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就另外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
    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
    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实象(有形之象)和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我们平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
    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理,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
    (节选自胡经之《意象经营意境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产生诗的境界,条件之一为“见”必须是具有凝神注视这个特色的“直觉”。
    B. “见者”对所见对象的“见”应该是主动地,而不能完全是被动的接收。
    C. 当我们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地观照物象时,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
    D. 宇宙万物变动生展,景象各不相同,同样每个人的情趣也不会绝对相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诗的境界的突现起于灵感,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
    B. 诗人常常因鱼跃鸢飞、胡笳暮角而或喜或悲,这其实就是即景生情的表现。
    C. 因为诗人与常人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不同,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
    D. 广义的意境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者侧重点不同,同时也有高下之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作为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克罗齐
    B.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王国维
    C.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D.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诗的境界,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 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 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都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借月夜孤鸿自喻,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D.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4. 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 苏轼作为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概括。


    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
    A.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读书?第一,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知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人的脑很大,与猴不同,人能造出语言,后来更进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累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使后人可以节省很多脑力。但是把知识和经验遗给儿孙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有用处的,因为这是前人很好的教训。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个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知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曾子固说过:“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在《墨子》一书里,差不多各种学问都有,像光学、力学、逻辑、算学、几何学上的圆和平行线,以及经济学上的购买力和货币,几乎什么都讲到了,但你要懂得各种知识,才能懂得墨子。总之,读书是为了要读书,多读书更可以读书。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怕书难读。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奴隶或向导。我们要打倒难读,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若是我们有了基础的科学知识,那么,我们在读书时便能左右逢源。
    第三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书是过去知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知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兵一朝。否则,学问一些都没有,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例如达尔文把生物变迁现象研究了几十年,却想不出什么原则去解决,后来无意中看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说人口是按照几何学级数一倍一倍地增加,粮食是按照数学级数增加,达尔文研究了这原则,忽然触机,就把这原则应用到生物学上去,创了物竞天择的学说。譬如从前的人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后来天文学家哥白尼却主张太阳是世界的中心,绕着地球而行。据罗素说,哥白尼所以这样的解说,是因为希腊人已经讲过这句话,哥白尼想到了这句话可以解决这问题,便采用了。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节选自胡适《为什么读书》)
    材料二:
    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节选自林语堂《论读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印刷术被发明出来,许多书报就可以印制出来,这为人类传播知识。传承知识提供了便利。
    B. 曾子固说“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是说如果仅停留在读经本身,就不会获得经的全部知识和内涵。
    C. 有人读书半世却读不出味来,其语言和写出的文章也就可能没有味,究其原因就在于读了不合的书。
    D. 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但人的气质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人,书不可以强读,强读不仅无效反而有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蜜蜂虽然能筑巢,但是它却不懂得为了应付外在环境而去创造性地改革。
    B. 知识可以从书本中来,所以读书是人们继承过去知识遗产唯一的方法。
    C. 达尔文“物竞天择”学说的开创,得益于他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阅读。
    D. 林语堂认为要想读书读出味来,读者应该做到“先知其所好”。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林语堂观点的一项是( )
    A. 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进而做出的文章也必然会有味。
    B. 同一读者在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感受到的味道也会不一样。
    C. 世上没有人人必读的书,所有书必须要等到思想成熟时方可读。
    D. 读者见解愈深,学问愈进,就愈能读出他们所读书中的味道。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在阐述时的侧重点,以及各自论述的思路。
    5.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分子何为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序
    周国平
    屈原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在屈原身上,既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担当,又有庄子“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情怀。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我们仍可把他视为儒道互补传统的一个开端,从而用作讨论中国知识分子话题的切入点。
    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长久传统。在好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秉持了儒家忧天下、哀民生的社会责任心,也涵养了道家亲自然、轻功利的超脱情怀。在坏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平庸之辈以儒家为做官的敲门砖,以道家为归隐的安慰剂。不论是何种情形,中国士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在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即使是优秀分子,其社会责任心也被限制在忠君意识的范围内,其超脱情怀也往往成为仕途失意的自我安慰。因此,直到清灭亡,具有独立地位和品格的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并未形成。
    应该说,中国独立知识分子阶层是在进入近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是推翻帝制和西风东渐两大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其最早的成员,基本上由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脱胎而来。因为获得了普世价值的视野,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得以摆脱忠君意识的束缚,并由民族救亡向文明立国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超脱情怀也减弱了自我安慰的色彩,增添了超越性追求的意味。可惜这个过程在1949年中断了,在持续近三十年的被改造中,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群体事实上不复存在。
    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面临一个接续民国传统、重塑独立品格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作为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关注的方式是可以不同的,对公共事务发声仅是方式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民众苦难的重大问题上,在涉及人权、尊严、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的原则问题上,知识分子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理性的,清醒的,有充分说服力的,可以声情并茂,但不可以情绪化。这是与新媒体上众声喧哗的区别之所在。
    事实上,知识分子面向公众发声,包括公共写作、公开演讲、媒体访谈等,是一个极严肃而有难度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既要对公共领域的问题有切实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也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相当的底蕴,并且善于把专业知识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惟有如此,才成其为一个学有专攻的知识分子的既内行又能让外行听懂的发声。否则的话,你就可能只是在说一些老生常谈。同时,因为你活跃在公共舞台上,公众就理所当然地要听其言观其行,你必须言行一致,在道德上自律。所以,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直接的方式,关注社会还可以是间接的方式。无论如何,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公共知识分子只占一小部分,多数人不是公共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不管是因为志向还是性格,有的人宁愿在某个领域里默默耕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对于社会大问题、大趋势仍须有自己的立场,但这个立场未必用公开发声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在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必定会体现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一个潜心于基础理论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学者,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也许会比公开发声对社会发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即使一个醉心于内心体验之奇妙和文字之美的诗人,他也是在为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贡献。
    真正说到底,知识分子何为?他是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而他的基本方式是让人变得更美好,他改变的是人的思想和心灵。无论公开发声,还是用著作和作品说话,他要做的都是这件事。质言之,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回到屈原。如果我们把屈原用作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基因的标本,要反省的也许是儒道传统的缺点。无论儒家以忠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还是道家靠逍遥求解脱的浪漫主义,都是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反面。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既要有人类文明的眼光,又要有现实人生的关切,从而在转型时期真正发挥独立的作用。
    1. 下列对屈原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体现中国士阶层儒道互补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B. 以点带面,与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必备品格形成鲜明对比。
    C. 以小见大,只有屈原标本的负面问题才具有现代研究价值。
    D. 首尾呼应,自然地推进对中国知识分子在当下发展地思考。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典型地反映出优秀士人的局限性。
    B. 对于不为民谋福利的国家,独立知识分子会发表“其国也亡之无所惜”的言论。
    C. 无论面对社会突发事件还是社会重大问题,知识分子通常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声。
    D. 在专业领域方面,公众知识分子通常比普通知识分子更有底蕴,更具有影响力。
    3. 下列最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一项是( )。
    A. 知识分子具有普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
    B. 知识分子积极地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看法。
    C. 知识分子立足专业精耕细作创造重大价值。
    D. 知识分子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理性判断。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与杜甫是唐诗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难分高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白其人其诗相对而言更符合当代诗坛的想象和审美规范,一路看涨的行情一直绵延至朦胧诗的黄金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却悄然发生了变化——诗人们在向西方诗歌大师们学习的同时,开始推崇古典诗人杜甫,他被热爱的程度甚至远超李白。
    “杜甫热”缘何突起?它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写作弊端的定向反拨,又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现实状况的积极应和。一方面,80年代的诗歌在哲思、想象区域肆意高蹈,陷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大词”中无法自拔,从本质上悬置了日常存在和本真现实,教训深刻。另一方面,90年代从普通事物中挖掘诗意已成大势所趋,尤其是新世纪发生的非典、雪灾、海啸、地震等一系列事件,更从灵魂层面触动了诗人蛰伏在心底的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促使他们在创作中思考诗歌如何“及物”,重建诗与现实的关联。
    那么,杜甫诗歌究竟在哪些层面对当下诗歌有所“唤醒”呢?
    迥异于李白“云端感”强烈的诗,杜甫置身地面,在人群之中用生命歌唱。他诗中那种关注现时现事的“深刻的当代性”品格,对当下诗坛的深度唤醒最为显豁。杜甫诗歌对普通人命运的凝眸与抚摸,堪称质感鲜活的“及物”写作,如“三吏”“三别”直面战争引发的生离死别、民间疾苦。他“以时事入诗”的特质和敢于担当的人格,启示着当代诗人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件等平凡的对象世界发现诗意,贴近、切入现实和人生的中心。
    杜甫当年融叙事于抒情的艺术尝试,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诗创作和批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必须承认,诗对“此在”经验的占有、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远不如其他叙事文类宽裕从容。对此,早在唐代的杜甫就有所觉察,并尝试合理吸收叙事文类的技巧,以事态抒情规避诗歌文体的先天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诗歌向日常生活俯就,诗人愈发意识到生活原本是叙述式的,对它最老实的处理方式不是虚拟阐释,而是叙述与描述。于是向杜甫的叙事做法学习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王家新要在诗歌中“讲出一个故事来”,张曙光差不多用陈述句式写诗,臧棣以《燕园纪事》作为诗集的名字。
    杜甫的写作态度对当下诗人也有着隐性却深刻的内在启悟。杜甫一生与诗不离左右,将诗歌作为自己灵魂与情感的寄托。他以对诗歌的虔敬之心,打通了个人和社会、历史之间的通道。他对语言的锤炼,更堪称千古佳话。杜甫的苦吟精神则有更大面积的回响。诗人们在承继杜甫苦吟艺术态度和精神方面的努力,自然敦促诗歌愈加精致凝练、诗味浓郁,也提高了文本的耐咀嚼力。
    (摘自罗振亚《杜甫诗歌好在接地气》,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段时间里,杜甫诗歌不符合当代诗坛想象和审美规范。
    B. 当代诗人想要重建诗与现实关联,因而在心底生发了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
    C. 杜诗关注现实的品格和杜甫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给当代诗人带来重要启示。
    D. 向杜甫融叙事于抒情的艺术尝试和技巧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全体诗人的共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杜甫热”现象,分析了其缘起和杜甫诗歌对当代诗坛的“唤醒”。
    B. 文章列举杜甫“三吏”“三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杜甫诗歌关注现时现事。
    C. 文章既有对诗歌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观照,这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现象,然后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件等平凡的对象世界中,可以发现诗意,创作出接地气的诗歌。
    B. 杜甫觉察到诗歌文体的先天不足,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合理吸收叙事文类的技巧。
    C. 只要承继杜甫苦吟的艺术态度和精神,诗人就能写出精致凝练、诗味浓郁的诗歌。
    D. 杜甫《登高》一诗获得后世推崇,除格律章法外,也和诗人的“及物”写作有关。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张柏春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了这些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代需求。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因而很多匠人名垂青史,成为标杆人物,著作享誉国外。
    B.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以精湛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了不少辉煌的成绩,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C. 中国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时就讲究琢磨,精益求精,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
    D. 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便于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论证了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的观点。
    B. 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历史沿革的叙述与分析,又有对现实的思考。
    C. 文章以德国和日本的产品为反例,意在说明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各国工匠精神的缺失。
    D. 文章以瓷器工匠为例,论证了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能够制造出兵马俑、铜车马之类的精湛艺术品,与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B. 正是有了工匠精神和相关制度的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铸就东方古国灿烂辉煌的文化。
    C.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并积极弘扬中国工匠精神,那么“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D. 目前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代需求。我们应找回逐渐被遗忘的工匠精神。


    安徽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一,诗的“见”必为“直觉”。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
    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零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光点,和它们邻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是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就另外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区分很重要,避免把意识和存在、虚在和实在相混淆。艺术意境是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上的提升,由心内之意和心内之境相融合而成。作家艺术家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体验和感悟,经由意象经营,创构出了胸中意境,然后又经意匠经营,用笔墨把这胸中意境体现出来。艺术意境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超越,反过来,又对生活产生影响,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中国古典哲学所探索的重心,而艺术意境的探索,却是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应有课题。那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
    首先,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里说的意境,其实就是情意和境界的融洽结合。情意和境界的结合方式不同,就生成了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山水诗就是把情意和山水之境结合,创构出山水境象。这三境,后人都概括简化为意境,这广义的“意”,涵盖了知、情、意,这是广义的意境。而物境、情境、意境(狭义)乃是广义意境的进一步细分。这里所说的物境,在唐代还只是专指创构的山水意境,但后来进而拓展为事境、人境,山水之外,草木虫鱼等物、鸟兽林花等物象,均入意境。
    情境交融、意与境浑,这是艺术意境最明显的特征,我们较易感受得到,容易理解。但对艺术意境的理解不能满足于此,仍需作进一步理解,那就是: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所谓虚实相生,就是实象(有形之象)和虚象(无形之象)相互生发而创构出来的艺术意境,从而拓展了审美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所以要创构虚实相生的境象,并非要去追寻那虚象,而是为了追求更深远的意义,即所谓“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艺术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营造意境。我们平常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理即象外之意,只有通过虚实相生的意境才能呈现。
    中国人的最高追求,乃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文学艺术,就是要创构一个意境,进入这天地境界。中国的艺术意境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以天、地、人三才说作为哲学基础,自呈民族特色。正是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思理,就是要创构艺术意境,以达到主客合一、虚实相生和天地同源的天地境界。
    (节选自胡经之《意象经营意境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产生诗的境界,条件之一为“见”必须是具有凝神注视这个特色的“直觉”。
    B. “见者”对所见对象的“见”应该是主动地,而不能完全是被动的接收。
    C. 当我们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地观照物象时,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
    D. 宇宙万物变动生展,景象各不相同,同样每个人的情趣也不会绝对相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诗的境界的突现起于灵感,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
    B. 诗人常常因鱼跃鸢飞、胡笳暮角而或喜或悲,这其实就是即景生情的表现。
    C. 因为诗人与常人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不同,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
    D. 广义的意境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这三者侧重点不同,同时也有高下之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作为论据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克罗齐
    B.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王国维
    C.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D.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诗的境界,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答案】1. C 2. B 3. A
    4. ①材料一侧重于谈诗的境界产生的前提,即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的“见”的作用。
    ②材料二侧重于从意境和境界的区别出发,谈意境的两大特征。
    5. ①全文为递进式结构,由意境与境界的区别谈到意境的特征,最后谈到中国的艺术意境论的来源。其中在论述意境的两大特征时采用了并列式结构。②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就会达到物我由两忘而同一的境界”错,说法太绝对。原文是“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是强调“常致物我由……”,即时常会这样,并不是绝对的就会这样。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所以作诗、读诗时深入分析就没有很大必要了”错误,原文是说“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可见“灵感”是“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的产生。
    C.“所以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错误。原文是说“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只是对于同一个世界的感受有深浅的不同,并不能说“常人无法了解诗歌的境界”。
    D.这三者“有高下之分”错误。原文只是说“情境着重的是抒情,偏重于‘娱乐愁怨’的感情,而意境着重的是言志,偏重于表达‘意向’或‘志向’。而物境着重的是状物”,三者侧重点不同,并没有提到“高下之分”。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中关于“意境”的观点是“意象经营意境生”。
    A.阐发“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和意象不能分开的观点。该观点和材料二的观点“意境的特征表现在: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一致。
    B.阐发表现“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方法。该观点和材料二的观点不一致。
    C.阐发“诗者,志之所之也”的观点,即阐发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该观点和材料二的观点不一致。
    D.阐发了“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的观点,和材料二的观点不一致。
    综上分析,A项最能说明材料二中这一观点,其他三项与材料二的内容无关。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1)从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句子“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可知,材料一侧重于探讨谈诗的境界产生的前提,即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的“见”的作用。
    (2)从材料二“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艺术的意境究竟有什么特征”等语句可知:材料二侧重于从意境和境界的区别出发,主要探讨境界的表现特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1)分析论证结构
    材料二一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亮出 “意境和境界有别,不能混为一谈。意境是心中的内在,属意识形态,而境界乃是人生在世的实在状态,不属于意识形态”这一中心论点。从论证结构来看,先谈意境与境界的区别,然后谈到意境的特征,最后谈到中国的艺术意境论的来源。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其中在论述意境的两大特征时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分别是“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艺术意境还具有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特征”。
    (2)分析论证方法
    从论证方法来看,有对比论证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论述“意境”和“境界”的区别就是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另外,也有引用论证,如文中引用“象外之旨”“象外之韵”“象外之意”。从“观物取象”,经“立象尽意”,再到“境生象外”等句子。
    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 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 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都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借月夜孤鸿自喻,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D.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4. 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 苏轼作为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概括。
    【答案】1. C 2. B 3. C
    4. ①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提出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②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论述。
    5. ①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②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③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④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⑤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能力。
    C.“因而……”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本选项属答非所问。
    故选B。
    【3题详解】
    本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作答此题首先要确定材料二的核心观点: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A、B、D三项体现的都是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
    材料三在第一自然段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第二自然段段首总结“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第三段段首这样说“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第四段“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由此可知,材料三从整体上看,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具体论证过程中,通过第二三四段段首话语“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可知论证过程中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论述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说“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材料一“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说明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
    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
    材料二“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安徽省蚌埠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
    A.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答案】1. B 2. C 3. D
    4. ①首先介绍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以及本次出舱的活动的意义;②其次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和类型;③然后阐述了影响太空行走的因素和应对措施;④最后再次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5. ①回顾我国航天工程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各阶段成果。②着力介绍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③号召学生们向前辈学习,心怀梦想,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有误。原文为“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未强调这是一系列“技术难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C.“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错误。从“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可知,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神州十二号的出舱活动类型为组装类出舱活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天街”是指京城的街道,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有七段。
    首先,第一段“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介绍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以及本次出舱活动的意义。
    接下来,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和类型。其中,第二段,列举了美国和苏俄等航天员太空行走进行修理的情况,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第三段,介绍了四种太空行走的类型。
    然后,阐述了影响太空行走的因素和应对措施。第四、五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太空行走的难点;第六段,“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介绍了应对太空行走问题的措施。
    最后,再次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从第七段“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可知,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回顾我国航天工程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各阶段成果;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多个“首次”、材料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着力介绍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号召学生们向前辈学习,心怀梦想,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读书?第一,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知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人的脑很大,与猴不同,人能造出语言,后来更进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累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使后人可以节省很多脑力。但是把知识和经验遗给儿孙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有用处的,因为这是前人很好的教训。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个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知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曾子固说过:“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在《墨子》一书里,差不多各种学问都有,像光学、力学、逻辑、算学、几何学上的圆和平行线,以及经济学上的购买力和货币,几乎什么都讲到了,但你要懂得各种知识,才能懂得墨子。总之,读书是为了要读书,多读书更可以读书。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怕书难读。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奴隶或向导。我们要打倒难读,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若是我们有了基础的科学知识,那么,我们在读书时便能左右逢源。
    第三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书是过去知识学问经验的记录,而知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所谓养军千日,用兵一朝。否则,学问一些都没有,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例如达尔文把生物变迁现象研究了几十年,却想不出什么原则去解决,后来无意中看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说人口是按照几何学级数一倍一倍地增加,粮食是按照数学级数增加,达尔文研究了这原则,忽然触机,就把这原则应用到生物学上去,创了物竞天择的学说。譬如从前的人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后来天文学家哥白尼却主张太阳是世界的中心,绕着地球而行。据罗素说,哥白尼所以这样的解说,是因为希腊人已经讲过这句话,哥白尼想到了这句话可以解决这问题,便采用了。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节选自胡适《为什么读书》)
    材料二:
    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世上多少强读人,听到此语否?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节选自林语堂《论读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从印刷术被发明出来,许多书报就可以印制出来,这为人类传播知识。传承知识提供了便利。
    B. 曾子固说“经而已不足以致经”,是说如果仅停留在读经本身,就不会获得经的全部知识和内涵。
    C. 有人读书半世却读不出味来,其语言和写出的文章也就可能没有味,究其原因就在于读了不合的书。
    D. 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但人的气质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人,书不可以强读,强读不仅无效反而有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蜜蜂虽然能筑巢,但是它却不懂得为了应付外在环境而去创造性地改革。
    B. 知识可以从书本中来,所以读书是人们继承过去知识遗产唯一的方法。
    C. 达尔文“物竞天择”学说的开创,得益于他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阅读。
    D. 林语堂认为要想读书读出味来,读者应该做到“先知其所好”。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林语堂观点的一项是( )
    A. 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进而做出的文章也必然会有味。
    B. 同一读者在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感受到的味道也会不一样。
    C. 世上没有人人必读的书,所有书必须要等到思想成熟时方可读。
    D. 读者见解愈深,学问愈进,就愈能读出他们所读书中的味道。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在阐述时的侧重点,以及各自论述的思路。
    5.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C 2. B 3. C
    4. (1)材料一侧重于论述读书所带来的好处;而材料二侧重于论述要读适合于自己的书,同时读书要得法。
    (2)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读书?”接着分别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材料二则是首先提出读书要读出味来。接着指出一个人要读适合自己的书籍,否则就不会读出味道。其后,作者指出不可强求各人读同一类型的书籍。最后作者指出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本书的感受时不同的,所以读书不可勉强。文章采用层层深入论证结构。
    5. (1)读书可以继承前辈的知识成果,从而向更高的知识层次迈进。
    (2)读书可以让人知识增加,从而能够更好的读书。
    (3)读书可以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究其原因就在于读了不合的书”说法过于绝对,原因包含不全。从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可知,原因还有读书不得其读法。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读书是人们继承过去知识遗产唯一的方法”说法错误。读书只是人们继承过去知识遗产的方法之一,并非唯一。如人们之间口耳相传也是方法其一。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所有书必须要等到思想成熟时方可读”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三段“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可知,“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是承接“即使有必读之书”这一假设所给出的结论,并非所有书必须要等到思想成熟时方可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侧重点及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
    对于材料一,作者的论证清晰明了,侧重于论述读书所带来的好处。文章共三段。首先,作者在第一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读书?”接着,作者分别从“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三方面来论述了读书的作用。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材料二则是侧重于论述要读适合于自己的书,同时读书要得法。材料共三段,第一段作者提出“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接着采用逻辑论证,从反面论证如果读了不适合自己的书,就不会读出味道。第二段作者深入一层,通过比喻论证,指出不可强求各人读同一类型的书籍,各人有不同的口味,只能读适合自己口味的书方才能读出味道,所以读书不可强读。第三段作者再次深入,指出“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说明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本书的感受时不同的,所以读书不可勉强。材料二的论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总结。
    从材料一第一段“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可知,通过读书,我们就可继承先人所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从而向更高的知识层次迈进。
    从材料一第二段“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读书是为了要读书,多读书更可以读书”可知,读书是可以丰富读者的知识,从而可以读懂各类书籍,让读书成为一种正相关,让读书成为读书的动力。
    从材料一第三段“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可知,读书所得到的并非是死知识,而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而且读者可以从读书中汲取思想材料,形成自己的新思想。
    综上,读书具有如此多的作用,所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实至名归的。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分子何为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序
    周国平
    屈原的作为,有两点是清楚的。第一,他是楚国贵族和高官,人品高洁,遭谗流放,秦灭楚后忧愤自尽。第二,其作品极具楚人特色,想象瑰丽,情思飘逸,文字恣肆汪洋。在屈原身上,既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担当,又有庄子“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逍遥情怀。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我们仍可把他视为儒道互补传统的一个开端,从而用作讨论中国知识分子话题的切入点。
    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长久传统。在好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秉持了儒家忧天下、哀民生的社会责任心,也涵养了道家亲自然、轻功利的超脱情怀。在坏的意义上,士阶层中的平庸之辈以儒家为做官的敲门砖,以道家为归隐的安慰剂。不论是何种情形,中国士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在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即使是优秀分子,其社会责任心也被限制在忠君意识的范围内,其超脱情怀也往往成为仕途失意的自我安慰。因此,直到清灭亡,具有独立地位和品格的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并未形成。
    应该说,中国独立知识分子阶层是在进入近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是推翻帝制和西风东渐两大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其最早的成员,基本上由士阶层中的优秀分子脱胎而来。因为获得了普世价值的视野,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得以摆脱忠君意识的束缚,并由民族救亡向文明立国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超脱情怀也减弱了自我安慰的色彩,增添了超越性追求的意味。可惜这个过程在1949年中断了,在持续近三十年的被改造中,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群体事实上不复存在。
    所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实际上面临一个接续民国传统、重塑独立品格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作为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关注的方式是可以不同的,对公共事务发声仅是方式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民众苦难的重大问题上,在涉及人权、尊严、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的原则问题上,知识分子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应该是理性的,清醒的,有充分说服力的,可以声情并茂,但不可以情绪化。这是与新媒体上众声喧哗的区别之所在。
    事实上,知识分子面向公众发声,包括公共写作、公开演讲、媒体访谈等,是一个极严肃而有难度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既要对公共领域的问题有切实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也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相当的底蕴,并且善于把专业知识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惟有如此,才成其为一个学有专攻的知识分子的既内行又能让外行听懂的发声。否则的话,你就可能只是在说一些老生常谈。同时,因为你活跃在公共舞台上,公众就理所当然地要听其言观其行,你必须言行一致,在道德上自律。所以,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直接的方式,关注社会还可以是间接的方式。无论如何,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公共知识分子只占一小部分,多数人不是公共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不管是因为志向还是性格,有的人宁愿在某个领域里默默耕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对于社会大问题、大趋势仍须有自己的立场,但这个立场未必用公开发声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在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必定会体现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一个潜心于基础理论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学者,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也许会比公开发声对社会发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即使一个醉心于内心体验之奇妙和文字之美的诗人,他也是在为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贡献。
    真正说到底,知识分子何为?他是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而他的基本方式是让人变得更美好,他改变的是人的思想和心灵。无论公开发声,还是用著作和作品说话,他要做的都是这件事。质言之,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回到屈原。如果我们把屈原用作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基因的标本,要反省的也许是儒道传统的缺点。无论儒家以忠君为内核的爱国主义,还是道家靠逍遥求解脱的浪漫主义,都是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反面。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既要有人类文明的眼光,又要有现实人生的关切,从而在转型时期真正发挥独立的作用。
    1. 下列对屈原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体现中国士阶层儒道互补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B. 以点带面,与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必备品格形成鲜明对比。
    C. 以小见大,只有屈原标本的负面问题才具有现代研究价值。
    D. 首尾呼应,自然地推进对中国知识分子在当下发展地思考。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典型地反映出优秀士人的局限性。
    B. 对于不为民谋福利的国家,独立知识分子会发表“其国也亡之无所惜”的言论。
    C. 无论面对社会突发事件还是社会重大问题,知识分子通常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声。
    D. 在专业领域方面,公众知识分子通常比普通知识分子更有底蕴,更具有影响力。
    3. 下列最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一项是( )。
    A. 知识分子具有普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
    B. 知识分子积极地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看法。
    C. 知识分子立足专业精耕细作创造重大价值。
    D. 知识分子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理性判断。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只有屈原标本的负面问题才具有现代研究价值”错误。本文中我们把屈原用作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基因的标本,所以要反省的也许是儒道传统的缺点,但是屈原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更有底蕴,更具有影响力”错误。由原文“要做好这个工作,既要对公共领域的问题有切实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也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相当的底蕴,并且善于把专业知识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惟有如此,才成其为一个学有专攻的知识分子的既内行又能让外行听懂的发声”可知,公共知识分子要想具有影响力,既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相当的底蕴,又要善于把专业知识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由原文“一个潜心于基础理论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学者,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也许会比公开发声对社会发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可知,在理论上的建树也许比他公开发声更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所以“知识分子积极地就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看法”最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品格。
    故选B。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与杜甫是唐诗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难分高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白其人其诗相对而言更符合当代诗坛的想象和审美规范,一路看涨的行情一直绵延至朦胧诗的黄金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况却悄然发生了变化——诗人们在向西方诗歌大师们学习的同时,开始推崇古典诗人杜甫,他被热爱的程度甚至远超李白。
    “杜甫热”缘何突起?它既是对20世纪80年代写作弊端的定向反拨,又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现实状况的积极应和。一方面,80年代的诗歌在哲思、想象区域肆意高蹈,陷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大词”中无法自拔,从本质上悬置了日常存在和本真现实,教训深刻。另一方面,90年代从普通事物中挖掘诗意已成大势所趋,尤其是新世纪发生的非典、雪灾、海啸、地震等一系列事件,更从灵魂层面触动了诗人蛰伏在心底的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促使他们在创作中思考诗歌如何“及物”,重建诗与现实的关联。
    那么,杜甫诗歌究竟在哪些层面对当下诗歌有所“唤醒”呢?
    迥异于李白“云端感”强烈的诗,杜甫置身地面,在人群之中用生命歌唱。他诗中那种关注现时现事的“深刻的当代性”品格,对当下诗坛的深度唤醒最为显豁。杜甫诗歌对普通人命运的凝眸与抚摸,堪称质感鲜活的“及物”写作,如“三吏”“三别”直面战争引发的生离死别、民间疾苦。他“以时事入诗”的特质和敢于担当的人格,启示着当代诗人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件等平凡的对象世界发现诗意,贴近、切入现实和人生的中心。
    杜甫当年融叙事于抒情的艺术尝试,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诗创作和批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必须承认,诗对“此在”经验的占有、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远不如其他叙事文类宽裕从容。对此,早在唐代的杜甫就有所觉察,并尝试合理吸收叙事文类的技巧,以事态抒情规避诗歌文体的先天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诗歌向日常生活俯就,诗人愈发意识到生活原本是叙述式的,对它最老实的处理方式不是虚拟阐释,而是叙述与描述。于是向杜甫的叙事做法学习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王家新要在诗歌中“讲出一个故事来”,张曙光差不多用陈述句式写诗,臧棣以《燕园纪事》作为诗集的名字。
    杜甫的写作态度对当下诗人也有着隐性却深刻的内在启悟。杜甫一生与诗不离左右,将诗歌作为自己灵魂与情感的寄托。他以对诗歌的虔敬之心,打通了个人和社会、历史之间的通道。他对语言的锤炼,更堪称千古佳话。杜甫的苦吟精神则有更大面积的回响。诗人们在承继杜甫苦吟艺术态度和精神方面的努力,自然敦促诗歌愈加精致凝练、诗味浓郁,也提高了文本的耐咀嚼力。
    (摘自罗振亚《杜甫诗歌好在接地气》,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段时间里,杜甫诗歌不符合当代诗坛想象和审美规范。
    B. 当代诗人想要重建诗与现实关联,因而在心底生发了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
    C. 杜诗关注现实的品格和杜甫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给当代诗人带来重要启示。
    D. 向杜甫融叙事于抒情的艺术尝试和技巧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全体诗人的共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杜甫热”现象,分析了其缘起和杜甫诗歌对当代诗坛的“唤醒”。
    B. 文章列举杜甫“三吏”“三别”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杜甫诗歌关注现时现事。
    C. 文章既有对诗歌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观照,这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现象,然后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件等平凡的对象世界中,可以发现诗意,创作出接地气的诗歌。
    B. 杜甫觉察到诗歌文体的先天不足,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合理吸收叙事文类的技巧。
    C. 只要承继杜甫苦吟的艺术态度和精神,诗人就能写出精致凝练、诗味浓郁的诗歌。
    D. 杜甫《登高》一诗获得后世推崇,除格律章法外,也和诗人的“及物”写作有关。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杜甫诗歌不符合当代诗坛的想象和审美规范”错误。由第一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白其人其诗相对而言更符合当代诗坛的想象和审美规范”可知,只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相互比较的情况下,李白的诗更股和当时的想象,并不能说明杜甫的诗完全不符合,选项过于绝对。
    B.“因而”前后两分句因果颠倒。有原文第二段末尾“尤其是新世纪发生的非典、雪灾、海啸、地震等一系列事件,更从灵魂层面触动了诗人蛰伏在心底的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促使他们在创作中思考诗歌如何“及物”,重建诗与现实的关联”可知,是某些事件从灵魂层面触动了诗人蛰伏在心底的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导致他们想要重建诗与现实的关联。
    D.“已经成为当代全体诗人的共识”错误。由第五段“于是向杜甫的叙事做法学习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可知,只是部分当代诗人的共识。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最后总结全文”错误。文章最后一段是从“杜甫的写作态度对当下诗人也有着隐性却深刻的内在启悟”这一层面论述了“杜甫诗歌究竟在哪些层面对当下诗歌有所“唤醒”呢?”这一内容,并不是总结全文。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只要承继杜甫苦吟的艺术态度和精神,诗人就能写出精致凝练”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提到“杜甫的苦吟精神则有更大面积的回响。诗人们在承继杜甫苦吟艺术态度和精神方面的努力,自然敦促诗歌愈加精致凝练、诗味浓郁,也提高了文本的耐咀嚼力”。但承继杜甫苦吟艺术态度和精神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努力,想要写出精致凝练、诗味浓郁的诗歌还要做出其他方面的努力,如“关注现时现事的‘深刻的当代性’”等。
    故选C。
    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
    张柏春
    如今,大家一提工匠精神,一般都先想起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先秦的鲁班、李冰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各类手工匠人以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过不少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例如,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了注解:“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其实,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德国人到英国展出产品被要求标注“Made In Germany”,相当于劣等产品的标签。这种标注产地的做法给德国人以很大刺激,他们立志要摘掉劣等产品的帽子,经过上百年努力才后来居上,使“Made in Germany”成为精品的标记。曾几何时,“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
    精品的产出,当然需要制度作保障。比起标注“Made in Germany”,中国很早就形成了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国就实行了“物勒工名”制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自己制作的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的技艺。秦代制器,不仅要刻上工匠之名,还要刻上督造者和主造者之名,以便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如果不刻写名字,就要被罚款。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管理机构,及分工负责制度。做得好的,也有具体的奖励办法。由于有了这些制度,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朝能够制造出精湛的铜车马、兵马俑等艺术品了。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制度的传承发展,渐渐形成了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以瓷器工匠为例,官窑(如龙泉窑)生产的好产品呈给皇家,出现次品就要砸掉。陶瓷界有实力的厂家都坚守一个传统:仿品不能当正品出售。正是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制度做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如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铸就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代需求。在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应当弘扬,或者说找回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使“Made in China”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因而很多匠人名垂青史,成为标杆人物,著作享誉国外。
    B.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以精湛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了不少辉煌的成绩,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C. 中国工匠们往往以打造精品为追求,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时就讲究琢磨,精益求精,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
    D. 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便于逐级追查产品质量的责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论证了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的观点。
    B. 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历史沿革的叙述与分析,又有对现实的思考。
    C. 文章以德国和日本的产品为反例,意在说明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各国工匠精神的缺失。
    D. 文章以瓷器工匠为例,论证了工匠理念对工匠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朝能够制造出兵马俑、铜车马之类的精湛艺术品,与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B. 正是有了工匠精神和相关制度的保证,中国历朝历代才能不断产出名扬四海的精品,铸就东方古国灿烂辉煌的文化。
    C. 只要当代中国产业界和其他行业都找回并积极弘扬中国工匠精神,那么“Made in China”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
    D. 目前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代需求。我们应找回逐渐被遗忘的工匠精神。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而很多匠人名垂青史,成为标杆人物,著作享誉国外”错。“因而……”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度。工匠在古代的社会地位不算高,但有很多匠人名垂青史”,没有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C.“早在6000多年前制作玉器时就讲究琢磨,精益求精,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注解”错,第2段“早在6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制作玉器”,并没有说那时就开始追求精益求精;第2段“朱熹……这是中国思想家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朱熹的注解是对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说。
    D.“标注制造者姓名的制度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错,第4段“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为控制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主要错在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的是统一度量衡。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意在说明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各国工匠精神的缺失”错,第3段“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德国生产的产品根本谈不上精致”,是为了说明德国在工业化早期,制造的产品是“劣等产品”;第3段“‘东洋货’也曾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日本产品却大都是世界精品”,经过改进,日本产品质量提升。文章以德国和日本的产品为反例,只是为了说明早期产品产量低劣。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只要当……必将成为精致美好、质量信得过的标签”中“只要……必将”错误,过于绝对,而且少了一个条件,第6段中的“全社会也要尊重能工巧匠的创造力和贡献”。
    故选C。

    相关试卷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共5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情节方面,人物方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含答案),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增幅高于9月份的14,4% ,增幅高于9月份的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