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通过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设计,能够从造型、图案、色彩等角度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设计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设计与应用,培养动手等多方面能力。起到实践与生活相结合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对单位纹样排列认知尚浅,通过课件培养学生感官认知。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动手能力较强。
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对二方连续图形结构的把握。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二方连续纹样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观看与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以美化生活。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折、剪出二方连续纹样,激发学生潜能,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如剪、画、贴等方法,大胆进行创作。
6、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大胆创作。
7、媒体资源( 白板 PPT课件 )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师:提问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让学生认真观察服饰色彩、图案的特点。
生:我国共有56个民族。认真观察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图案的特点。
生:色彩鲜艳,服装漂亮。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内容,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二方连续纹样。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创作,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小结:通过教师利用课件等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对二方连续的初步认识,取得良好效果。
探究新知
师:从图形手拉手引导到二方连续纹样,演示制作纹样的全部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掌握折、剪、刻、画粘等多种方式,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之中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制作过程出现的问题。
利用折、剪、刻、画粘等多种方式进行创作,有不当之处教师及时纠正。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小结:通过学生的努力基本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制作,但大多是模仿教师的演示作品,缺乏创新意识,对结构刻画还不完整。
巩固应用
师:演示用一个纹样模型横向反复排列描画。
学生练习尝试用描画的方法进行创作。
培养大胆的想象力、鲜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
小结:二方连续在我们古代的祖先们就运用到了生活之中去了,比如陶瓷器皿、服装、建筑等。我们创作时也要发挥想想创作出好的作品。
课堂总结
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课后多发挥想象力,多观察生活,创作更有趣的作品。
生:把自己的作品粘到黑板上,让老师和同学们来点评。
鼓励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图形手拉手
二方连续纹样
小学美术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共2页。
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活中学设计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活中学设计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小学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第11课 图形手拉手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