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课ppt课件
展开岑参,唐朝边塞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善于描绘塞外风光和军旅生活;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强qiǎng:勉强。 【3】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4】无人送酒: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 【5】 怜lián:可怜。 【6】傍bàng:靠近、接近。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这首诗写了哪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本诗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1】重阳节; 【2】“九日”、“登高”、“饮酒”、“菊” 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赏析“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1】“强”字用得好。
【2】巧用典故“无人送酒”。
3、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1】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2】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掩卷深思。
岑参写的这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语言朴实无华,又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寄托着对诗人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星已稀 请明月带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月色朦朦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座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无音讯 却待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星已稀 请明月带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配套课件ppt,共8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评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翻译诗句,分析诗句,阅读理解,主题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