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识记分类专练 专题四:文化常识,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
    B.中国是礼仪之邦,与人交谈往往使用谦敬辞。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光临”“奉劝”“贤弟”等;谦辞是表示谦虚恭敬的言辞,如“鄙人”“拙见”“寒舍”等。
    C.“三”在古代汉语中常指多数,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
    D.古代匾额内容主要体现爱国、孝悌、劝学、教子、忠贞等,如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等。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暑、大暑、处暑这三个节气都是在夏季,这三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
    B.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D.“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汗青”代指史册。
    3.下列文化常识或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句话形容名著阅读感受,可以这样表述:“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朝花夕拾》有感”“见字如面,纸短情长——读《傅雷家书》有感”。
    B.艾青常用“土地”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身上也能体现这种追求。
    C.敬辞是表示尊敬客气的言辞。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对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老”“足下”“鄙”“愚”等。
    D.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体,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赠序是古人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孤”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大兄”即“长兄”,古代对长辈的尊称。
    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作者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先生。
    C.《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陆定一的《老山界》叙述了中央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翻越“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特别讲究避讳,即避免直说。“官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B.古代圣贤善待贤才,以示求贤若渴,因此产生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成语。
    C.有不少成语有明显的敬谦色彩,如“蓬荜生辉”是谦辞,“不足挂齿”是敬辞。
    D.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值得提倡的地方,如娃娃亲、跳大神等。
    6.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的陈毅,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为了对君主或尊亲表示尊重,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常用的谦辞有“愚”“鄙”“家”“令”等。
    B.“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C.古人作品命名各有特色:《范文正公集》是以作者的“谥号”命名;《聊斋志异》是以作者的“书斋名”命名;《杜工部集》则是以作者的“官职”命名。
    D.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之有关的特定称谓来表示,比如“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代指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B.诸葛亮《出师表》标题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邹忌讽齐王纳谏》标题中的“讽”,意思是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C.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依次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秀才”,合称“三鼎甲”。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录体散文集《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书中浸润着“教”与“学”的智慧,留给后人深深的启迪。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唐朝的刘禹锡就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陋室铭》。
    C.古诗词中,有许多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如“烽火”指代战争,“婵娟”指代月亮。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令尊”“高邻”“子”“贤弟”“敝人”都属于尊称。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 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
    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孟夏草木长”,“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D.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着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歧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暗含着作者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三顾茅庐》选自罗贯中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小说讲述了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赞美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C.英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尖锐地批判了金钱社会扭曲人性的罪恶,同时在“我”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人性的期望。
    D.“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又失亲近”中的“桑梓”,原指古时住宅旁经常栽的桑树、梓树,后来人们常用“桑梓”代指家乡。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泛指文章辞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骚人”指诗人。
    B.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C.《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
    D.《范文正公集》是范仲淹的文集,范仲淹,字希文,文正是他的号。《刘梦得文集》是刘禹锡的文集,刘禹锡,字梦得,他的作品有《陋室铭》。
    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社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一般是在立春后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会祭社公、祈求丰收。
    B.“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和“弈”都是古代的休闲娱乐方式。射指投壶,弈指下棋。
    C.《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D.雨果是19世纪英国文学家、小说家、诗人、剧作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中的“三”都是实指。
    2.答案:C
    解析:A.小暑代表天气开始炎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大暑代表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处暑即“出暑”,在立秋之后,代表暑天结束,天气转凉。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B.“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D.“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
    3.答案:C
    解析:“鄙”“愚”是谦辞,用于自称。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大兄”是对朋辈的尊称。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要依靠平时从课文、书报和生活中积累。C项,“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是谦辞。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令”是对别人的尊称,是敬辞,不是谦辞。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C项,殿试第三名为“探花”而非“秀才”。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D项,“敝人”是谦称。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D项,“辛弃疾字稼轩”表述有误,应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11.答案:B
    解析:“案牍”指官府文书,不是代指书信。
    12.答案:C
    解析: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13.答案:D
    解析:文正是谥号。
    14.答案:D
    解析:《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5.答案:D
    解析:雨果是法国作家。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化常识(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化常识(含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汇总,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化常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化常识(教师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汇总,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专用】2023年中考语文易错题汇编——01 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2023年中考语文易错题汇编——01 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01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解析版docx、01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