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 期中测试1(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 期中测试1(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34分)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水进行化学研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 水的性质和变化B. 水的用途
C. 水的组成和结构D. 水力发电原理
2.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制作石器B. 烧制陶瓷C. 粮食酿酒D. 使用火药
3.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 21% 的是
A. H2B. N2C. O2D. CO2
4.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A. 铁丝B. 汞C. 木炭D. 红磷
5. 2020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 2020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
A.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D.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喷灌、滴灌
6.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 鼻子闻
B. 嘴巴吹
C. 耳朵听
D. 眼睛看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水银制温度计B. 石墨制铅笔芯C. 干冰作制冷剂D. 天然气作燃料
8.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B. 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 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D. 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9.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B.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C.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D. 一氧化氮 + 一氧化碳 催化剂 二氧化碳 + 氮气
10.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塞进橡皮塞
B.
处理废弃药品
C.
蒸发食盐水
D.
滴加试剂
11.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2. 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13. 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电解时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 2:1
B. 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变大
D. 净化水时可用明矾作消毒剂
14. 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分子可以构成不同物质
B. 化学变化中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C.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
D. 水的反常膨胀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
15. 有一包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那么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 (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A. (NH4)2SO4(21%)B. NH4HCO3(18%)
C. CO(NH2)2(47%)D. NH4Cl(26%)
16. 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若小明想从下列物质中选择一种替代红磷,则最合适的是
物质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产物状态木炭与O2燃烧气态镁条与O2、CO2、N2然烧固态钠块与O2燃烧固态氢气与O2燃烧液态
A. 木炭B. 镁条C. 钠块D. 氢气
1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
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4分)
18. “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看,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
三、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58分)
19. 氧气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1)电影《攀登者》生动地讲述了 1960 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因为氧气能 。
(2)某种家用制氧机是通过分子筛直接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该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在使用氧气瓶、制氧机的过程中应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其原因是 。
20. 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为 个,是一种 结构。(注: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只为 2)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 个,易 电子。
(3)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 个,易 电子。
21. 下表是 2016 年 10 月 10 日我市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报
\(\begin{array}{|c|c|c|c|c|}\hline 地区&①高家花园大桥&②沙坪坝区小龙坎&③长寿化工工业园&④渝北区中央公园\\ \hline
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hline
空气质量级别&\ce{III&II&IV&I}\\ \hline
\end{array}\)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 (填序号)。
(2)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填化学式);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 。
A、汽车尾气的排放 B、人的呼出气体
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 D、植物的光合作用。
22. 今年国庆假期,小吴从净月潭带回一瓶浑浊的潭水,他在化学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和 。
(2)操作②主要是活性炭的 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取少量液体 D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采用 方法。
23. 进行过滤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一般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它们对应的操作要求是:
(1)一贴 。
(2)二低 , 。
(3)三靠 , , 。
24. 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15 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
25. 小嘉用 H2O2 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 50 毫升水及 0.5 克 MnO2,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 30 毫升 15% 的 H2O2 溶液。为什么要加入 50 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 H2O2 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 H2O2 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 30 毫升的 1% 、 3% 和 7% 的 H2O2 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1)【交流反思】
① 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 H2O2 溶液的 相同。
② 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 。
(2)【继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 3% 的 H2O2 溶液分别在 0∘C 、 20∘C 和 60∘C 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进行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解析】A、制作石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B、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故选项错误;
D、火药爆炸时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故选项错误。
3. C
【解析】A选项:空气中不含有 H2,故A错误;
B选项:空气中 N2 中体积分数为 78%,故B错误;
C选项:空气中 O2 的体积分数为 21%,故C正确;
D选项:空气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 0.03%,故D错误;故选C。
4. C
5. A
【解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故A符合题意;
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故B不符合题意;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喷灌、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6. C
【解析】A、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此答案A不正确;
B、答案中该同学直接吹灭酒精灯是错误的,应该用灯帽盖灭,因此答案B不正确;
C、氢气纯度的检验中主要是听声音因此C答案正确;
D、答案中眼在仰视刻度,因此,D答案不正确。
故选:C。
7. D
【解析】A、水银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受热膨胀遇冷冷缩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石墨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具有深灰色,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升华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8. C
9. C
【解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当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若生成物只有一种,这样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故选C。
10. C
【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处理废弃药品,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1. C
12. C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选C。
13. B
14. B
15. B
【解析】由题意知,硝酸铵样品中的含氮量为 20%,而 (NH4)2SO4 中的含氮量为 21%,NH4HCO3 中的含氮量为 18%,CO(NH2)2 中的含氮量为 47%,NH4Cl 中的含氮量为 26%,纯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为 35%,所以只有B答案符合题意。
16. C
17. A
【解析】A选项红磷是固体,燃烧后生成的 P2O5 也是固体,故密闭容器内磷元素的质量不变;B选项中加热 KMnO4 会生成固体 K2MnO4 和 MnO2,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零;C选项中反应刚开始时氧气的质量应从零开始;D选项中刚开始加热时没有氧气生成。
第二部分
18.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温度
【解析】蚊香液逐渐减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加热可以加速蚊香液的扩散,可推测温度能影响微粒运动的快慢。
第三部分
19. (1) 供给呼吸
【解析】登山运动员背有氧气瓶,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2) 物理
【解析】家用分子筛式制氧机,利用压力吸附技术直接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 氧气能支持燃烧
【解析】在使用氧气瓶、制氧机的过程中应远离易燃易爆物质,其原因是氧气能支持燃烧。
20. (1) 8;相对稳定
(2) 少于;失去
(3) 多于;得到
21. (1) 渝北区中央公园
【解析】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渝北区中央公园的等级为 I,因此渝北区中央公园空气质量最好;
(2) SO2;酸雨
【解析】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过多会引起酸雨。
(3) AC
【解析】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人的呼出气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污染物。
22. (1) 过滤;漏斗、玻璃棒
【解析】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①能将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为铁架台、烧杯和漏斗、玻璃棒等。
(2) 吸附
【解析】操作②主要是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
(3) 硬水;煮沸
【解析】取少量液体 D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采用煮沸方法。
23. (1) 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2)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3)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边;盛待过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尖嘴紧靠接液烧杯内壁
24. (1) 瓶中的液面上升了约 15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 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水流到烧杯中
【解析】反应开始时,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集气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将集气瓶中的一部分滴有红墨水的水压入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
25. (1) ① 速率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 H2O2 溶液的速率相同。
② 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解析】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
(2) 降低温度,可以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变慢
【解析】用 3% 的 H2O2 溶液分别在 0∘C 、 20∘C 和 60∘C 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降低温度,可以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变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上 期中化学试卷(1)(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 期中测试2(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1)(word版 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