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408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 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408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境导入,新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2.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地形地貌复杂、民族多、历史久、旅游资源丰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起观赏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掌握重点词语。
3.丽江古城为什么名扬天下?
明确:
1.字音字形
轻盈(yínɡ) 喧哗(xuān) 驿道(yì)
铺展(pū) 草甸(diàn) 砚池(yàn)
蘸水(zhàn) 模样(mú) 蜿蜒(yán)
矗立(chù) 映照(yìnɡ) 闸口(zhá)
柏树(bǎi) 徘徊(huái) 目眩(xuàn)
翡翠(fěi) 眺望(tià) 硕大(shuò)
2.掌握词语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声音、节奏)轻松。
草甸: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喧嚷。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
亭台楼阁: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3.一方面,丽江古城历史悠久,重峦叠嶂,风景秀美,景色宜人。另一方面,名人墨客的欣赏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精读课文——探究内容
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1.文章以第一人称“我”叙写,有何好处?
2.文中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何意义?
3.为什么“小水滴”一睡就是好几百年?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4.“小水滴”在城中经历了什么?
5.文章中说“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1.用“我”代表一滴水,亲切感人,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可令读者感同身受。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本文把“小水滴”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又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有表现力。
3.潭水的流动性差,导致了小水滴久久的沉睡。承上启下的作用。
4.(1)小水滴进入了浇花妇人的大水壶中,被洒在兰花上;(2)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幸运地跳回浇花壶中;(3)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小水滴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
5.总结全文,紧扣主题:小水滴经过丽江。小水滴充满了满足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2.自主品析,然后组内讨论。
明确:
(1)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赏析:用拟人的手法,风趣幽默地介绍了这一滴水的变化,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
赏析:小水滴充满憧憬,满怀信心去旅行。为下文做铺垫。
(3)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赏析:运用排比,描写了在水车转轮上看到的古城景色,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4)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赏析:借“小水滴”之口,表达了作者珍惜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明的美好愿望。
四、回读课文——研究写法
请同学们回读课文,看看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要求:说出特点并举出例子。
指名学生回答,并明确答案。
1.线索清晰,借物抒情。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跃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经历,处处流露出作者不加掩饰的对丽江喜爱的真情实感。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将“小水滴”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使“小水滴”获得人的属性,然后借此抒发感情, 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感染力更加强烈,使人感到亲切、易受感染。增加了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深刻的印象。
3.语言富有幽默感。
文章从“小水滴”的形成开始,由此引出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文中语言风趣幽默,增强了“小水滴”的灵性。如“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将无生命的“小水滴”描写得活灵活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五、拓展延伸
找出至少三句写水或带“水”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出一幅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建筑古朴,民风质朴的立体丽江图,表达了作者对丽江古城的深深热爱之情。
附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学习目标,引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入情境《云且留住》,和合至美伴我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