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2
全国卷(甲卷)
为平稳过渡至新高考,预计2022全国卷(甲卷)仍将保持2021年风格,所以试卷整体手法应传承已有套路。基于“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命题情境将有更针对性的指向,备考中要有的放矢。
有理有据、从容不迫-附《2020高考化学细目表》
第7题直面硅基能源逐步取代碳基能源革命,破解芯片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是当代人的使命。光电原理要尽快知晓!重点主干知识沿袭一贯考法,多加淬炼,能力潜滋暗长!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Si-28 S-32 Cu-64 Au-19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十四五”工作报告强调,中国将加速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硅基能源逐步取代碳基能源的革命,必须举全国之力破解芯片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基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我国的煤炭资源禀赋优于石油
B.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从沙滩到用户,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半导体工艺中一般需要在晶硅中掺杂第IIIA族与第VA族元素
D. 半导体工艺中用刻蚀剂-电子级氟化氢可加压保存在玻璃罐体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基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技术均优于石油,A说法正确;
B.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从沙滩到用户,硅由SiO2转化为硅单质,化合价下降,发生了还原反应,B说法正确;
C.晶硅中掺杂第IIIA族与第VA族元素,形成PN结,在接通电源或受光的激发,自由电子可向空穴方向移动(单向移动) (见图), C说法正确;
D.氟化氢可与玻璃容器中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变为黄色:Cr2O+2OH-=2CrO+H2O
B. 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Ca5(PO4)3(OH) +F- ⇌Ca5(PO4)3F +OH -
C. 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D. 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FeS+Hg2+=HgS+Fe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溶液变为黄色,橙色的Cr2O转化为黄色的CrO,故A正确;
B.铜离子水解消耗水中的氢氧根离子,促进水的电解,氢离子浓度增加,所以显酸性;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故B正确;
C.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草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应该以化学式形式存在,故C错误;
D.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S+Hg2+=HgS+Fe2+,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除杂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乙烯(SO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ZnSO4溶液[Fe2(SO4)3]
NaOH溶液
过滤
C
硝基苯(苯)
水
分液
D
Cl2(HCl)
饱和NaCl溶液
洗气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会被高锰酸钾氧化,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达不到提纯的目的,A错误;
B.硫酸锌也会和氢氧化钠生成沉淀,B错误;
C.硝基苯和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
D.饱和NaCl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而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达到目的,D正确;
故选D。
4. 已知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M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
B. 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ZO4
C. X、Y、Z、W、M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D. 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由图像分析可知,原子半径:M>W>Z>Y>X,M的原子半径最大且0.01mol/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的pH=12,则M为Na元素,0.01mol/L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的pH ④. 1
【解析】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求出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II的反应分两步,依据各步反应可判断;根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则使用不同的催化剂,达平衡时CH4转化率是一样的予以判断;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计算CO2的分压,v(CO),Kp的值。
【小问1详解】
①由题图可知,过程I发生CH4+CO2 2CO+2H2反应,根据I.CH4(g)+H2O(g)=CO(g)+3H2(g) ΔH1=+206.2kJ/mol ;II.CO2(g)+4H2(g)=CH4(g)+2H2O(g) ΔH2=-165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则I×2+II得:Ⅲ.CH4(g)+CO2(g) 2CO(g)+2H2(g) ΔH3=2ΔH1+ ΔH2=2×206.2kJ/mol+(-165kJ/mol)=+247.4kJ/mol;答案为CH4(g)+CO2(g) 2CO(g)+2H2(g) ΔH=+247.4kJ/mol;
②由题图可知,该技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g)+ 3CO2(g) ⇌4CO(g)+ 2H2O(g) 根据盖斯定律,由Ⅲ×2+ II得反应CH4(g)+ 3CO2(g) ⇌4CO(g)+ 2H2O(g) ΔH= ΔH3×2+ ΔH2=+329.8kJ/mol;
③对于吸热反应,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烷含量应减少,故排除曲线c、d;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含量将增加,故曲线b表示2MPa时的甲烷含量曲线;
【小问2详解】
①反应II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平衡常数K(500℃) >K(700℃);
②CaO为碱性氧化物,加入CaO的体系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反应II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降低,反应Ⅰ的平衡也正向移动,使氢气含量增大,故答案为:加入CaO的体系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反应I、II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氢气含量增大;
③500°C时, E点压强低于G点压强,G点甲烷浓度大。根据题中图像分析,500°C时, 压强为P0,氢气含量为2.1mol,甲烷转化率为0.6,所以反应I中消耗1mol×0.6 = 0.6molCH4,同时消耗0.6molH2O、生成0.6molCO、生成1.8molH2, 反应Ⅱ生成2.1mol-1.8mol = 0.3molH2,同时消耗0.3molH2O、消耗0.3molCO、生成0.3molCO2,平衡时,CO、H2O、CO2、H2、CH4别为0.3mol、2.1mol、 0.3mol、 2.1mol、0.4mol, 平衡分压分别为P0、P0、P0、P0,所以Kp=,答案为>;1。
10. 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是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一种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
(2)电解过程中得到NCl3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3)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C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 在温度高于38°C时析出的是NaClO2·NaClO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①_______;②_______;③洗涤;④干燥。
(4)NaClO2溶液与N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写字母);
A. 碱石灰 B. 浓硫酸 C. 碳酸钠溶液 D. 氢硫酸
(6)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 mL水溶解后,再加3 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 +2S2O=2I- +S4O),共用去V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_______。
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③测得ClO2的质量m(ClO2)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H2(氢气)
(2)
(3) ①. 蒸发浓缩 ②. 冷却(大于38℃)结晶
(4) (5)B
(6) ①. 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 ②. 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氯化铵和盐酸电解生成气体A和NCl3,反应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明铵根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Cl3,根据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可知,氢离子的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因此气体A为氢气;
【小问2详解】
铵根离子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Cl3因此生成NCl3的电极反应式为;
【小问3详解】
将NaClO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大于38℃)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可得NaClO2。
【小问4详解】
NaClO2与NCl3发生氧化还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A.氨气为碱性气体,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2,故B符合题意;
C.ClO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氢硫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与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小问6详解】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
②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③VmLNa2S2O3溶液含有Na2S2O3物质的量为,根据关系式,,则。
11.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其核外有___________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与铜处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与铜原子相同的有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铜锌合金俗称黄铜,铜锌两种金属的各级电离能(单位:)数据如表所示:
I1
I2
I3
I4
I5
I6
Cu
3555
5536
7700
9900
Zn
3833
5731
7970
1040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氯化羰基铜(I)[化学式为]的性质,在CuCl过量时,可定量测定气体混合物中CO的含量,化学方程式为2CuCl + 4CO→。
相关元素的鲍林电负性数值如表所示:
元素
Cu
Cl
C
O
H
电负性
1.9
3.0
2.5
3.5
2.1
①据此判断CuCl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与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________;
②氯化羰基铜(I)中C1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1 mol氯化猴基铜(I)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__________,配位键数目为___________。
(4)某种铜金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若晶胞参数为a 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该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答案】(1) ①. ②. 15 ③. 钾、铬
(2)的外围电子排布为,结构稳定,难失去电子变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易失去电子
(3) ①. 共价键 ②. 、合理即可) ③. ④. ⑤.
(4) ①. (或)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与铜处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与铜相同的元素有钾、铬;
【小问2详解】
为基态铜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结构稳定,难失去电子变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易失去4s上的电子,因此;
【小问3详解】
①和的电负性差值为,因此中存在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与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等;
②氯化羰基铜(I)中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据图可知1mol氯化羰基铜(I)中含有的键数目为,个与个原子和铜配位,配位键数目为;
【小问4详解】
分析铜金合金的晶胞可知,,所以铜金合金的化学式为或;列式计算可知该合金的密度。
12. 氧氟沙星(图中的X)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扁桃体、皮肤及组织等部位的急、慢性感染。某高校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条件温和,容易控制,原料利用率较高,符合绿色化学思想。该工艺合成路线如图:
注:(结构式为)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合成反应的溶剂。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物质C分子中的“Et”代表___________(写名称)。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氧氟沙星最多可与___________发生加成反应;物质M与足量热的溶液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写出G→X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加替沙星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达到抗菌作用。设计以 为主要原料(其他合适原料任选)合成加替沙星的中间体( )的路线图_______。
【答案】(1) ①. 羧基、氟原子 ②. 乙基
(2) ①. ②. 取代反应
(3) ①. 5 ②. 1
(4) +HF
(5)6 (6)
【解析】
【分析】由各物质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可得出:A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与M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在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生成E,E在、甲苯作用下生成C(实现—转变为—),G再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氧氟沙星。
【小问1详解】
依据A的结构可知,A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氟原子;,结合三者的结构简式,可得出“”代表乙基;
【小问2详解】
对比D、G的结构简式并结合反应条件,—转变为—应是由E到G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而D到E是生成新环的过程,可得E的结构简式为;C与反应生成D,对比C、D的结构,可知C→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小问3详解】
苯环和氢气按1:3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羰基分别和氢气按1:1发生加成反应,则氧氟沙星最多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酯基,消耗;
【小问4详解】
对比G、X的结构,可知L的结构简式为,G与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X和,反应方程式为 +HF;
【小问5详解】
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结构含有醛基或甲酸酯基,结合物质A的结构可知,苯环上除氟原子外的取代基可能为—或—与—,而—在苯环的位置有3种情况,如图:、、,每种结构中都剩余两个对称的位置。若剩余取代基为—,有3种结构;若剩余取代基为—与—,也有3种结构,故共有6种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小问6详解】
依据题目合成图中的信息,结合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式可知:先与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再与反应生成,最后在、甲苯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得到产物,合成路线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共22页。
这是一份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光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