨完池塘的平均水深,我们再来看看身高问题。
    (3)说说看
    我们再来看,小明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小强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所以小明比小强高。
    学生发表意见。
    师:无法确定。虽然无法确定,但是能说明一个问题:小明班上同学的整体身高比小强班上同学的整体身高略为高一点。
    点拨评价,学会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看着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心里非常高兴,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走出课堂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 带上你所有的东西

    相关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课堂探究,新知应用,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总结评价,提高认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平均数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平均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出示例题,帮助理解,巩固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