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时作业,共6页。
1.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触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在我国,涉及国家根本性质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 )规定的。
A.《刑法》
B.《宪法》
C.《民法》
3.以下对设立“宪法日”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宪法日”的设立使宪法精神抵达民心,是中国社会法制意识减弱的表现
B.“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普及宪法,让全体国民都能敬畏宪法,遵守宪法
C.“宪法日”的设立有利于各级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依宪行政。
4.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拥有这篇小说的( )。
A.肖像权
B.受教育权
C.著作权
D.参与权
5.小李放学回家时,和其他同学一起闯红灯过马路,结果警察只将他拦下并要进行处罚,他觉得不服气。你认为他的想法是( )。
A.正确的,因为闯红灯的确不止他一个人
B.错误的,不管别人怎样,自己都要遵守法律法规
C.正确的,他是因为赶路,而且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二.填空题(共5题,共22分)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
2.(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
3.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提供了( )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 )。
4.法律如同( ),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法律的 ( ),违法的行为受到( )。
5.( )是国家的根本法。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对宪法的宣传教育不能仅限于这一天。(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具有选举权。( )
3.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社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 ( )
4.宪法宣誓的誓词虽简短,但意义非凡。( )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张默和老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刑法
税务机关对某民营企业进行征税 民法
李江醉酒驾驶造成多人死伤 行政法
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法律的作用?
2.列举近几年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近五年)
3.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请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5.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小刚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重新建立家庭,拒绝了小刚的请求。小刚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刚支招。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七.材料题(共2题,共20分)
1. 2018年8月21日上午,在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别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当事女乘客(刚毕业的小姑娘)叫来列车长后,该男乘客自称“站不起来”。列车长问其是否身体不舒服或者喝了酒,对方回答:“没喝酒。”列车长问:“没喝酒为什么站不起来?”对方称:“不知道。”并表示到站下车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找轮椅。他拒绝坐回自己的座位,并称让女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座位,要么去餐车。最后,列车长和乘警劝导男乘客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的座位,直到终点。事发当天,孙某在自己的微信里向朋友描述当天的经历:“今天上午我又把一车厢的人耍的团团转,包括列车长,警察,一车厢的乘客,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2018年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对此事也进行了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8月24日,济南铁路公安处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9月3日消息,孙赫被列入黑名单,将限乘所有火车席别。
(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男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
(2)想一想,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3)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宣传宪法,六(1)班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板报的策划者,请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三个板报栏目。
(2)制作宣传横幅,请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八.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
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
2016年主题: 学宪法,讲宪法。
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主题: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问题:
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C
5.B
二.填空题
1.行为;权利;义务
2.宪法;其他法律
3.行为准则;正常生活
4.尺子;保护;制裁
5.宪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2.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
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宣传宪法精神;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观念;.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4.树立宪法权威,需要我们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作为青少年在生活中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维护宪法权威。
5.例:①小刚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②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求助。③报警,向警察、学校求助等等
六.辨析题
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
七.材料题
1.(1)逍遥法外,以后继续霸座,并炫耀自己的行为;再在其他场合做出不道德的举动;遇到厉害的人揍他;由霸座升级到犯罪等。(分析的合情合理即可)
(2)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没有制裁,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到处都是犯罪、寻衅滋事,杀人越货,坑蒙拐骗,交通肇事,医患纠纷等等,人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举例说也可,意思对即行)
(3)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人们行为的方向;(或明示人们的行为)法律如同尺子,衡量人们行为道德对错;(或公正评判合理与违法的行为)法律如同武器,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或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
2.(1)宪法颁布历程;宪法知识知多少;维宪在行动(国家宪法日)
(2)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维护宪法权威,培育宪法信仰。
八.综合题
1.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
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
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
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宪法集中体现了的意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你认同他们谁的观点,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有哪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