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4《孙权劝学》
第二课时
修改与补充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名人治学精神,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文章所告诉人们的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鲁肃为之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1)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既对其十分关心,又对其严格要求,可谓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一劝不成
(2)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①开卷有益。
②劝人要讲究策略。
③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知错就改。
⑤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⑥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⑦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拓展延伸
劝学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3.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朱熹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6.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文中的吕蒙因为读书令人刮目相待。让我们与书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与博览同行,丰富开阔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祝你们在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五、作业
附加试题
师旷劝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点亮)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但总比摸黑强吧)?”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1)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2.翻译句子。
(1)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孙权劝学是上级对下级,先提要求,后作解释。师旷劝学是下级对上级,是先打比方说理,后让平公选择。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概括。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附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人,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而已!为什么不用锯子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邪”后虽用叹号,但有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可译为“罢了”。“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用反问句,接着又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循循善诱,言辞恳切。
蒙乃始就学
2、吕蒙读书有没有取得成效?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十分惊讶,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吕蒙在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表明自己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3、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孙权:对部下既能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吕蒙: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4、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
六、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严格要求,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吕蒙: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道理:开卷有益 知错就改 勤奋学习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3、补救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