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难点: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欣赏图片,感受水的美丽。【自主探究】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四分之一,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5、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 另一方面 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的水资源更显短缺。6、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 7、水体污染是指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 、 【合作探究】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自学交流: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图表,把你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总结归纳:根据课本,结合同学们的感悟,找出如下问题(要求尽量独立完成,然后同桌相互订正)(1)、地球水量: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1018m3,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水球”。(2)、海洋水:a.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b.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c.探究方向:淡化海水(3)、水资源匮乏原因:水资源概况,总水量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二、爱护水资源问题: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2.如何节约用水? 3.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如何预防和治理水污染?(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 使水质恶化的现象。(2)水体污染源:(请具体说明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 废渣 、 废液 、 废气 )倒入江河、污染江河和地下水。②农业污染: 、 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③生活污染:生活 及生活 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E、地下水硬度升高、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 ,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工业上: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和 。③生活上:污水实行 。3、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浪费水的不良做法?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可以节约用水?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练习设计】1. 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覆盖着水?( )51% B. 61% C. 71% D. 81%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 A. 江湖 B. 海洋 C. 冰川 D. 溪流淡水只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 A. 2.23% B. 2.33% C. 2.43% D. 2.53%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 ) A. 50多种 B. 60多种 C. 70多种 D. 80多种 中国湖河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几位?( )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印度 B. 巴西 C. 美国 D. 中国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淡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B.动植物体内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的作用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D.水不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节约用水8、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B.往河流里抛垃圾 C.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排放 D.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