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201930021118黎莉
201930124032张玲玲
教材内容
选择自普通高中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篇,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并且通过前两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对杜甫诗歌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需要结合《登高》有别于其他两首诗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更深入的挖掘其语言魅力和思想情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对杜甫诗歌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七律诗的理性认识。
学生思维活跃且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发挥空间,以引导为主。
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作者是如何从景体现出情的,即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难点:如何把全诗串联成一个整体,以文本分析的角度体会情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流利背诵全诗。
(2)把握诗歌意象,理解作者的感受。
(3)通过文本解读,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形成性练习题的设计
课目
名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登高
(1)朗读:字音、节奏、语气,格律诗的美与课文背诵需要,能有感情地朗读和流利的背诵诗歌
√
√
(2)文本赏析: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与画面,理解如“作客”等关键词句的意思
√
(3)情感:了解诗人的处境,分析作者的情感,通过作业深入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
√
知识点
教学目标
描述语句
(1)
识记
正确读出字音,读出节奏
理解
正确理解诗意,流利地朗读与背诵
(2)
理解
深入鉴赏诗歌,赏析文本中的意象、意境
(3)
理解
理解诗歌与诗人的情感
应用
通过小组实践作业的活动深入理解作者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的形式、来源
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的主要内容
使用时间
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作用
使用方式或学习策略
(1)
识记
理解
自编计算机课件1
字音字义,节奏、格律
5分钟
创设情境
教师演示传递—接受
(2)
理解
自编计算机课件2
文本分析
8分钟
提供资源
教师演示传递—接受
(3)
理解
应用
自编计算机课件3
背景介绍
6分钟
提供资源
教师演示传递—接受
知识点
教学目标
引导或答案
(1)
识记
流利地背诵本诗
注意理解诗意
(2)
理解
诗歌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凄清落寞的意境
“哀”的感觉
(3)
理解
作者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翻译,意象,意境,艺术,情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及方法,教学活动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