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第一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一、基础积累
1.文学常识填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⑴《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与________并称“大李杜”,人称“________”。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________、________。
⑵《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又号__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___________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________”,与________并称“________”。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称。代表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w~ww@.%zzstep.#&cm]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急应河阳役,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石壕吏》)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⑷《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石壕吏》中写出官吏凶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饱蘸浓墨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暗淡愁惨心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
⑴《石壕吏》中为什么不写征兵、点兵,而要用“捉”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一个“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卖炭翁》里“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诗句的朗读节奏,根据题目要求完成选择。
⑴下列对《石壕吏》中部分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B.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C.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⑵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部分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顷/风定/云墨色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C.八月秋高/风怒号D.风雨不动/安如山[ww^w#.&zzstep*.@cm]
⑶下列对《卖炭翁》中部分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B.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C.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D.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阅读理解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一)阅读《石壕吏》一诗,完成第5~7题。
石壕吏[中^#国教育出版~&网@]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B.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C.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说明老妇人没有被抓走。
6.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
7.把《石壕吏》改写成一幕短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完成第8~10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来@源%#:^中教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来源:%中*&教网~^]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来源:zz@s&te~p#.c%m]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来源:zzs&%tep#*.c~m]
9.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参照示例进行描绘。
【示例】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中*^~教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了“风”,你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哪些描写“风”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答案】⑴子美少陵野老杜少陵唐现实主义李白“诗圣”杜拾遗、杜工部。⑵乐天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现实主义元稹“元白”刘禹锡“刘白”“诗魔”“诗王”《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来源:zzst@e%p&^~.cm]
解析:调动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按照填空的信息提示即可完成此题。
2.【答案】⑴犹得备晨炊。⑵八月秋高风怒号。⑶回车叱牛牵向北。⑷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⑸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⑻唇焦口燥呼不得。⑼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⑽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解析:叮咚课堂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来完成,默写时,不要有错别字,更不能有加减字的情况,力争答案准确无误。[www&.z~z*st%ep.cm#]
3.【答案】⑴“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⑵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了,写出了秋风起势之猛,隐含着作者的愁苦之情。⑶“辗”字既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已经结了冰,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说明了卖炭翁的勤劳。
解析:解答这题,不仅要联系相关的背景,诗人抒发的情感,还要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和主旨来综合解答,分析出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和效果,意思对即可。
4.【答案】⑴ A⑵B⑶D(解析:⑴.A项的正确划分应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⑵.B项中“突兀”不能断开读。⑶.D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阅读理解
(一)[中&国教育#*~出%版网]
5.【答案D(解析: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6.【答案】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解析:细读原诗,从诗中的对话来看,不难发现诗中的主要对象是老妪和官吏。其性格特点要联系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7.【答案】示例:场景:夜,石壕村的那家农舍。人物:作者,老翁,老妇,抓人的吏。(人物出场设计:“暮投石壕村”,作者出场;“有吏夜捉人”,吏出场;“老翁逾墙走”,老翁出场;“老妇出门看”,老妇出场。)(捉人的吼叫声喧嚣;“吏”蛮悍、凶暴、捉人;老翁匆忙翻墙躲避。吏捶门打户、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找不到一个男人。)吏(怒吼):“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泣诉):“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眼下死了的,不用说已永远完了,活着的,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吏不相信老妪拿出信来给吏看。)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妪:“家里再没有人了……”吏(威逼语气):“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妪(不得已):“只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吏(凶狠地追问):“‘乳下孙’?吃谁的‘乳’?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妪(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还是行行好吧!”(吏仍不肯罢休。)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题型,要充分了解剧情常识,包括潜场景、台词和人物设计、出场顺序等,再结合诗歌主要内容合理布置,不脱离原文主旨和主要内容即可。
(二)
8.【答案】C(解析:并未表现出诗人“厌烦”,只是客观地描写了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的情景。)
9.【答案】示例: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解析:本题给出了示例,可参照示例从诗词中挖掘相关内容做分析,如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形式和“示例”相同或相近即可。
10.【答案】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来源*:#%中&教^网]
解析:解答这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只要是古诗句,且其内容与“风”有关或含有“风”字均可,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第二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第二课时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第一课时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