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浙江人民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年年有余》一课。
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了解鱼纹装饰的形式与特点以及传统鱼纹的艺术美感,知道中国文字“鱼”和“余”的谐音,学会绘制鱼纹装饰。
技能: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以点、线、面的形式绘制出生动、美观有秩序感的鱼纹。
情感:领会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感受鱼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握鱼的基本特征,能运用概括、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鱼形纹样的设计。
难点:鱼纹设计的新颖性及美感。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图形实物。
学生用具:勾线笔,彩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设置(走线活动):你能用手变成一条鱼吗?
教师示范,学生扭动手掌,学鱼游动的动作,双手相接,岔开手指当做尾巴。
手在摆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像鱼在水里游,感受到鱼的生命力。)
讲授新课
(1)探索鱼纹的表现方法。
鱼是什么样子的?一起画一画有生命力的鱼。(注意:给你画的鱼装饰花纹。)
提问:你为什么给它装饰这样的花纹呢?怎么想的?
(用点表现鱼的鳞片,线条表现鱼的尾巴。)
五千多年前的人类又是怎么画鱼的呢?大胆猜测:创作鱼纹的作者是怎么构思的?欣赏《鱼纹彩陶盆》:三条首尾相接的鱼纹在陶器周围环绕一周。
(鱼身上的鳞片变成了三角形一样的图案,鳞片看不见了,简化了。鱼鳃也简化了。还有哪些地方也简化了呢?鱼鳍上的花纹。)
看一组4条鱼的纹样类似画法,找相同点。利用块面去表现鱼。
(2)寓意了解
为什么古人要将鱼的形象画在器物上?你猜到了吗?
(提示:古代的人需要捕获食物来维持生存。)
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彩陶上描绘的鱼应该是这种生活的反映。人们也希望能像鱼一样生存繁衍后代,是当时人们朴素的愿望。
(3)寓意演变
到了现在,我们来看一幅民间艺术木版年画。知道这幅画是什么含义吗?画面中有什么?(莲花、大鲤鱼、娃娃)
莲通“连”,鱼通“余”。这幅画叫《连年有余》,这是传统文化中的谐音,鱼就有了吉祥、喜庆的含义,人们希望生活富足,有剩余的财物,食物。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年年有余》这一课。
(4)欣赏鱼纹图
在画面中寻找方法(胡须的变长,尾巴的弯曲。变形和夸张)
总结:那么多鱼纹,发现了鱼的基本特征没有丢失。是哪些特征,说一说。看一遍真实的鱼,是不是正如自己的猜测。
动手作画
第一步:将每位同学桌上的图形通过对折分成相同的等分。(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
第二步:以点、线、面的形式用概括、变形、夸张的方法将开始画的鱼纹进行修改或重画。适当添加水草,水纹,石子等,也可进行涂色。
第三步:以一条鱼的鱼纹为例,按一定的次序在图形中组合排列成多条鱼,设计成完整的鱼纹装饰。
要求:抓住鱼的主要特征,画面新颖,有秩序,有美感。
欣赏优秀作品再开始创作。
展示、评比
将作品放在前面的长桌上,依次给自己喜欢的作品上贴五角星。请代表说一说。
总结、拓展
鱼纹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生活中的盘子,鱼纹雕塑,室内墙面装饰等等。通过学习,了解鱼是我们生活中吉祥寓意的象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被人们所喜爱。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共4页。
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2 年年有余教案设计,共3页。
小学美术2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2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