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062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0629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0629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8小题共计48分)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11月16日23时54分在重庆万州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次地震属于浅源地震 B.本次地震发生地位于莫霍面以上
C.重庆的地带性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 D.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肥力较高2.下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3.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坡向 B.断层发育 C.海拔高度 D.聚落分布
(2)减轻该地区滑坡灾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固坡面 B.迁出人口 C.禁止采矿 D.平整土地4.下图为某台风某时刻风圈范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沿海各省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预防台风带来的( )
①狂风
②暴雨
③风暴潮
④严重干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我国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数字电视 D.地理信息系统5.台风“梅花”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中心位于(13.4°N,136.1°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m/s),中心最低气压为998hPa。读台风“梅花”移动路径及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26日到29日,关于台风“梅花”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直向东北 B.一直向西北
C.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带来财产的损失 B.发源于中高纬度的海区
C.台风中心一定是低气压 D.强度一定是随时间减弱6.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下图为我国部分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①相比,②处的储备物资应当更多的( )
A.薄帐篷 B.矿泉水 C.救生衣 D.保暖衣
(2)图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共性是( )
A.地势较高,人口稀少 B.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C.供水便利,通讯畅通 D.灾害多发,便于救灾7.2019年10月16日19时37分(北京时间),菲律宾棉兰老岛海域(6°83′N,125°14′E)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0km。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本次海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力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关于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A.将人们迁离海岛到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砍伐海岸带红树林以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8.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2)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3分,共4小题共计52分)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坍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易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崩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集水区、崩壁、崩岗体、沟道、洪积扇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崩岗造成的土壤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下图)。(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崩岗危害的形成过程。(2)将图中崩岗治理措施按照“上截、下堵、中间削”的治理方式进行分类。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墒情,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下图为我国春季某时段农用天气预报图。(1)说出甲、乙两地区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2)说出丙地区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有利影响。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干流沿断裂带发育,泥石流灾害频繁,有“泥石流自然博物馆”之称(小江流域主要泥石流沟分布图)。2018年某地质队在小江干流某处选取横向剖面(河谷剖面图),沿剖面自西向东选择甲、乙、丙、丁四地垂直向下钻探,获得了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的有关数据(下表)。该地质队考察中发现,当地人利用人工阶梯改造河床微地貌形态,使河道纵向呈现一系列阶梯状,形成“人工阶梯一深潭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减少了泥石流灾害,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地点甲乙丙海拔(米)250015001500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米)15007500(1)请在下图中标注甲、乙、丙、丁四个勘探点的位置,并绘制沉积岩层在地下的分布示意图。(2)分析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形和地质原因。
(3)说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作用原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图1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县城北部的城隍庙(图2)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1)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2)绘制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图2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3)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1.答案:(1)A; (2)C
解析:(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震源约8千米,所以是地壳。
(2)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属于浅源地震,莫霍界面在大陆的深度约为20-70千米。重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植被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川盆地主要是紫色土。2.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图中滑坡边界的形态、古河道以及现今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结合滑坡掩埋的河流阶地以及古堰塞湖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注意图中的方向指示标),阻塞古河道形成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故选C项。
(2)读图可知,古河道应最先形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滑坡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滑动,滑坡体掩埋了部分河流阶地,同时,滑坡体阻塞了古河道,形成了古堰塞湖,之后堰塞体垮塌,形成新的河道,因此图中所示序号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D项。3.答案:(1)B; (2)A
解析:(1)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当地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有关。读图可知,图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位于断层线上,故B项正确。
(2)加固坡面可减轻滑坡灾害,A项正确。迁出人口、禁止采矿、平整土地不切合实际,B、C、D三项错误。4.答案:(1)C; (2)D
解析:(1)台风能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还会带来丰富的雨水,缓解干旱,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受灾的情况,但不能进行统计,A项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功能,但不能进行统计,B项错误。数字电视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C项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灾情的统计与评估,D项正确。5.答案:(1)D; (2)C
解析:(1)读图可知,台风中心移动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2)台风是热带气旋,故台风中心一定是低气压。台风多生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登陆后其强度会逐渐减弱。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但不是所有的台风都会带来财产损失。6.答案:(1)D; (2)C
解析:(1)据图可知,②地处我国东北,纬度高、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与①相比,②处应当储备更多的是保暖衣,做好御寒防御,故D正确。
(2)据图可知,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多位于平原地区,多省会城市,人口稠密,大多距海较远,故AB错;供水条件都较好,基础设施完善,通讯畅通,故C正确;多选择在灾害较少,物资充足的城市,故D错;故选C。7.答案:(1)D; (2)B
解析:(1)海啸有可能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因该海域位于板块交界处,故本次海啸可能是由板块运动引发的洋底地震造成的。
(2)海啸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建立海啸监测预警系统。8.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滑坡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GPS主要应用于定位、导航,雨量信息采集与之无关,①错误。BDS作为定位导航系统可以监测滑坡体位移数据,②正确。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模拟滑坡动态过程也需要GIS,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9.答案:(1)崩岗集水区汇聚雨水流入崩岗体,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土体稳定性降低,在崩壁处发生崩塌,径流侵蚀搬运崩塌堆积物由沟道带出,在下游区域淤积形成洪积扇,造成掩埋危害。(2)上截:水土保持林、截水沟;中间削:崩壁小台阶;下堵:石谷坊、拦砂坝。解析:(1)本题考察崩岗危害的过程。从材料中可看出崩岗的危害主要是对生态、农业、经济、景观等造成严重影响,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即可。(2)本题可根据材料中的“上载、下堵、中间削”和图中的各个部位和工程相结合进行解析分类即可。上截是要在崩岗顶部通过造林等方式控制崩岗溯源侵蚀;下堵是修建挡土墙等工程防治泥沙向下游输移;中间削是在中段进行削坡开级,减缓坡度,实施绿化。10.答案:(1)甲:低温(或寒潮)。地膜(或秸秆等)覆盖;大棚育苗。 乙:干旱。引水灌溉;适当深播,播后适时覆膜保墒。(2)危害:暴雨、大风。有利影响:增加墒情(或土壤湿度增加);缓解旱情。解析:(1)根据背景材料对“墒情”的解释可知,墒情较差的乙地区是土壤水分含量低,面临旱灾;应对措施是引水灌溉,并采取减少水分蒸发的措施保墒。甲地区墒情优,说明土壤中水分含量适合播种和作物生长,因此其面临的灾害不是旱灾;背景材料中说图示为“春季”,此时,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仍然比较强大,受其影响,春季低温或寒潮是甲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可从保温、育苗两个角度归纳。(2)强对流天气往往带来大风、暴雨,此时正值春播,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受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影响,春季我国普遍雨季尚未来临,丙地区的春旱较严重。11.答案:(1);
(2)小江流域地处山区,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断裂发育,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
(3)该系统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流水对沟谷的侵蚀;阻挡、沉积沙石,使水沙(石)分离,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解析:(1)该题绘制中需要注意四地的海拔以及四地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需要理解埋藏深度是该沉积岩层距离地表的深度),另外需要注意该河谷是“沿断裂带发育”,因此在河谷两侧该沉积岩层并不连续,绘图如下:
(2)注意题干限定从“地形”和“地质”的角度回答。从地形的角度来看,小江流域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地处山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流域多沟谷,地势起伏较大,易发生泥石流;从地质的角度来看,根据材料可知,小江流域干流沿断裂发育,所以地质不稳定,岩石较为破碎,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所以导致泥石流灾害多发。
(3)读图可知,人工阶梯—深潭系统使得原先平顺的河床出现了跳跃,其中人工阶梯降低了水流速度,一方面,减轻了流水对沟谷的侵蚀;另一方面,水速的降低使得被搬运的部分沙石沉积,可以阻挡和沉积沙石,从而使流水和沙石产生分离,从而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注意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一是泥沙石块多,二是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而该系统能对水沙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减少泥石流的发生)。12.答案:(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较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2)剖面示意图:(洪水时,西侧凹岸水量大,水位高,西侧以侵蚀为主,河床深,河岸陡)(3)东河道。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水深较浅;城隍庙未受洪水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较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成因。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夏季风迎风坡、地势对汇水速度影响、县城地势低洼等角度分析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水文特征。示意图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洪水时西侧凹岸的水位高低、河床深度、岸坡陡缓角度进行绘制。(3)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量较少的河道和判断理由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河道宽窄、水域深浅、洪水对城隍庙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