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用途。2.了解Cl-的检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氯的化学性质;了解氯与碱的反应;掌握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2.教学难点氯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1.新课导入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带入2.探索新知【师】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仪器装置主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集气瓶、烧杯等。 3.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Cl2密度大于空气)。(2)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气体)。(3)验满方法: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Cl2已收集满。4.尾气处理Cl2有毒,易污染空气,需用NaOH溶液吸收。二、氯离子的检验【实验2-9】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加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再滴入几滴稀硝酸,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加入AgNO3溶液加入稀硝酸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Ag++Cl-===AgCl↓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Ag++Cl-===AgCl↓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解2Ag++===Ag2CO3↓Ag2CO3+2H+===2Ag++CO2↑+H2O【总结】氯离子的检验方法(1)操作方法:向未知溶液中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时,沉淀不溶解。(3)原理:Ag++Cl-===AgCl↓。(4)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排除等离子的干扰。 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辩证思维的能力3.小结作业完成课后同步练习 四.板书设计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氯离子的检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