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第1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第2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2细胞代谢习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
    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
    C.神经细胞膜上运入K+的载体蛋白和运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
    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氨基酸
    【答案】B
    【解析】A.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A正确;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葡萄糖分子的浓度有关,与细胞质中其他溶质分子的浓度无关,B错误;C.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二者都具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C正确;D.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
    2.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摄子撕取的外表皮,若带有少量的叶肉细胞仍可用于实验
    B.将外表皮平铺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状态
    C.为尽快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四周均匀滴加蔗糖溶液
    D.实验观察到许多无色细胞,说明紫色外表皮中有大量细胞含无色液泡
    【答案】A
    【解析】A.叶肉细胞有原生质层和大液泡,所以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且细胞质中还含有叶绿体,而洋葱外表皮细胞呈紫色,所以即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带有叶肉细胞,也不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B.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C.为尽快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洋葱细胞就浸泡在蔗糖溶液中,C错误;D.紫色外表皮细胞中有一个紫色大液泡,那些无色的细胞应该是鳞茎细胞,不是鳞片叶外表皮,D错误。故选A。
    3.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的教授David Julius和Scripps研究所的Ardem Pataputian,以奖励他们对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现研究发现,TRPs通道蛋白可被胞内的脂质PIP2激活,引起Ca2+内流(见下图),进而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最终产生痛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a2+通过TRPs通道内流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TRPs通道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C.TRPs通道蛋白介导的疼痛产生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降低胞内PIP2含量为研发止痛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答案】C
    【解析】A.Ca2+通过TRPs通道跨膜运输,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扩散,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B.TRPs通道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TRPs通道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与,B正确;C.TRPs通道蛋白介导的疼痛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降低胞内PIP2含量会降低TRPs通道的活性,从而减少Ca2+内流,降低感觉神经元产生的兴奋,起到缓解疼痛感受的作用,D正确。故选C。
    4.TMCO1是内质网上的一种膜蛋白,当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可形成钙离子通道将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TMCO1形成的钙离子通道就会随之解体消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运出内质网需消耗ATP
    B.钙离子运出内质网的速率与钙离子通道数量呈正相关
    C.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可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可能过高
    【答案】A
    【解析】A.“当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可形成钙离子通道将钙离子排出”,说明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运出内质网是协助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B.钙离子通道数量越多,钙离子运出内质网的速率就越大,B正确;C.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正确;D.若敲除TMCO1基因,则不能合成TMCO1跨膜蛋白,不能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这会导致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上升,D正确。故选A。
    5.骨骼肌线粒体Ca2+­ATP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转运到线粒体基质中。中等强度运动后,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2+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线粒体基质中Ca2+的含量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会增加
    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不只来自线粒体
    D.骨骼肌的酸痛是细胞无氧呼吸导致乳酸积累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2+主动运输提供能量,即转运钙离子的载体蛋白同时起到了催化ATP水解的功能,A正确;B.题意显示,线粒体基质中Ca2+的含量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下降,B错误;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还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C正确;D.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骨骼肌的酸痛是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的结果,D正确。故选B。
    6.马铃薯块茎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酸味,苹果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酒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
    B.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同一种物质转化而来
    C.产生酸味和酒味的过程中不产生ATP
    D.两种细胞的线粒体中均可能产生CO2
    【答案】C
    【解析】A.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中,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乳酸;苹果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A正确;B.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B正确;C.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ATP,C错误;D.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线粒体内均可产生CO2,D正确。故选C。
    7.苹果、香蕉等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其呼吸速率会突然上升,然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成熟果实开始进入衰老阶段的标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跃变过程中,果实内的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B.呼吸跃变后,果实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加
    C.果实贮存在低温条件下,利于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应用一定量的呼吸抑制剂,不利于水果的保鲜和储存
    【答案】C
    【解析】A.果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A错误;B.呼吸跃变是成熟果实开始进入衰老阶段的标志,衰老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B错误;C.果实贮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呼吸速率较低,不容易衰老,因此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用一定量的呼吸抑制剂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利于水果的保鲜和储存,D错误。故选C。
    8.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过程胚乳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主要通过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为种子萌发供能
    B.萌发过程中在96~120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最大转化速率为27mg·粒-1·d-1
    D.若自120小时后给予适宜的光照,则萌发种子的干重将继续增加
    【答案】D
    【解析】A.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的供能,但葡萄糖的水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A错误;B.呼吸速率最大的阶段为胚乳干重的减少量最大时刻,即72~96h,B错误;C.由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可计算出:96~120小时为(118.1-91.1)-(177.7-172.7)=27-5=22mg·粒-1·d-1,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C错误;D.若自120小时后给予适宜的光照,萌发种子将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种子的干重将会增加,D正确。故选D。
    9.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玉米长期水淹,根会腐烂,其主要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产生了毒害作用
    B.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零上低温低氧、一定湿度环境储存蔬菜水果,低温、干燥、低氧环境储存粮食
    【答案】B
    【解析】A.玉米长期被水淹,根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可造成根腐烂,A正确;B.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B错误;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避免感染破伤风芽孢杆菌而引起破伤风,C正确;D.零上低温低氧、一定湿度环境储存蔬菜水果,低温、干燥、低氧环境储存粮食,以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D正确。故选B。
    1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
    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
    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A
    【解析】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氧气的释放,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完,此时植物虽然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氧气的释放,A错误;B.二氧化碳性质不活泼,在暗反应阶段,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因此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还原,B正确;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减掉部分花穗,光合作用产物输出受阻,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C正确;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增施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这些措施均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故选A。
    11.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了从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且人工合成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分子结构组成一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合成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B.植物产生天然淀粉的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C.该人工淀粉经人体消化吸收后不能转化为肝糖原
    D.该项研究将有利于解决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C
    【解析】A.据题意可知,人工合成淀粉与天然淀粉的分子结构组成一致,故两者都是由葡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A正确;B.植物产生天然淀粉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该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B正确;C.该人工淀粉经人体消化吸收后会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肝糖原,C错误;D.淀粉中储存有大量的能量,可以解决资源短缺,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解决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C。
    12.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
    C.50℃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CT植株和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3nml·cm-2·s-1,A正确;B.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35℃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无法比较,B错误;C.由图可知,50℃时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不大于零,说明不能积累有机物,C正确;D.由图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体现了HT植株对高温环境较适应,D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_______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答案】(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 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3)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供能,故使细胞主动运输速率降低
    【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相当于协助扩散,其运输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可知是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中的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因此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
    14.嗅觉感受器细胞能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产生兴奋,下图表示该类细胞的细胞结构和产生兴奋的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_____等三种生理功能。
    (2)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气味分子刺激后,G蛋白使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在ATP迅速转化成cAMP的反应过程中,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是_____。
    (3)据图推测cAMP生成后,嗅觉感受器细胞能够产生兴奋的原因是_____。
    (4)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不同气味分子的嗅觉灵敏性存在差异。据图分析。造成这种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信息传递、催化化学反应和运输物质
    (2)显著降低ATP生成cAMP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cAMP导致Na+通道打开,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4)气味分子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使ATP分子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引起大量的Na+内流,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到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1)分析题图可知,气味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代谢过程发生变化,G蛋白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分子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引起大量的Na+内流,腺苷酸环化酶在ATP分子转化为环磷酸腺苷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气味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发生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钠离子通道起运输作用;综上分析可知,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化学反应和运输物质等三种生理功能。
    (2)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ATP生成cAMP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由于cAMP导致Na+通道打开,而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因此cAMP生成后,嗅觉感受器细胞能够产生兴奋。
    (4)据图可知,嗅觉感受器细胞上的受体能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进而产生兴奋,由于不同个体的气味分子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个体对不同气味分子的嗅觉灵敏性存在差异。
    15.图甲表示生物体中两个重要的细胞代谢过程模拟图,1~9表示物质,Ⅰ~V表示场所;图乙表示线粒体中某种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O2产生和消耗的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用“Ⅰ~V”作答);______(填数字)可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去。
    (2)正常生长的该种绿色植物,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罩上,此后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ATP/ADP比值下降B.NADPH/NADP+比值下降
    C.CO2的固定加快D.O2的产生停止
    (3)若图乙中的酶参与水的生成,则该酶最可能分布在_______上。(用图甲中的“I~V”作答)
    (4)图乙中,在0℃左右A点不与横轴相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V Ⅱ 2
    (2)C
    (3)Ⅳ
    (4)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所以低温条件下酶仍然有活性不会失活
    【解析】图甲中1是氧气,2是[H],3是ATP,4是ADP,5是C3,6是C5,7是CO2,8是丙酮酸,9是水,图乙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
    (1)图甲中,CO2产生的场所在V线粒体基质,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的场所在Ⅱ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参与到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活泼的还原剂是2[H]。
    (2)AB.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NADPH和ATP的合成受阻,NADPH和ATP 的含量减小,ATP与ADP比值和NADPH/NADP+比值均下降,AB错误;C.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和ATP的合成受阻,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进而导致CO2的固定应减慢,C正确;D.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O2的产生停止,D错误。故选C。
    (3)水的生成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中,因此该酶最可能分布在Ⅳ。
    (4)有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所以低温条件下酶仍然有活性不会失活,所以在0℃左右A点不与横轴相交。
    16.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很多地方农作物栽培讲究精耕细作。但是近年来,“免耕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土是一项常用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措施。一方面,松土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松土可以去除杂草,____________,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2)土壤中一般含较多的有机质,松土后土壤微生物____________,可能加重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免耕法”在种植过程中不翻动土壤,保留农作物收割后的残茬和落叶。免耕栽培可以有效地节约肥料,原因是____________。在使用免耕法的区域,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更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促进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 减少作物的竞争者/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水、肥等资源
    (2)有氧呼吸增强,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CO2 的排放
    (3)作物残茬和落叶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被作物吸收利用 作物残茬和落叶为土壤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解析】(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一方面,松土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另一方面,松土可以去除杂草,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水、肥等资源,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2)松土也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CO2,但也容易加剧温室效应。
    (3)由于作物残茬和落叶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被作物吸收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肥料;此外,作物残茬和落叶为土壤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在使用“免耕法”的区域,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更多。
    17.小麦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很重要。
    (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发现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会______________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2)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部分指标,结果如表。
    由表中的数据可见,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引起“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请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推测,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发生损伤,导致________________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D1是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使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午睡”现象。
    (4)水杨酸(SA)是一种与植物抗热性有关的植物激素,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可推测,SA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降低
    (2)平展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直立叶,而胞间CO2浓度是平展叶高于直立叶
    (3)光反应 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导致光系统Ⅱ活性降低
    (4)SA能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缓解小麦的“午睡”现象
    【解析】植物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又引起细胞吸收的CO2减少,导致叶肉细胞间的CO2不足,使午后小麦光合速率降低。
    根据表格中数据显示,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直立叶净光合速率大于平展叶的净光合速率,但直立叶胞间CO2浓度小于平展叶的胞间CO2浓度;图1显示,较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图2说明喷洒适宜浓度的SA会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效应,能对小麦的“午睡”现象起到缓解作用,据此,若要减少“午睡”现象,提高小麦产量,从外源因素考虑,可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从分子水平考虑,可通过提高D1蛋白的含量来实现。
    (1)午后温度较高,植物蒸腾作用旺盛,植物会降低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免过度失水。
    (2)平展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直立叶,而胞间CO2浓度是平展叶高于直立叶,说明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
    (3)强光照引起光系统Ⅱ发生损伤,会导致光反应的速率下降;图1中数据显示,强光照会导致D1含量下降,因此“午睡”原因可能是午间较强光照使细胞中D1蛋白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光系统Ⅱ活性降低。
    (4)根据图2中D1蛋白含量所示,可推测经SA处理后,能减弱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及光系统Ⅱ活性降低程度,缓解小麦的“午睡”现象。
    净光合速率(Pn)
    叶片温度(T1)
    胞间CO2浓度(Ci)
    直立叶
    12.9
    37.5
    250
    平展叶
    8.8
    37.7
    264

    相关试卷

    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 (含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强化练:

    这是一份专题(三) 细胞代谢的保障 (含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强化练,共11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三考前专项培优必修Ⅰ_2细胞代谢: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三考前专项培优必修Ⅰ_2细胞代谢,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细胞的代谢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细胞的代谢含答案,共2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