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2),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6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还原反应)
D.(取代反应)
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苯的同系物
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
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
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榨油脂不及时干燥脱水易变质B.聚氯乙烯可制作食品内包装材料
C.维生素C可作预包装食品抗氧剂D.卤水点豆腐本质属于蛋白质聚沉
5.(2021·河北武强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高分子M广泛用于牙膏、牙科粘合剂等口腔护理产品,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是甲醇
B.化合物B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C.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一组峰
D.合成M的聚合反应是缩聚反应
6.(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不会使溴水褪色
C.只含二种官能团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7.(2020·天津·模拟预测)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
C.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
D.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两种产物
8.(2020·全国·模拟预测)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B.Epy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Vpy是乙烯的同系物D.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9.(2022·福建·莆田一中高二开学考试)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10.(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B.乙烷C.丙炔D.1,3−丁二烯
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化合物Z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Z可以和乙醇发生缩聚反应
B.有机物Z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l有机物Z与足量的溴水混合,最多消耗3mlBr2
D.有机物Z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荧光素(X)常用于钞票等防伪印刷,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B.1mlX最多能与11ml氢气反应
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7种
D.X属于烃类
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其成分之一苦杏仁所含的苦杏仁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苦杏仁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28O11N
B.分子中含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
C.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
D.可与Na按物质的量之比1:7发生反应
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维生素()具有缓解重金属中毒、预防癌症、强抗氧化性等功能,它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B.可与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分子中6个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变质
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4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属于乙烯的同系物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透骨草又名药曲草,蝇毒草等。其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共5种
C.1ml该化合物最多与4mlNaOH反应
D.该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7.(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常见的塑料——聚乙烯
(1)聚乙烯的合成与分类
合成反应:nCH2=CH2 (聚乙烯)
_______
(2)聚乙烯的结构与软化温度、密度的关系:
①软化温度、密度大小与高分子链的_______有关;
②软化温度、密度大小与高分子链的_______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线型结构的聚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_______结构的聚乙烯,可以增加强度。
18.(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多糖
_______和_____是最重要的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子式为_______,其中葡萄糖单元中有三个羟基,也可表示为___________:因为n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纤维素性质探究实验
①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脱脂棉,加入几滴蒸馏水和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将混合物搅拌成糊状。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入3滴5%CuSO4溶液,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②实验现象
有______生成。
③实验结论
纤维素水解后产物有还原性,最终产生葡萄糖。
(2)淀粉和纤维素的对比
(3)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
(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C6H10O5)n(纤维素)+nH2OnC6H12O6(葡萄糖)
19.(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二糖
(1)物理性质和存在
①蔗糖为___________晶体,___________溶于水,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___________,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含量最丰富。
②麦芽糖有甜味但不及蔗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可制___________。
③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中,经发酵产生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_______+C6H12O6________
②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________
③实验探究——糖类的还原性
由此可见,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0.(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碳链的增长
(1)炔烃
CH≡CHCH2=CHCN(丙烯腈)CH2=CHCOOH(丙烯酸)
(2)醛或酮
(羟基腈)(氨基醇)(1∶2加成反应)
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____上,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____上。
(3)羟醛缩合反应
醛分子中在醛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泼性。
+H3CHOCH3—H=HCHO+H2O
21.(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完成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_之一,蛋白质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蛋白质的基本组成为氨基酸,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的通式是___________。人体中总共有21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2)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的___________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继续加水时,沉淀会___________,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
(3)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凝结起来,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继续加水时,___________恢复为原来的蛋白质。
(4)蛋白质溶液中含有杂质Cl-,有人用滴加AgNO3溶液的方法除Cl-,他这样做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2.(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
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然存在着自由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侧链中也往往存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基团,所以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___________,能与酸、碱反应。
(2)水解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3)盐析
①实验探究
②结论
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___________过程,析出的蛋白质在水中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其___________。采用多次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4)变性
①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a.物理因素:___________、加压、___________、振荡、超声波、___________和放射线等。
b.化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___________等。
②实验探究
③生活启示
食物加热后蛋白质更易吸收;乙醇、苯酚和碘可消毒;疫苗等生物制剂要低温保存;登山防晒护目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
(5)显色反应
淀粉
纤维素
物理性质
______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_______纤维状结构,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①无还原性
②能水解生成_______
③能发生酯化反应
④遇______变蓝
①无还原性
②能水解生成______(难)
③能发生______反应
存在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物质
应用
经发酵可生产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氨基酸、抗生素等,经酯化后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可降解塑料等
纺织、造纸工业的原料,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黏胶纤维等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蔗糖分子中无_______,是非还原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_______,是还原糖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NH4)2SO4溶液,产生___________,加入H2O之后,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三支试管内均产生___________,加水后___________
结论
变性后的蛋白质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活性,发生了___________的变化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浓硝酸生成___________,加热后,___________
结论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沾上浓硝酸会出现___________,可用于检验蛋白质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炔与氯化氢在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故A正确;
B.2—溴乙烷在氢氧化钾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钾和水,故B正确;
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C错误;
D.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醇为一元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乙酸可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不能发生反应,与饱和碳酸氢钠互溶,两者现象不同,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两者,B正确;
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烷烃的沸点高低不仅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C错误;
D.戊二烯分子结构中含2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C5H8,环戊烷分子结构中含1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C5H10,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的同系物必须是只含有1个苯环,侧链为烷烃基的同类芳香烃,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的侧链不是烷烃基,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连在苯环上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个碳原子,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结构上下对称,分子中含有5类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5种,故C错误;
D.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由结构简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个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A.新榨油脂若不及时干燥脱水,水中含有的微生物等物质可以将油脂氧化,使油脂变质,A正确;
B.聚氯乙烯为3类致癌物质,具有毒性,不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B错误;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为预包装食品的抗氧化剂,C正确;
D.向豆浆中加入卤水,是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属于蛋白质的聚沉,D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分析】
CH≡CH与试剂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HOOCCH=CHCOOH分子内脱水生成C,B和C聚合生成M,根据聚合物M的结构式可知,M的单体为CH2=CH-O-CH3和,由此可知B为CH2=CH-O-CH3,C为,则试剂a为CH3O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分析,试剂a 为CH3OH,名称是甲醇,故A正确;
B.化合物B为CH2=CH-O-CH3,要存在顺反异构,碳碳双键上的每个碳原子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不同时能形成顺反异构,B的结构中其中一个双键碳上连接的两个原子相同,不存在顺反异构体,故B正确;
C.化合物C为,其结构对称,只含有一种氢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有一组峰,故C正确;
D.聚合物M是由CH2=CH-O-CH3和中的双键上发生加成聚合反应,不是缩聚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6.A
【解析】
【分析】
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
A.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A正确;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B错误;
C.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 C错误;
D.1ml该物质酯基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均能和NaOH反应,1ml该物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mlNaOH,D错误;
故答案为:A。
7.A
【解析】
【详解】
A.—CH3的碳原子有4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3杂化,苯环上的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2杂化,—C≡CH的碳原子有2个σ键,无孤对电子,是sp杂化,因此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故A正确;
B.根据苯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炔中四个原子共直线,甲烷中三个原子共平面,因此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甲基中碳原子和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其他原子共面),故B错误;
C.分子中的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C错误;
D.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甲基上的氢有一种产物,取代苯环上的氢有四种产物,因此取代反应生成五种产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D
【解析】
【详解】
A.MPy只有1种芳香同分异构体,为苯胺,A错误;
B.EPy中有两个饱和C,以饱和C为中心的5个原子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所以EPy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共面,B错误;
C.VPy含有杂环,和乙烯结构不相似,故VPy不是乙烯的同系物,C错误;
D.反应②为醇的消去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9.B
【解析】
【分析】
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C9H1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详解】
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烃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并会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特点进行判断是解答关键。
10.D
【解析】
【详解】
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
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
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
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两个双键所在的两个面可能重合,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11.A
【解析】
【详解】
A.该有机物含有1个羧基,乙醇含有一个羟基,不能发生缩聚反应,A错误;
B.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Z中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H原子能和溴以1:1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以1:1发生加成反应,Z中苯环上酚羟基邻位氢原子有一个、含有2个碳碳双键,所以1ml有机物Z最多能与3ml Br2反应,C正确;
D.手性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物质中同时连接亚氨基、甲基和苯环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观察X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酚羟基,可以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取代)反应,没有醇羟基和卤素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
B.X的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三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里面的碳氧双键不能和氢气加成,所以1mlX最多能与10ml氢气反应,B错误;
C.X的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且苯环中没有对称的结构,苯环上剩余7个氢原子,所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7种,C正确;
D.X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为烃的衍生物,不是烃类,D错误;
答案为:C。
13.D
【解析】
【详解】
A.由苦杏仁甙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A项错误;
B.苦杏仁甙不含酯基,B项错误;
C.苦杏仁甙的分子中最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C项错误;
D.一个苦杏仁甙分子中含7个羟基,可与Na按物质的量之比1:7发生反应,D项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加成,可与加成,A项错误;
B.中含有酯基,能与溶液、稀硫酸反应,B项错误;
C.以碳碳双键为中心的平面结构,所有碳原子可以旋转到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
D.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可溶于水,D项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
【详解】
A项,根据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故A项错误;
B项,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和周围的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B项错误;
C项,该物质与乙烯的结构不相似,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碳环,与乙烯不属于同系物,故C项错误;
D项,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饱和碳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6.B
【解析】
【详解】
A.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物不含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A错误;
B.第一个苯环上有3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第二个苯环上有2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共有5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故一溴代物有5种,B正确;
C.酚羟基、酯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有机物含有2个酚羟基、2个酯基,其中一个酯基为苯酚酯的结构,故1ml该有机物最多与5mlNaOH反应,C错误;
D.苯环、碳碳双键、酯基都是平面结构,故该分子中能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多于7个,D错误;
故选:B。
17. 高压法 较多 较低 低压法 较少 较高 长短 疏密 越大 接近 越大 网状
【解析】
略
18. 淀粉 纤维素 (C6H10O5)n [C6H7O2(OH)3]n 砖红色沉淀 白色 白色 葡萄糖 碘单质 葡萄糖 酯化
【解析】
略
19.(1) 无色 易 二糖 甘蔗 甜菜 谷粒 麦芽 饴糖 乳汁 乳酸
(2) 葡萄糖 果糖 葡萄糖 醛基 醛基
【解析】
略
20. 氧原子 碳原子
【解析】
略
21.(1) 营养物质 酸、碱或酶 氨基酸 氨基 羧基 不能
(2) 溶解度 盐析 溶解
(3) 变性 不能
(4)AgNO3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
略
22. 氨基 羧基 酸性 碱性 两性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可逆 活性 盐析 溶解 物理或化学 加热 搅拌 紫外线 强酸 强碱 重金属盐 甲醛 白色沉淀 沉淀均不溶解 不能重新溶解 失去 不可逆 白色沉淀 沉淀变黄 黄色
【解析】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老高考)专题十二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有机物的提纯方法,常见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知识点+练习+测试,文件包含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测试含答案解析docx、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含答案解析docx、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docx、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练习docx、03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测试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