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把直尺. 三角板 一分硬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3.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4.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5.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 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长度观念。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身份证的厚度)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分硬币厚度大约是1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厚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2.请量一量下面各图的长度 (内容见练习纸)
学生量出线段、铁钉的长度并填空。
3.动动手:
拿出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或者物品,量一量它是多少毫米?
四、课后梳理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说一说你有什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 毫米的认识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学生们兴趣很高,但是在测量中却遇到了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有的学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自然的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不仅明确引入“毫米”的意义,而且为展开精确测量、读准测量结果的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在随后的教学中,我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明白“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时,可以用比它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表示。”通过两次在尺子上找1毫米的长度,观察找到了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受到了1毫米有多长,同时还列举生活中1毫米长的物体、动手测量电话IC卡的厚度以及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表象,帮助其空间观念的发展。这节课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动手操作加深了他们对抽象度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课堂反映出的问题:第一,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其次,课堂组织生生互动环节,小组交流活动,学习效率低.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问题激趣,引入“毫米”,合作探究,认识“毫米”,实际操作,应用“毫米”,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学设计,共3页。
数学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