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评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恐龙化石,沉积岩,时间的脚印,情境导入,学习目标,文本解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山东临朐县山旺由硅藻土沉积而成的其薄如纸的岩层(上图)中,保存着大量古动物和古植物化石,左图为玄武蛙的化石,右为拟银鹊树的叶子的化石。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明显的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
1.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理解文章的说明内容。 2.理解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赏析准确而生动的说明语言。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踪迹( )低洼( )崩落( )腐蚀( )孔隙( )渗入( )扫帚( )刨刮( )浑浊( )山麓( )沟壑( )湖泊( )沉淀( )地壳( )粗糙( )覆盖( )遗体( )琥珀( )犀牛( )龟裂( )帷幕( )钟鼎( )楔形( )宝藏( )
刨 刮:浑 浊:山 麓:沟 壑:粗 糙:龟 裂:海枯石烂:
(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拟人;痕迹、印迹、踪迹
1.“时间的脚印”,时间没有脚,说它有“脚印”,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脚印”又是什么意思?
第一部分(1-4)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重要的一种”。第二部分(5-29)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一步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2.全文分三大部分,简要概括每部分意思。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 的过程吗?3.分组阅读并讨论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4.这些“痕迹”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5.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请任选一例简要分析。6.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7.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8.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9.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3.分组阅读并讨论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地壳的活动;气候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4.这些“痕迹”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5.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请任选一例简要分析。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内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②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
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6.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 的历程。
7.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8.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能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语句品析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试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他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冲来了”“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卧”“躺”形容岩石的生成状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总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岩石记录的历史痕迹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
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1.请搜集不少于三句与时间有关的古诗句。 2.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通过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记录下事件的变化。
1.提示: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2.可选择草木枯荣、动物迁徙等自然变化。
本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原因以及怎样记录时间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并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启示人们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树年轮,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课文内容分段,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词语积累,整体把握理清层次,精读课文探究内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的脚印,竺可桢,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5〜29,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细读课文深人理解,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