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作业,温故引入,图片展示,资料展示,观察与思考,指导阅读,达标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书面作业)
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由于 所带电量和 所带电量相等,但 ,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 、 构成的,质子带 ,中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 (填序号)。
3.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 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书面作业)
1.预习相对原子质量的内容。
2.请你尽可能借助身边的工具(电脑或科普图书或课本或你能找到的可利用的资料)查找汤姆森、卢瑟福的相关信息。进一步认识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推荐理由:
1、教学设计合理,在教案中对所教知识点分析清析严谨,能通过图片和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学生的理解。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原子的基本结构,分清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及各自的特点;
2.通过对原子构成的理解,能够对原子不显电性进行阐述,并能够应用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解答相应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图片分析养成合作、交流习惯的同时,感受如何思考与找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想像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验探究的心情,体味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发展和进步的,激发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2.强化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难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等规律;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景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引入】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
2.分子是什么?原子呢?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图片展示】
【讲解】物质可分割成许许多多的的分子或原子等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化分成原子,原子只是重新组合,那么原子是不是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再分了呢?(将一个人比喻成一个原子)。
同样道理,原子虽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它
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它跟人或其它物质一样有它自
身不简单的内部结构。
【资料展示】:原子图片与化学史实:
【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
【小结】
【观察与思考】表4-1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与质量
可见,原子中,一个电子的质量与一个质子的质量相比,显得太小太小。
【小结】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打比方】好比一个气球内部有一 颗铁珠,忽略中间空气和球皮的质量。
【指导阅读】表4-2 几种原子的构成。
【小结】3.原子的内部规律:
1)不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 同种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原 子 中 不 一 定 都含 有 中 子(如氢原子)。【提问】铁由什么微粒构成?手摸铁会触电吗?说明什么?
【设问】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以碳原子为例分析: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达标练习】你会完成吗?
1.一个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是( )。
A.质子 B.质子和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注意:有的原子中不含中子
2.结合碳原子图,请你说一说
①碳原子的构成?
②为什么碳原子不显电性?
【课堂小结】
一.原子的构成
1.原 子 结构
2.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
3. 原 子不显电性 的原因
4. 原子构成的规律
1)不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 同种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原 子 中 不 一 定 都含 有 中 子(如氢原子)。
【布置作业】见附录或学生学案。
回答:分子、原子、离子
答:生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生2: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生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听讲、发挥想像、猜想
观看并跟老师一起探讨。
领会。
听讲、领会
借助图片和史例加深理解。、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听讲。
思考后回答: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
回顾、记录
读表与思考
听讲、领会、做笔记
联想
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观察、思考
讨论与交流
听讲 、做笔记
答:不会. 说明铁原子没有外显电性
认真听讲和做笔记
答:A.
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与归纳
课后完成。
由相关联的旧知识复习引入新知过渡自然。
用问题引导思维,能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比拟方式易被接受强化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培养学生观察立体图形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有助于认识原子的构成。
借助图片资料将抽象知识进一步形象化,科学化。
养成归纳知识点的习惯
培养识读图表能力。
学会分析数据和比较学习的方法
给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的机会,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及时反馈与巩固新知识利于检查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
培养如何发现规律
培养学生交流与总结的习惯。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 子 结构
2. 质 量 主 要 集 中 在 原 子 核 上;
3. 原子构成的规律
1)不同种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2) 同种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原 子 中 不 一 定 都含 有 中 子(如氢原子)。
4.原 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指导,讨论交流,温馨点拨,名师归纳,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