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第1页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第2页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文言文复习(基础和简答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重点实词,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鱼我所欲也》
    1. 孟子,名 ,字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弟子,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
    2.通假字
    ①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3.古今异义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 今:表示许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 今:判断动词,是。
    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 今:增加。
    是亦不可以已乎? 古: 今:已经
    4.词类活用 数量词活用为名词: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5. 一词多义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6.重点实词
    鱼,我所欲也 故不为苟得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7.特殊句式
    倒装句(1)万钟于我何加焉(宾语前置,应为“万钟何加于我焉”)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介宾短语后置,应为“是故所欲于生者有甚”)
    判断句(1)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也”表判断)
    8.重点句子翻译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主旨】文章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即羞恶之心。
    【问题探究】
    1.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使道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由此及彼,自然明晓。
    1.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课后习题)
    ①“本心”是指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人人都有,只是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②“本心”在文章中表现在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还表现为行道之人和乞丐不接受嗟来之食,不为了优厚的俸禄、华美的房子和妻妾的侍奉而丧失礼义。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先用一组排比句,把“乡”与“今”进行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美、所识穷乏者得我”而抛掉礼义的人,气势恢宏;再用一个反问句,极有力地指出这种做法应该停止,语气严厉。这句话通过排比、对比、反问,强烈谴责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说理透彻,论证有力。
    4.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第2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6.“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生命是宝贵的,你怎么看待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
    人的生命固然是宝贵的,但为了坚持正义,为了坚持真理,人有时也需要主动放弃生命,即“舍生取义”。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利诱时,能够做到不为利所动,面临利与义的考验时,勇敢地选择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等。
    事例:①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后被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②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唐雎不辱使命》
    1.《战国策》 (朝代) 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是一部 体史书,记录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的精彩谋略议论,整体行文酣畅淋,气势磅礴,善于连类引譬。《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品质: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劝谏特点:
    两人的共同点:
    2.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 ②故不错意也
    3.词类活用
    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 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
    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
    4. 一词多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动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
    5.古今异义
    长跪而谢之(古: 。今:感谢或凋落) 岂直五百里哉(古: 。今:不弯曲,成直线)
    6.特殊句式——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分句用“ 也”表判断;后一分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7.加点字词翻译
    不辱使命 易安陵 大王加惠 逆寡人者 秦王怫然怒
    休祲: 秦王色挠: 寡人谕矣 免冠徒跣
    怀怒未发: 徒以有先生: 非士之怒
    8.句子翻译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主旨】本文通过讲述唐雎受命出使秦国的故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问题探究】
    1.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一开始,唐雎意志坚定,寸步不让,想尽力说服秦王,抵制骗局;然后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唐睢是一个忠于国家、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善于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
    2.文中秦王是个怎样的国君?
    虎狼之国的国君:盛气凌人,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3.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不说”“怫然怒”“色挠”。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侵吞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
    4.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2018 新疆乌鲁木齐)
    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表达决心:唐雎表示要效法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5.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已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示例: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作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6.文中处处可见对比映衬互见的效果。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教参·素养提升)
    示例:在意志较量方面,“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慢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
    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主人公唐雎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面对一心要吞并安陵国土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不辱使命。我们应当学习他为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3《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初文学家,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有赠序和书序之分,这是一篇 。
    2.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古今异义
    录毕,走送之 古义: ; 今义:表行走。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 今义: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 今义: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主人日再食 古义: ; 今义:表示又一次。
    4.一词多义
    以衾拥覆(介词, ) 以中有足乐者(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 )
    家贫,无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 )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介词, ) 当余之从师也(动词, )
    烨然若神人(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5.重点字词
    余幼时即嗜学 弗之怠 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门人弟子填其室 色愈恭
    未尝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或遇其叱咄 不敢出一言以复
    烨然若神人 缀公卿之后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无冻馁之患矣 无奔走之劳矣 假诸人而后见也 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 言和而色夷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6.重点句子翻译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主旨】本文是作者宋濂写给东阳县一位姓马的读书人的一篇赠序。作者通过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问题探究】
    1.劝学之诚: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没有过多议论,而是以类似史家的文笔、自传本的表述,讲述了他本人艰苦求学的经历,字里行间充溢着真情实感。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朴实、亲切、自然,多用事实说话,少有空洞的说教,有效地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2.为学之道(勤奋治学):本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3.作者形象(可贵的精神品质):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学业有成;粗食敝衣,乐在其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关心后学,谆谆教诲。
    4.对比手法: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且有说服力。
    ①“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突出作者一心向学、不怕羞辱的学习态度;
    ②“同生”与作者的“袍敝衣”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③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①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③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4《曹刿论战》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 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2.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 )一鼓作气(名词作动词 )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 )
    3.一词多义
    故逐之(连词 )公问其故.( )
    弗敢加也(动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名词, )
    必以信 (名词 )小信未孚(名词 )
    4.古今异义词
    齐师伐我 (古义: 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中间,隔开,空隙)
    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轻视,看不起)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可以一战(古义: 今义:能,行 )
    6特殊句式
    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何以战(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战” )
    战于长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
    7.重点词语解释
    既克 又何间焉 公将驰之 小信未孚 战则请从 彼竭我盈 必以情
    8. 重点语句翻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理解性默写
    【主旨】本文以长勺之战为背景,重点写曹刿战前评论备战条件,战后分析取胜原因,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问题探究】
    1.人物形象
    曹刿:政治远见;抓住战机,有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爱国热情;谨慎果断。
    (所以说只有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作战时机,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2.如何看待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教参·问题探究)
    鲁庄公作为一名君王,资质平庸无奇,但他并非昏君。他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祈求神灵保佑上,这反映了他政治见识的鄙陋。在战场上,他急于求成,未曾谨慎考虑就出击追敌,暴露了他在军事上的轻率。但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说明庄公能够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后来在作战中他又听取了曹刿的意见,这反映了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战后又询问曹刿取胜原因,说明他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3.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①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刿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
    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不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帷幄。
    4.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课后习题·积累拓展)
    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他非常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认为“民从”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具备了“民从”这个条件,才“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
    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积极向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
    5.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2017 辽宁大连)
    示例一: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作对比,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
    示例二:将鲁庄公与曹刿对战前准备的认识作对比,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6.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①文章详写曹刿与鲁庄公在作战前的分析和准备,略写作战经过,最后详写曹刿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②这样安排使文章详略得当,能够集中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论战”,并以此来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干,突出了他的“远谋”,也突出了鲁庄公的“鄙”。
    7.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2018黑龙江绥化)
    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而非“肉食者”,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庄公战胜强敌。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参政议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1.通假字
    孰视之(孰: )
    2.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服:名词用作动词,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 )
    暮寝而思之(暮:名词作状语, )
    3.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名词,zhāo )于是入朝见威王(名词,cháo, )能皆朝于齐(动词,cháo,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 )孰视之(形容词, )
    受上赏(形容词, ) 上书谏寡人者 ( 动词, )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形容词, )乃下令(动词, )
    欲有求于我也(介词,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 )能谤讥于市朝(介词, )
    4.古今异义
    明日徐公来 (古义: ,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 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古义: 今义:自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者也,表判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者,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皆以美于徐公”“以”后省略了“我” 。
    (3)倒装句
    “忌不自信” 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 ( 宾语前置 )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正确语序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6.重点词语
    王之蔽甚矣 时时间进: 谤讥于市朝 莫不私王:
    7.句子翻译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问题探究】
    1.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试据此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运成诵。
    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变式设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
    2.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016 云南省卷)
    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3.从文中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015 山东滨州)
    一是有像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纳谏。
    4.邹忌对生活小事能“暮寝而思之”,进而“人朝见威王”,最终使齐王纳谏。从这一系列行为中以看出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2014广东深圳)
    有自知之明,头脑清醒,细致入微,善于思考;关心国家大事,能够由自己的生活体验系到国家大事,劝谏方法得当;是一个有智慧、有爱国情怀的人。
    5.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齐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善于纳谏,从善如流,行动果断的君主。
    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邹忌并未直接劝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7.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请简要分析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教参·素养)
    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8.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016 云南省卷)
    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6《出师表》
    1. 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不宜异同 古义: 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5)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2.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原意为:奸诈,在句中的意思为:
    ②此皆良实 原意为:善良、诚实,在句中的意思为:
    ③优劣得所 原意为:好的坏的,在句中的意思为:
    ④攘除奸凶 原意为:奸邪凶恶,在句中的意思为:
    3.句子翻译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2018 江苏扬州)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019 辽宁本溪)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判断句;2019 广西贵港)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判断句;2014云南省抽考)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状语后置句;2019 山东滨州,2017 广东省卷、山东莱芜)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019 河南)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状语后置)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问题探究】
    1.课文第六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2021河南)
    ①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
    ②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
    ③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
    ④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
    2.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
    ①“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建议刘禅广泛听取忠臣的意见,发扬先帝遗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之人的精神。(广开言路)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严明赏罚)
    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其中“亲贤远佞”是最重要的建议。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听取忠谏之言,“昭陛下平明之理”,不致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文章以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3.刘备将重任托付于诸葛亮,有哪三个方面的原因?(2021 山东德州)
    诸葛亮才智过人,谨慎周全,勤勉忠贞。
    4.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014 云南省抽考)
    因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
    5.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14 云南省抽考)
    示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为:只有贤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文段中“陛下亦宜自谋”是要“贤”,说要“亲贤臣,远小人”,亲信“忠良死节之臣”,这都是要有“德”,就是要有贤有德,才能兴复汉室。先帝遗诏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只有贤德的才能,才能让人真正佩服和臣服。人物形象类
    6.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教参·问题探究)
    ①感恩图报。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深谙治国之道,颇具政治远见。他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天下形势、蜀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
    7.本文言辞恳切,感人至深,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效忠汉室的真挚感情。
    7《陈涉世家》
    1.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少有大志- 谪戍渔阳-- 因雨失期。
    共谋大计--行卜威众--置书鱼腹--并杀两尉--召令徒属--起义收兵--自号张楚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起义的成功发动,离不开陈胜、吴广的谋划。他们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看到各地蕴蓄着反抗的力量,“诈称扶苏、项燕”利用人心所向,这是起义能顺利发动的基础。他们进而利用鬼神之说,进行舆论造势:丹书“陈胜王”于帛,置入鱼腹:吴广“狐鸣而呼”,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此外,对于发动起义的各个环节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首先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支持,所以吴广运用“苦肉计”,激起众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了出来,揭露秦的苛政,晓以利害,鼓舞兵众坚定抗争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为坛而盟”,组建起义队伍。这样一支队伍自然势如破竹,攻城略地,越来越壮大。
    3.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陈胜虽然地位低下,却少有大志,有着非凡的抱负,在遭受压迫时,是“怅恨久之”,而不是逆来顺受;在旁人不理解时,能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陈胜擅长谋划,对天下形势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想到“诈称扶苏、项燕”以号召人心。陈胜考虑问题很周全,充分借助各种力量为我所用,做好舆论、军心、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准备。置书鱼腹、狐鸣而呼,借舆论造势,体现出他的周全;并杀两尉,为起义扫除直接的障碍,体现出他的果敢;号令徒属,袒右称大楚,见出他对人心的洞察力和智慧。起义顺利进行,他“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足见他擅长团结一切力量,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
    4.本文是长篇节选,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参·问题探究)
    示例:开头写陈胜年轻时的抱负,以“鸿鹄之志”引出下文,为“举大计”设伏;
    中间写“举大计”的过程,从“死国”“死即举大名”的鼓动、起义策略口号的提出、“大楚兴、陈胜王”这一谶语的策划。都可以看出他的雄才大略;
    结尾写起义军入陈,陈胜被立为王,正是“鸿鹄之志”的实现。如此前后照应,使全篇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5.本文具有相当高的文学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教参·素养提升)
    示例:选材有详有略,材料的组织清晰而紧凑。从全篇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来,突出了陈胜的非凡才略。
    示例: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简练的语言,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例如第1段,作者只用“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等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就表现了陈胜摆脱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欲求,以及不甘于安贫认命的反抗精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用借喻和拟人的手法,就形象鲜明地表现了陈胜的雄心壮志。第2段对话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连用四个“死”字,但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反而鲜明地表现了他们的斗争决心。第3段,陈胜、吴广并杀将尉一段描写,非常精练.作者运用一连串语气急促的短句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很形象地写出了激烈的格斗场面,显示出陈胜、吴广的机敏勇敢。后面的“攻”“收”“下”“徇”“皆下之”等叙述,语言简练、生动,显示了农民起义的浩大声势和强大威力。
    8《湖心亭看雪》
    1.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原意为:客人,在句中的意思为:
    2. 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不更颠乎(《河中石兽》)
    3. 其他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孥一小舟 (3)拥毳衣炉火
    (4)雾凇沆砀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
    4. 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019 山西)

    (2)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019云南省卷)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019云南省卷,2018山东枣庄)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017 黑龙江齐齐哈尔)

    【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痴”的含义?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2.舟子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痴”的?由此可看出作者什么性格?(教参·教学设计)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更定”“独”看雪。作者挑了一个别人都不会选择的时间--晚上去看雪,可见他“痴”。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立独行,不随俗流的性格。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2019云南省卷)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文章写景,仅用寥寥数语却让人拍案叫绝。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教参·整体把握)
    作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5.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19 云南省卷)
    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9《桃花源记》
    1.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传世。“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问题探究】
    1.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2019重庆B卷改编)
    2.渔人进人桃花源后,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根据课文内容,请概括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
    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
    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
    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到出的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2019 贵州安顺)
    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5.本文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教参·问题探究)
    ①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
    ②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
    ③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
    6.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2018甘肃省卷)
    环境优美;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
    7.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2018山东威海)
    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10《小石潭记》
    1.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第4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2019贵州铜仁改编)内容理解类
    2.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教参·问题探究)
    其一,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故而有此说。
    其二,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因此,这几个人心相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
    3.本文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2017 河南)
    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
    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
    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
    4.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具有哪些特点?(教参·问题探究)
    ①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②抓住特征,细致描绘。写小潭水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形状,用“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几个短语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令读者能够想见其奇特的状况。
    ③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5.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020辽宁朝阳)
    柳宗元遭贬,寄情山水,看到小石潭的美景,心情愉悦,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在语段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011 河南)
    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11《核舟记》
    1.请简要说说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
    ②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③于精细微小处也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
    2.作者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核舟的主体部分的?
    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整体介绍核舟的大小,接着写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写背面则写核舟的题名与篆章,介绍了它们的内容与颜色。
    12《马说》
    1.本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有什么寓意?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寓意: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指人才食马者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关系: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千里马对伯乐具有依赖性,食马者对千里马具有限制作用。
    2.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3.这篇短文仅 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①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
    ②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
    ③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4.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5.本文中的五个“也”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教参·资料链接)
    ①“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
    ③“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
    ⑤“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字,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
    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2019湖南娄底)
    ①成为千里马要努力具备良好的资质或才能;
    ②成为千里马要努力争取适合发展的环境;
    ③要有善识千里马的伯乐;
    ④成为千里马要有主动展现自己才能的智慧。
    13《愚公移山》
    1.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和愚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语言(对话)描写。 智叟:目光短浅,说话刻薄。
    愚公:大智大勇,有远大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的信念。
    3.这则寓言故事用神话结尾,构思新颖,请对这一结尾做出评价。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增强了艺术效果,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侧面衬托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4.作者在愚公和智叟的命名上有什么深意?(教参·问题探究)
    ①鲜明的对比:愚公有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两相对比,突出愚公的高尚。
    ②人物命名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加重对比色调,同时增强讽刺效果。
    ③“公”和“叟”是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5.这则寓言言简义丰,请简要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示例:只要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启迪我们面对困难要有“愚公精神”。(坚持不懈)
    14《河中石兽》
    1.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016 青海西宁)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2.文中围绕寻找石兽,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看法?
    ①寺僧按习惯性思维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
    ②讲学家认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兽应该在原地;
    ③老河兵既考虑到石兽的重量,又能正确分析水的冲击力,认为石兽反而会向上游移动。
    3.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教参·问题探究)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4.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文章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结尾通过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判断。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正确的。
    15《狼》
    1.文中的狠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参·问题探究)
    第一个特点:贪婪。如“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
    第二个特点: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2.屠户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词能够看出?(教参·整体把握)
    从开始的害怕、侥幸到决心抵抗,再到最后勇敢斗争。从“惧”“投以骨”“复投之”等可以看出屠户害怕、侥幸的心理;从“顾”“奔倚”“弛”“持”等可以看出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从“暴起”“劈”“毙”“转视”“断”等可以看出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3.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中心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必背文言文简答题(共15篇):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必背文言文简答题(共15篇),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8页。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