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1(中考改编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1(中考改编题),共34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1(中考改编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0分)
1.(2分)5G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5G技术也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2.(2分)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2分)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简称动能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动能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4.(2分)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为5dm
C.成人步行速度一般约为5m/s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的运动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有关的是( )
A.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
B.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行
C.骆驼行走在沙漠上
D.蜗牛在墙壁上蠕动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国家大剧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7.(2分)现要设计一个潜水器下潜深度显示电路,其中R为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其所受水的压强的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要求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时,电路中的电表示数增大,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8.(2分)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挂在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
B.北方的冬天,水蒸气在树上形成了雾凇
C.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D.初秋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核内部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10.(2分)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
11.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小明用图示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
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完全燃烧1m3的煤气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C.完全燃烧1m3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3.9×107J
D.煤气灶头做成多孔状是为了降低煤气灶的热效率
12.(2分)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B.物体的内能不变
C.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平衡
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以改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4分)
13.(2分)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是通过 的方式来将核能释放出来的。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当时使用了海水来冷却反应堆,这是利用 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14.(2分)地球表面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指向南北,这是由于受到 作用。而磁针所指的方向不是正南、正北,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 。
15.(2分)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汽化。
16.某实验兴趣小组在“测量冰的密度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他们用注射器抽取了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cm3.则所测得冰的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
17.(3分)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其原因是:汽车具有 ,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 ,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 (长/短).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小亮同学产生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小亮同学制得质量均为1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 (大/小),熔化前升温越 (快/慢),并能在更 (高/低)的温度熔化。
18.(2分)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用来开动汽车。
19.(3分)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电功率是 。它正常工作时,电流是 。
20.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0,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 (>/=/<)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 (>/=/<)p0。
21.(5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8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g取10N/kg)
22.(5分)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 。
三.作图题(共11小题,满分17分)
23.(4分)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它的折射角r。
2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作出杆对小球作用力。
25.如图,O为杠杆支点,请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26.(1分)请正确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只控制灯泡)
27.如图是工人师傅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图,在400N的拉力作用下,使质量为70kg的建筑材料在1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2m。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拉力的功率P;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的重力G动。
28.(6分)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宇设想了两种饮水机加热电路的方案。
方案1:如图甲,R1、R2为电加热管,都安装在加热水槽内;
方案2:如图乙,R1是电加热管,安装在加热水槽内,R2为定值电阻,安装在加热水槽外面。
电路中S是一个温控开关,当水槽内水温低于80℃时,它位于加热端,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水被迅速加热,温度达到95℃时,S自动切换到另一端,让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
小宇为它设计的饮水机制作了铭牌,铭牌上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880W
保温功率
88W
最高温度
95℃
加热效率
90%
回答问题:
(1)请对两个电路进行评估。设计合理的电路是 (甲/乙)。简述其理由。理由: 。
(2)如果饮水机的结构如图乙,从开始通电到水温升到最高,所用时间10min。则消耗的电能为 J,水的内能增加了 J。
(3)如果饮水机的结构如图甲,加热管R1的电阻是多大?加热管R2的阻值是多大?
(4)为了显示是加热还是保温,小宇在图中的适当位置串联了两个指针灯,用红色表示正在对水加热,绿色表示保温。请你在甲图安装绿灯的位置处,画出灯泡的符号。
(5)该小组奇思妙想,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心,请你对他们说几句话鼓励一下吧。
29.小明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法。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 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安装好器材后,点燃蜡烛发现烛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上方(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 上,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器材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需要再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31.小君在做“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时,老师为他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图乙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图。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图乙)连接完整(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导线不交叉)。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定值电阻断路
C.定值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为 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君同学又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于是他又找来了两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U(U>U额),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
②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填写S、S1、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
32.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的汽车。电池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温度的控制上,当某组电池温度过高时,立即启动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模拟控温装置示意图。电磁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p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当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中的电流I大于或等于25mA时,衔铁被吸合。热敏电阻置于温度监测区域,其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
(1)图甲中应将b端与 端相连;
(2)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 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时启动制冷系统,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应为 Ω;
(4)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 ℃;
(5)现利用一只电阻箱在室温条件下对上述电路进行调试,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还需要经过三个关键的调试步骤才能完成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 ;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第三步:断开开关, 完成电路调试。
33.(6分)雷电发声处距甲为s,声、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记为v声、v光,则从甲看到闪电到听到声音所用时间间隔△t为多少?(用s、v声、v光表示)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1(中考改编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0分)
1.(2分)5G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5G技术也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是真空,电磁波不能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就越大
【解答】解: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错误;
C、光的实质是一种电磁波,故C正确;
D、电磁波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2分)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解答】解:由于二胡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主要是通过音色来进行辨别,与响度、音调、振幅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2分)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简称动能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动能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的原理;
A探究的是磁场对磁体的作用;B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C是电动机的原理图,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D是发电机的原理图,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2分)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我们用的物理课本长约为5dm
C.成人步行速度一般约为5m/s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2.6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的运动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有关的是( )
A.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
B.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行
C.骆驼行走在沙漠上
D.蜗牛在墙壁上蠕动
【解答】解:A、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故A不合题意;
B、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行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升力,故B符合题意;
C、骆驼行走在沙漠上,其宽大的脚掌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沙面的压强,故C不合题意;
D、蜗牛在墙壁上蠕动,利用了身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国家大剧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解答】解:A、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国家大剧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7.(2分)现要设计一个潜水器下潜深度显示电路,其中R为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其所受水的压强的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要求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时,电路中的电表示数增大,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当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R电阻的阻值减小)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流表测R0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当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R电阻的阻值减小)时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R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R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R两端分得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分)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挂在衣架上的湿衣服晾干了
B.北方的冬天,水蒸气在树上形成了雾凇
C.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D.初秋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解答】解:A、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树上形成了雾凇,是凝华现象,故B不合题意;
C、江河中的冰化成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初秋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原子是可分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核内部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解答】解:AC、卢瑟福做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从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C错误;
B、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没有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D、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0.(2分)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小明先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45ml,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0ml。则他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都有可能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小明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45ml,其实际体积大于45ml;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量筒液面读数为30ml,其实际体积小于30ml,
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大于45ml)﹣(小于30ml)=(大于15ml)。
故选:A。
11.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小明用图示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
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完全燃烧1m3的煤气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C.完全燃烧1m3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3.9×107J
D.煤气灶头做成多孔状是为了降低煤气灶的热效率
【解答】解:A、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故A错误;
B、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其物理意义是:1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9×107J,故B正确;
C、由于有热量的散失,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D、煤气灶头做成多孔状可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煤气灶的热效率,故D错误。
故选:B。
12.(2分)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B.物体的内能不变
C.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平衡
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以改变
【解答】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匀速直线上升或下降,其重力势能会改变,所以机械能可能会改变,故A错误;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若与外界发生热传递或做功,其内能可能会改变,故B错误;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力一定相互平衡,故C正确;
D、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4分)
13.(2分)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是通过 核裂变 的方式来将核能释放出来的。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当时使用了海水来冷却反应堆,这是利用 热传递 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解答】解:(1)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
(2)用海水冷却是让热量从反应堆传递给海水,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使反应堆的内能减小。
故答案为:核裂变;热传递。
14.(2分)地球表面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指向南北,这是由于受到 地磁场 作用。而磁针所指的方向不是正南、正北,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 沈括 。
【解答】解:地球表面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指向南北,这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而磁针所指的方向不是正南、正北,世界上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是宋代科学家沈括最早发现的。
故答案为:地磁场;沈括。
15.(2分)物质从 液 态变成 气 态的现象叫汽化。
【解答】解: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故答案为:液;气。
16.某实验兴趣小组在“测量冰的密度时”,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创新,他们用注射器抽取了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冰刚好充满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30 cm3.则所测得冰的密度为 0.9×103 kg/m3.(ρ水=1.0×103kg/m3)
【解答】解:由图可见,注射器上一小格表示1mL,则水完全结冰后的体积为V冰=30mL=30cm3;
由ρ=可得,27mL纯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27cm3=27g,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27g。
则冰的密度为:ρ冰===0.9g/cm3=0.9×103kg/m3。
故答案为:30;0.9×103。
17.(3分)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其原因是:汽车具有 惯性 ,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 小 ,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 长 (长/短).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小亮同学产生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小亮同学制得质量均为1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 小 (大/小),熔化前升温越 快 (快/慢),并能在更 低 (高/低)的温度熔化。
【解答】解:汽车具有惯性,当路面有冰雪时,由于接触面变光滑,所以摩擦力变小,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变长;
由图像知,①温度变化最慢,其比热容最大,③温度变化最快,其比热容最小,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小,熔化前升温快;且熔点最低,说明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熔化。
故答案为:惯性;小;长;小;快;低。
18.(2分)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用来开动汽车。
【解答】解:据能量的守恒定律可知,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是不变的;
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
故答案为:不变;不能。
19.(3分)一盏电灯25h耗电1kW•h,这盏电灯的电功率是 40W 。它正常工作时,电流是 0.18A 。
【解答】解:这盏电灯的电功率:P===0.04kW=40W;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根据P=UI得,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0.18A。
故答案为:40W;0.18A。
20.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圆柱形杯子甲、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杯底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装入一定量的水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0,将乙杯中水全部倒入甲杯中放到原处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强p1 > (>/=/<)2p0,乙杯对桌面的压强p2 < (>/=/<)p0。
【解答】解:两杯的底面积S乙=2S甲,且两杯质量相同即两杯的重力G杯相等。两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后,
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G杯+G水,
即: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甲=G杯+G水甲,
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乙=G杯+G水乙,
由公式可得,两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因为两杯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S乙=2S甲,所以F乙=2F甲,即:G水乙=G杯+2G水甲;
乙杯中水倒入甲杯中后,
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1=F甲+G水乙=2F甲+G水甲,
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2=G杯,
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p0,
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故答案为:>;<。
21.(5分)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8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38N ,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9.5×104Pa 。(g取10N/kg)
【解答】解: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8kg,
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G=mg=3.8kg×10N/kg=38N,
吸盘竖直竖直向下的拉力:F'=G=38N,
吸盘静止在玻璃上,吸盘受到竖直向下的力和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条件得,
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38N。
大气压值:p===9.5×104Pa。
故答案为:38N;9.5×104Pa。
22.(5分)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重力势能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 随倾角θ的增大,木块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
【解答】解:(1)车子上升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车子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从而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上升的高度就越高。
(2)①木块滑动到底端的速度取决于木块初始点的高度,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为了保证不同木块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所以要可知木块滑动的初始点的高度相同,即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②由于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所以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故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③利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作为横纵坐标在图象中,定点,连线得到图象。
由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从10°到53°这个过程,物体的上升的高度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在减小;从53°到85°这个过程,物体的上升的高度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在增大;故得结论:随倾角θ的增大,木块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故答案如下:
(1)重力势能;
(2)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错误;
随倾角θ的增大,木块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三.作图题(共11小题,满分17分)
23.(4分)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它的折射角r。
【解答】解:首先垂直于水面做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明折射角r,如图所示:
2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作出杆对小球作用力。
【解答】解:球静止在杆的底端,即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25.如图,O为杠杆支点,请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解答】解:已知O是杠杆的支点,杠杆的最右端为A点,则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L,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此时所用的动力最小;要使杠杆平衡,动力的方向应垂直于OA向下,据此可画出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6.(1分)请正确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只控制灯泡)
【解答】解:
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两孔插座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
27.如图是工人师傅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图,在400N的拉力作用下,使质量为70kg的建筑材料在1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2m。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拉力的功率P;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的重力G动。
【解答】解:(1)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做的功:W总=Fs=400N×4m=1600J,
拉力的功率:P===160W;
(2)建筑材料的重力:G=mg=70kg×10N/kg=700N,
有用功:W有=Gh=700N×2m=1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7.5%;
(3)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2×400N﹣700N=100N。
答:(1)拉力的功率为160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3)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28.(6分)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宇设想了两种饮水机加热电路的方案。
方案1:如图甲,R1、R2为电加热管,都安装在加热水槽内;
方案2:如图乙,R1是电加热管,安装在加热水槽内,R2为定值电阻,安装在加热水槽外面。
电路中S是一个温控开关,当水槽内水温低于80℃时,它位于加热端,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水被迅速加热,温度达到95℃时,S自动切换到另一端,让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
小宇为它设计的饮水机制作了铭牌,铭牌上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功率
880W
保温功率
88W
最高温度
95℃
加热效率
90%
回答问题:
(1)请对两个电路进行评估。设计合理的电路是 甲 (甲/乙)。简述其理由。理由: 甲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电阻R1、R2消耗的电能都用于水的保温;乙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只有电阻R1消耗的电能用于水的保温,定值电阻R2消耗的电能没有得到利用; 。
(2)如果饮水机的结构如图乙,从开始通电到水温升到最高,所用时间10min。则消耗的电能为 5.28×105 J,水的内能增加了 4.752×105 J。
(3)如果饮水机的结构如图甲,加热管R1的电阻是多大?加热管R2的阻值是多大?
(4)为了显示是加热还是保温,小宇在图中的适当位置串联了两个指针灯,用红色表示正在对水加热,绿色表示保温。请你在甲图安装绿灯的位置处,画出灯泡的符号。
(5)该小组奇思妙想,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心,请你对他们说几句话鼓励一下吧。
【解答】解:(1)由两电路图可知:
甲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电阻R1、R2消耗的电能都用于水的保温;
乙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只有电阻R1消耗的电能用于水的保温,定值电阻R2消耗的电能没有得到利用;
(2)乙图加热功率P加热=880W,加热10min消耗的电能:
W=P加热t=880W×10×60s=5.28×105J,
水的内能增加量:
△Q=Wη=5.28×105J×90%=4.752×105J;
(3)当电路只有R1工作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根据P=可得加热管R1的电阻为:
R1===55Ω,
当两电阻串联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电路中的总电阻:
R===550Ω,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知加热管R2的阻值为:
R2=R﹣R1=550Ω﹣55Ω=495Ω;
(4)绿灯位于保温电路上且不位于加热和保温共用的电路上,如下图所示:
;
(5)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继续努力。
答:(1)甲;甲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电阻R1、R2消耗的电能都用于水的保温;乙图所示的电路,保温状态时,只有电阻R1消耗的电能用于水的保温,定值电阻R2消耗的电能没有得到利用;
(2)5.28×105;4.752×105;
(3)加热管R1的电阻是55Ω,加热管R2的阻值是495Ω;
(4)绿灯的位置如上图所示;
(5)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方法,很有新意,继续努力。
29.小明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转换 法。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 毛巾 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大 (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解答】解:(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由题意可知,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距离的长短,就可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根据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故答案为:(1)相等;转换;(2)毛巾;大;(3)静止;匀速直线;(4)不是。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安装好器材后,点燃蜡烛发现烛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上方(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 高度 上,应将凸透镜向 下 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器材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照相机 。
(4)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需要再将光屏向 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解答】解:(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焦距是10.0cm;
(2)由图知,烛焰像的位置偏高,原因是蜡烛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上,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3)由图可知,物距为30cm,也就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是照相机;
(4)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像推迟会聚,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会聚;10.0;(2)高度;下;(3)缩小;照相机;(4)右。
31.小君在做“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时,老师为他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图乙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图。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图乙)连接完整(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导线不交叉)。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B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定值电阻断路
C.定值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8 Ω,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为 0.72 W。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君同学又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于是他又找来了两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U(U>U额),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U﹣U额 ;
②闭合开关 S、S2 ,断开开关 S1 (填写S、S1、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U额 。
【解答】解:(1)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向右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在增大,故应接A端;如图所示: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阻值最大处,即B端;
(3)分析电路可知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Rx两端电压,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则一定发生断路故障;同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此时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电压表与电源两端连接的地方无故障,故障一定是Rx断路;
(4)电流表接“0~0.6A”量程,指针指在0.3A处,则电流为0.3A,电阻R===8Ω;电功率P=UI=2.4V×0.3A=0.72W;
(5)①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灯L、R0、滑动变阻器R三者串联,此时电压表测R0和R串联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压表的示数为U′=U﹣U额;
②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还需要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可先测通过R0的电流,通过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S1,此时电压表测R0两端电压表示数为U1;
③则通过R0的电流为:I=,由于串联电路电路处处相等,则通过灯的电流大小等于通过R0的电流大小,根据P额=U额I=U额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故答案为:(1);
(2)断开;B;
(3)B;
(4)8;0.72;
(5)①U﹣U额;②S、S2;S1;③U额。
32.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唯一动力源的汽车。电池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温度的控制上,当某组电池温度过高时,立即启动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图甲是小明设计的模拟控温装置示意图。电磁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t、滑动变阻器Rp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当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中的电流I大于或等于25mA时,衔铁被吸合。热敏电阻置于温度监测区域,其阻值Rt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
(1)图甲中应将b端与 c 端相连;
(2)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 N 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时启动制冷系统,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应为 170 Ω;
(4)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 90 ℃;
(5)现利用一只电阻箱在室温条件下对上述电路进行调试,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还需要经过三个关键的调试步骤才能完成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 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 ;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第三步:断开开关, 用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 完成电路调试。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当控制电路电流达到25mA时衔铁被吸合,制冷系统工作,所以图甲中,应将b端与c端相连。
(2)由图甲可知,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接线柱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
(3)若设置电池温度为60℃启动制冷系统,由图乙可知,当温度为60℃时,Rt的阻值为70Ω,
由欧姆定律得,此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240Ω,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
RP=R﹣Rt=240Ω﹣70Ω=170Ω,
(4)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0Ω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Rt′=R﹣RP′=240Ω﹣200Ω=40Ω,
由图乙可知此时对应的温度为90℃,所以此时该电路可设置启动制冷系统的最高温度是90℃。
(5)为使电路能在60℃时启动制冷系统。为此,先将电阻箱调为70Ω,然后进行如下调试:
第一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
第二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第三步:断开开关,用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完成电路调试。
故答案为:(1)c;(2)N;(3)170;(4)90;(5)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并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用热敏电阻替换电阻箱。
33.(6分)雷电发声处距甲为s,声、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记为v声、v光,则从甲看到闪电到听到声音所用时间间隔△t为多少?(用s、v声、v光表示)
【解答】解:由v=可得,闪电传播的时间:
t1=;
雷声传播的时间:
t2=;
所以时间间隔为:
△t=t2﹣t1=﹣=。
答:从甲看到闪电到听到声音所用时间间隔△t为。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5/7 13:23:17;用户:何宗阳;邮箱:orFmNt4UeLbGJfqM-Odm5FOLP_wQ@weixin.jyeoo.com;学号:405655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共9页。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模拟2(中考改编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模拟1(中考改编题),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