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共25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346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授课ppt课件
展开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青翠的山峦高耸,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缓缓流动,围绕着城的东边。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我们即将在这里分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游子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挥手告别,从此离去,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好像不忍离去。
1.诗歌首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2.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表达的情感。
1.诗歌首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①点明送别地点,“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描绘了一幅轻快明丽青山白水图。②动静结合,“横”(横列)写出了青山的静态美,“绕”(环绕)写出了白水的动态美,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2.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蓬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比喻,将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比作“孤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对偶,“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仗工整,句式整齐,有景有情,扣人心弦,读起来朗朗上口。②比喻,以后友人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现在的“我”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4.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表达的情感。
①细节描写,借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描写,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②烘托,用远去“萧萧”的马鸣声烘托离愁别绪,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主旨这首诗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1.《送友人》中写送别地景色的是:2.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是:3.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4.《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5.下列对《送友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横”“绕”二字一静一动,形象地写出山峰横亘、江水环绕的景象。B.颔联继首联写景后转为抒情,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C.颈联巧妙借用眼前所见的“浮云”和“落日”来比喻行踪飘浮不定的游子。D.尾联“自兹去”的意思是“从此离去”,与颔联中的“一为别”形成呼应。
6.下列对《送友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B. 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C. 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D.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7.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别,依依不舍,动人肺腑。B.首联交代了送别之地、描绘了送别之景,颔联交代了送别之事。C.“挥手”写分别时的动作,并用班马长鸣烘托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D.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色彩斑斓,相互映衬。
8.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B.三四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①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歌。都门帐饮②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③,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寒蝉:蝉的一种,入秋始鸣至深秋。②帐饮:设帐而饮,指送别酒。③经年:超过一年。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送友人》,关于太白知多少,读其美,解题送友人,如何品析诗歌,动词动静结合,颜色词,修辞比喻,合作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友人授课课件ppt,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