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案,共4页。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
难点
1、元素概念的内涵。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法
指导阅读、合作探究、尝试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药品、食品的标签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准备练习:
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哈药六牌钙加锌的广告,
提出问题:钙和锌指的是什么?(元素)
本节课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出示学习目标
探究一:什么是元素
投影 表格一 从表格一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0
1
1
氢原子
1
1
1
2
氢原子
1
2
1
3
表格二、
氢原子
结论
异
同
交流讨论
讲述:表格一中氢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投影 表格三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
6
6
6
12
碳原子
6
8
6
14
投影 表格四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氧原子
8
8
8
16
氧原子
8
10
8
18
得出概念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讨论:
展示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模型1)这两种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2)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什么元素?
反思升华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那么原子的总数是不是也只有一百余种呢?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该数目呢?
2、课件展示水分子的分解微观模拟示意图,讨论: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思考讨论:列表比较元素和原子
元素
原子
联系
区别
适用范围及举例
探究二、元素的种类和分布
指导阅读第60页图3-17和60页表3-3生物细胞中的元素组成思考:
1、自然界中已知的物质种类有3000多万种,你知道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多少种吗?
2、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如何?在生物细胞、空气中呢?
小试身手
1、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
A. Al2O3 B.Al2(SO4)3
C. Al(NO3)3 D.Fe(NO3)3
2、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药品或一些食品贴有标签,标签上都写了些什么?
探究三、元素符号和意义 指导阅读教材61页-62页
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如何来表示元素呢?元素符号怎样书写?
2、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3、元素的分类
板书
1、书写注意:一大一小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小试身手
Na表示(1)————————(2)——————————
想一想 (1)5个钠原子如何表示?
(2)15Cu表示的意义是————————
注意:在元素符号前面写上数字只表示多少个某种原子,而不在表示某种元素
比一比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见课本62页,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那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那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探究四、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回答:结构 等量关系、每一方格内各部分的涵义
2、在元素表中查找元素
课堂练习:练习与应用1、2、5
小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认真观看视频
明确目标
学生分析表格一,将结果写在表格二中
异:中子数不相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同: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结论: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分析表格三可得: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
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称为氧元素
互相讨论尝试回答:都含有氧原子、氧元素
结合表格一、二、三、四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后回答:不是、大于一百余种
学生观看课件回答: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填写: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多种。
2、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分是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 、 、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元素,其次是 元素。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C
学生阅读教材62页看表3-4互相讨论尝试回答
学生举例说明
钠元素、一个钠原子
5Na
15个铜原子
学生分组记忆并展示记忆结果
查找图3-17和表3-3中的元素
学生总结
作业
65页3、4、6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和分布
3、元素符号和意义1)、书写注意:一大一小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4、元素周期表:结构 等量关系、每一方格内各部分的涵义
教学反思
元素
原子
区别
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组成物质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原子描述分子或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1、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都不会改变
适用范围及举例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如;一个水分子是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投影展示,巩固练习,创设情景,引导阅读,归纳小结,评价诱思,提问促思,引导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认识身边物质中的元素,课堂小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