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内容属于宪法规定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是因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李某在公司的微信群里谩骂同事张某,造成很坏的影响,人民法院判决李某向张某公开道歉。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中的( )。
A.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国家机关不可以滥用权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下列内容属于宪法规定的有( )。
①国家性质
②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④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召开“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攀: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B.赵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孙磊:只要掌握一点宪法知识,就是树立宪法权威。
二.填空题(共5题,共34分)
1.与纪律、道德不同,( )由国家制定和颁发,具有( )和权威性。
2.(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惩罚犯罪,保障( ),保卫( ),维护( )和( )。
3.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4.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 )、( )。
5.法律如同( ),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唯一法律。( )
2.今年10月1日是我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 ( )
3.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4.法律规定,严禁酒后驾车,法律让我们感到更安全。( )
5.宪法宣誓以庄严的仪式,唤起宣誓者对宪法、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尊重。(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刑法的作用?
2.国家设立宪法日有何重大意义?
3.法律有哪些作用?
4.说一说法律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5.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意义?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七.材料题(共2题,共15分)
1.凤凰广场附近居民反映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反驳,修建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你觉得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附近居民,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2.读故事,知法律。
(1)王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因难,家里人就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打工。
(2)楼上总是这么吵,怎么劝说都无效,真烦人。
(3)王奶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养大,帮助他们成了家。现在她老了,手脚不灵便了,儿女们开始嫌弃她,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王奶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
(4)一天,有几个小学生想去社区的游戏厅玩,走到门口,游戏厅的管理员却不让他们入内。
(5)大二学生小峰下课后,准备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辆通行,因此出了教学区,往右走一百米架设有一座人行天桥,小峰懒得绕行,就从马路上穿了过去。
请谈谈上述五个案例都涉及哪些法律?
八.综合题(共1题,共7分)
1.判断并回答。
(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
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 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 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D
5.C
二.填空题
1.法律;强制力
2.刑法;刑法;刑法;人权;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3.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
4.权利;义务;公正;和谐
5.指南针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3.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等。
5.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
六.辨析题
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七.材料题
1.大妈们说法不对。因为任何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途径一:附近居民派代表与大妈们直接协商;途径二:找居民委员会或是物业,这是他们的职责,让他们与大妈们协调矛盾;途径三:拨打110,国家有规定,有公安部门负责处理此类扰民问题;
2.(1)王娟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楼上邻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法》;
(3)王奶奶的子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4)游戏厅的管理人员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小峰横穿马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八.综合题
1.(1)道德;纪律;法律
(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随堂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公益广告中提到,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