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古诗文深度训练示例2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古诗文深度训练示例2,共4页。
高考语文古诗文训练一则(学生版)永明十一年,孝文帝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阁,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拓跋澄曰:“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秋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帝曰:“庙算已定,大将军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 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注]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有删改) 【注】旧人,指鲜卑族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B.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C.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D.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堂:中国古代最隆重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在此举行朝会、祭祀、选士等大典。 B.筮:中国古代用蓍草占卦,或者灼烧龟甲或牛骨,辨视其裂纹以推断事情吉凶。《诗经·氓》里有“尔卜尔筮”。 C.武:周武王姬发,西周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他亲率大军于牧野之战灭商,建都镐京,国号大周,谥号武王。 D.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虔诚。出自《仪礼·士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成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文帝想迁都到洛阳,担心大臣们不愿意听从,于是商议大举讨伐齐,想借此胁迫大臣们南迁。B.对孝文帝商议大举讨伐齐之事,包括尚书、任城王拓跋澄在内,大臣们开始的时候并不支持。C.大臣们都知道孝文帝率兵伐齐的真正目的是想要迁都洛阳后,态度便全都由阻止而改为支持了。D.鲜卑族人虽然不愿意迁都,但又害怕继续南伐,所以,没人再敢说话,迁都计划最终得以确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5分) (2)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5分) 鹧 鸪 天① 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②,满堂宾客尽关山③。从今嫋嫋盈盈④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⑤。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注】①此词为淳熙二年正月范成大离桂林赴成都就任时所作。②小契丹:契丹族的一种舞蹈。③关山:边防关塞。④嫋嫋盈盈:也写作“袅袅盈盈”,形容舞姿摇曳美好。⑤竹枝斑:相传舜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舜的两个妃子泪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纹。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筵席前歌舞正欢,歌舞本是能助兴的,但对于情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词人一开篇就说“休舞”。 B.“尽关山”,点出送别者尽是他乡之客。又如《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C.“从今……”两句设想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舞姿呢? 大有《雨霖铃》中“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 D.最后两句是写别后的相思。意思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无法把自己写的书稿寄给友人了,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15.“模泪易,写愁难”意思是说,表演时模仿流泪容易,而把愁充分地表现出来就很难了。请结合词的后三句,简要赏析词人的写愁技巧。(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语文新高考60篇古诗文(文化常识),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户侯,阡陌,魏武帝,五陵,青衫,子颖,徂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作文之多元思辨类作文示例(训练版+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公顷森林或草地,新增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语文新高考60篇古诗文(文化常识),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万户侯,阡陌,魏武帝,五陵,青衫,子颖,徂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