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题—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题—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1),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的两位老师
我早年——也就是20年代——读书时,学校里颇有几位老师是体罚主义的坚定信奉者,他们中间,特别凶狠的是一位教代数的老师。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课堂里的秩序靠板子维持,学生的作业也靠板子来督促。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而紫。接着,他就抡起他所倚重的那件“教育”武器,在我们手心上显示起威风来。有一阵子,我这由私塾混过来的学生,忽然对代数产生起浓厚的兴味,觉得代数题好像有点情节,而“设X”还颇能启发点想象力。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
当时我们念的课本叫《温德华氏代数学》大概是根据什么外国教科书改编的,书挺厚,要一块多钱一本。每天上下学途中,我都小心翼翼地把它同旁的教科书裹在一块蓝布包袱皮里,夹在腋下。可有一天走在东直门大街上,突然对面奔来一匹惊马,它像发了疯似的在马路中心横冲直撞起来。顿时街上人声鼎沸,我也没命地朝一家专营殡葬的杠房大黑门跑去。哎呀,迈沟的时候一不小心,蓝包袱散了。我慌忙把零乱的书册拾了起来,重新包起,躲进那家杠房。
晚上一温习功课才发现:糟了,“温德华”不见了。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丢失“温德华”所造成的危机更大的了,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呢!我溜出大门,摸着黑儿跑回惊马的地方找,还去敲杠房的门,问掌柜的可曾见到那本书。掌柜的说:“什么‘温德华’‘热德华’的,没有!”然后,“咣当”一声,板门又关上了。
那一夜我尽做噩梦,天好像塌了下来。早晨,我提心吊胆地走向学校。上代数课之前,我央求邻座的同学把书放在两人合用的课桌当中。他吐了下舌头,就答应了。
可是,他答应了管什么用!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像目光炯炯的老鹰,“老鹰”立刻张开翅膀扑了过来。
几分钟后,我抚着红肿的手,淌着泪,回到座位上。“老鹰”在讲台上横眉立目(一手还攥着那个刚才抽过我手心的板子),大声咆哮道:“哪天你不带书来,哪天照样揍,把书揍出来算!”
那刚好是月头上,是交饭费的时候。记得当时每月饭费是两块半大洋。我有了主意。我向管膳务的先生说明了情况,苦苦哀求他,准许我只吃早饭和晚饭。这样,中饭的钱就可以省下来买那本“温德华”了。这本来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人的心肠软,并且也耳闻过“麻”老师的威风,就真的同意了。
于是,每当中午下课,大家熙熙攘攘拥到饭厅里去吃午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留在篮球场上,无精打采地投篮。当有人路过球场,好奇地问我干吗不去吃午饭的时候,我还笑嘻嘻地说:“不饿。”
有一位教高班地理的贾老师——哎,现在我连他的名字也忘掉了,只记得他戴副近视眼镜,细高挑个儿——听了我那个答复并不满足。他跑去问我班上的同学,才弄明了真相。
他不声不响地替我补上了饭费,然后把我叫到教员休息室去,用充满温情的目光望着我说:“不是你粗心,是马惊了,这怪不得你。从明天起,你去吃午饭吧。”
我含着泪问他:“那——钱呢?”
他把手一挥,用诙谐的口吻说:“等你毕了业,再双倍还我。”
谁想到没等毕业,我就被开除了。那以后,走南闯北,这位贾老师的慈祥面孔却时常在我的记忆中出现,每次都感到一泓暖意。
(1)文章第一段是如何表现代数老师的“凶狠”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2)文章两处画线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3)作者围绕“温德华”把主体事件交代得有条不紊,请做概括。
(4)文章标题为“我的两位老师”,但写贾老师只用了很短的篇幅,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和效果。
2. 阅读《穿西装的修车老爹》,回答下列小题。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①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②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生意?”
⑥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⑦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⑧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⑨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⑩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
⑪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选自《意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2)文章第⑪段写道父亲“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根据你的理解,找出文中两处表现父亲这一“生活的艺术”的细节。
(3)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
(4)文章第⑫段写道“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请问“这样”是怎样?你认同父亲“这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赶紧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第⑧段中“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指哪几句话?
(2)文章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分别包含怎样的感情?
(3)自选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①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②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窗牵牛花
风中箫
①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②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③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④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⑤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⑥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⑦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么多快乐和幸福。
⑧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⑨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⑩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高了。
⑪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⑫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⑬牵牛花开的季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⑭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怎么都是牵牛花?”她笑:“喜欢啊。”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母亲淡淡地说:“我特意种上的。”
⑮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⑯她记得,就是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阅读全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的作用。
(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赏析画线词语)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⑮段的理解。
(5)读完整篇文章,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
池 莉
①这个时刻,天正暗下来,黄昏将近,我站在窗前,朝侧面的楼栋微笑。我之所以持续保持微笑,是怕出事,侧面楼栋一户人家的窗前,一位老人,打开玻璃窗,对着户外颤抖哀号:“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我听见了。我立刻冲到窗前,打开我家窗户,寻求老人目光,向他摆手摇手,“喂——爹爹”我使出最温和安详的嗓音,与他打招呼。由于角度关系,我无法判断他是否看见了我。我就努力持续着,持续着,直至他终于朝我这边转过脸。然后老人停止了,关上窗户进屋了。可我还是不放心,赶紧给物业打了紧急求助电话,请他们务必上楼敲门,去查看一下,看看是否为孤寡老人?问问是否发生了困难?如果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家有。物业也非常尽职,答应马上就去。这一阵忙乎,夜色已黑。这个时刻,是隔离的第28天了。焦虑和急躁开始在人们心里蔓延,我们需要对付更多敌人包括在自己心里逐渐扩大的阴影。
②这个时刻,新冠病毒还在肆虐,而武汉,也已经出台了疫情爆发以来最为严格的隔离严控措施,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收治病床在每天扩大,医疗一线医务人员们正在冒死救治病人。此时此刻,人与病毒的搏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吞噬与反吞噬,进入胶着化状态,这个时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劲。然而,人们在家隔离已经第28天了,有人坐不住了,有人千方百计偷跑出去,有人吃不惯配送的简单蔬菜,想吃鲜鱼鲜肉和热腾腾的热干面了,还有人带着孩子出来遛弯,还说“怕么事唦,注意点就行了,关家里人都关苕了”。此情此景,说真的,太急人也太恨人了!事实非常清楚,如果不彻底阻断人传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接受采访,与我熟悉的记者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刻,对于这样一些还不知死活的人,如果是我,我的办法就是直接一拳打晕他,拖他回家,再丢一周吃食,封死大门——这是玩笑。可这也不是玩笑——这个时刻,如果还有人不珍惜生命同时还危害他人生命,就只能强制他珍惜自己。说是这么说,我当然没有打晕任何人,而是恰恰相反,我在对一位陌生老人微笑,朝他摇手,希望能够安慰到他。
③这个时刻,日常生活不再是常言所谓的日常生活了,直接就是保卫生命。这个时刻,当我们看见小女孩儿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儿追在后面哭嚎,这也不再是世间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冲上去,搂过小女孩儿,为她戴上口罩,尽快哄住她的号啕大哭,以免病毒趁机潜入她敞开的咽喉与肺脏;这个时刻,我们就是小女孩儿的母亲,而不仅仅只是拍视频的看客。
④这个时刻,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因此我们能做一件事情,就做一件事;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底线是我们首先做好自己。这个时刻,真正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刻,我们得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人类的强大意志,把我们生命夺回来!
⑤这个时刻,心神稳定是我们的拯救,理性冷静是我们的力量,勇敢顽强是我们的必须,咬牙挺住是我们的本分。又一个黎明来临,拉开窗帘,东方既白,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时刻,我们必须忍住悲伤,克服畏惧,去希望窗外的希望。
(写于2020年2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描述了“这个时刻”的哪些具体情景?请根据第②段内容分点概括“这个时刻”的两个情景。
①“我”朝对面窗里的老人微笑,关注他的安全;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小女孩儿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儿追在后面哭嚎,“我们”为她戴上口罩。
(2)宣传标语文字简洁,目的明确,极富号召力。在疫情期间各地纷纷惊现硬核标语,如“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这些“土味”标语,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达到了极大地防疫宣传目的。又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国际友谊。两类标语,大俗大雅、分列两端,都是语言的极致。
面对隔离期间按捺不住心情想随意出门的人,请你选用文章里的一句话作为宣传标语抄在横线上,可以是完整的一句话,也可以在句中选取一部分,并结合宣传标语的目的与特点说明选用的理由。
我选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我选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标题为“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其逗号前后的内容可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全文与作者写作意图阐明你的观点。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蜡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2)朗读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时,哪个词最应该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3)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的句子。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建议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参考答案
1.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他脾气暴(三伏天的柴火一点就着);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他模样凶狠(脸上的麻粒由青而紫);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他教学手段粗暴(学生因体罚失去学习兴趣)。
(2)①因丢书而着急惊慌,因可能受到的处罚而恐惧;
②不能吃午饭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窘迫、逞强。
(3)慌张丢书,惶急找书,因丢书受罚,省下饭钱抵书款,引发贾老师的帮助。
(4)原因:贾老师是教高班地理的,和“我”接触不多,故略写;代数老师的惩罚引发的事件是贾老师对自己关爱的主因,应详写。
效果:将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和贾老师的细心、温情形成对比,突出代数老师给作者带来的伤害,衬托贾老师关怀学生的慈爱性格;篇幅的详略安排和作者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倾向恰成一种反差,凸显了文字的张力。
【解答】
(1)“他的脾气暴得像三伏天炎日下的柴火,一点就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他的脾气暴躁。“他脸上有麻子,而且麻得厉害。每次风暴到来之前,我都觉得他的麻粒总是由青而紫”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他模样的凶狠。“然而经过他两顿清脆而沉重的板子,科学在我幼小心灵中露出的那一点点幼芽,就永远枯萎了”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他教学手段粗暴。
(2)①“危机”一次点明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心理很惊慌,因为“比这轻得多的过失也要招致一顿重打呢”,“我”因为可能受到的处罚而恐惧;
②“不饿”说明“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状况,“笑嘻嘻”则表现出“我”的逞强,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的窘迫。
(3)作答本题时要充分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第二段写遇见惊马慌张丢书,第三段写害怕受罚着急找书,第六段写因丢书受罚,第七段写省下饭钱抵书款,第十段写受到贾老师的帮助,据此回答即可。
(4)写贾老师用了很少的篇幅是因为“我”和贾老师的接触不多,“我”在上学时每天接触的是代数老师,并且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的教育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引出贾老师对我关爱的主因,所以贾老师略写,代数老师详写。这样写的效果是:将贾老师的柔情和代数老师的凶狠粗暴作对比,写出代数老师给“我”带来的伤害之深,更衬托出贾老师的慈爱。篇幅的详略安排和作者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倾向恰成一种反差,凸显了文字的张力。
2.
【答案】
(1)①父亲坚持小区摆摊修车,②感动(感激、愧疚)
(2)①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
②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③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
④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
⑤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
⑥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3)①无私。“我”买洋房时,父亲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后来又坚持修车,拿出20万元缓解“我”的生活压力;
②勤劳。父亲在老宅的院子里已经摆了十几年的修车摊,现在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
③友善。父亲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左邻右舍常在车摊前歇歇脚,聊聊天,下下棋;
④细致。父亲把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父亲还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
(4)“这样”指的是为了子女一辈子辛苦劳作默默奉献。
示例一:认同,这是中华文化中亲缘关系的体现。
示例二:不认同,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子女也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解答】
(1)文章的第②段和第③段写我们搬到洋房后,父亲在小区内摆摊修车,在“我”多次劝阻后,仍然坚持在小区摆摊修车。父亲送“我”存折后,“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写出“我”的感动。
(2)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现在第③节,“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第⑤节,“修完之后,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找出文中两处细节描写即可。
(3)结合父亲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分析。“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等语句可以看出父亲的细致;“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可以看出父亲的友善;“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可以看出父亲的无私。
(4)“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一句中“这样”要结合全篇文本的内容概括作答,文本中的父亲一辈子为子女、家庭操劳,摆自行车摊,攒下的钱为子女买房,补贴家用,这是一种无私的默默奉献。对于父亲的这种活法,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
【答案】
(1)①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
②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
(2)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被孩子们的深情所感动(或:为离开孩子们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①运用了环境描写,交代了“我”离开的时间,暗示了下文孩子们对“我”深厚的情谊。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温暖话语的美好,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温暖。)
(4)揭开的事实真相,解开悬念;突出了林老师的善良、智慧、师德和爱心,升华主题;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解答】
(1)通读文章可以明确“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一是指的是林老师给“我”写的作文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二是指二十个山里孩子给“我”的临别留言,“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
(2)解答此题需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第一次是“我”在看到老师写在作文本上的评语之后,“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体现了“我”因得到老师的认可而感到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是“我”做代课老师结束时,看到孩子们的离别赠言,“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体现“我”被孩子们的深情所感动;第三次是在得知评语的真相后,“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体现了“我”在得知真相后的震惊及对林老师的感激之情。
(3)①“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交代了“我”离开时的季节,描写了秋天的景物,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既交代了“我”离开的时间,又暗示了下文孩子们对“我”深厚的情谊。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话语”比作“永不凋零的花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些话语的美好,似乎带有温度,温暖了“我”的内心,对“我”影响深远,让“我”永远回味。
(4)解答时要结合文段内容,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考虑。内容上,第⑨段交代了当年“撕作文”事件的真相,也写出了林老师这样做的原因,突出了林老师的善良、智慧,有师德,有爱心的美好品质;结构上,用补叙回应了前文留下的伏笔,使文章行文结构更加完整。
4.
【答案】
(1)受伤躺在病床上的她受妈妈偷偷种在君子兰花盆里的牵牛花的影响,性格发生变化,身体康复,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2)交代了十五岁时她叛逆、倔强、逃学的背景;为下文写她的改变埋下伏笔;写母亲暗自垂泪,为下文写她种牵牛花,鼓励女儿作铺垫,突出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用心良苦。
(3)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牵牛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努力生长,探索世界的姿态,表现出她对牵牛花的期待和喜爱。
②“牵”原指拉着行走或移动,在文中指牵牛花的生长时刻吸引着她的目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给予她欢喜、期待和力量,让她成长,懂得感恩,学会珍惜。
(4)“愣在了一旁”,是因为她没料到那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牵牛花竟然是母亲特意种下的;她现在才明白母亲为了她的成长付出了怎样的苦心;“缠绕”的是母亲那浓浓的母爱和她满心的感恩。
(5)充满智慧,细心耐心,关爱孩子,用心良苦。
【解答】
(1)解答本题需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主要讲的是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出去爬山玩,结果摔下山来,右腿骨折。开始她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后来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而且君子兰旁长出了一株牵牛花,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最后她康复了,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据此作答即可。
(2)“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下文写她的改变作铺垫;“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为后文写母亲为鼓励女儿钟牵牛花作铺垫,突出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用心良苦。
(3)①从“伸出”“张望”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牵牛花当做人来写,形象生动地写出牵牛花生长、攀援的姿态,也表现出她对牵牛花的期待和喜爱。
②“牵”的本义是拉着使行走或移动,在文中指牵牛花的生长时刻吸引着她的目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牵牛花对“她”的吸引力,让她在成长中懂得感恩,学会珍惜。
(4)“愣”这一神态描写,表现了她的意外,结合前文“我特意种上的”可知,“愣在了一旁”,是因为她没料到那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牵牛花竟然是母亲特意种下的;“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写她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其中“缠绕”在她心里的是母亲对她的爱和她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5)从母亲用别具一格的方法(让“她”从牵牛花中汲取力量,获得新生)耐心引导她、鼓励她的情节可概括出母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从“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等处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细心耐心的人;从“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等处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关爱孩子的人;从“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淡淡地说:‘我特意种上的。’”等处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据此概括分析作答即可。
5.
【答案】
(1)②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医疗一线医务人员正在冒死救治病人,③有人坐不住了,千方百计偷跑出去
(2)【示例】我选用的句子: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
我选用的理由:这句话文字简短,目的明确,说明当下抗疫的艰难,“唯有”二字很有力量,借此号召所有人积极配合国家和医务人员们尽量宅家隔离。
(3)不宜调换。句子结构进行倒装改变,有强调作用。一方面表达了隔离时间之久,希望将要到来,另一方面也是告诫大家,每个人都要为保卫生命守住自己的底线。
【解答】
(1)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题干给出的①是根据第①段的“我立刻冲到窗前,打开我家窗户,寻求老人目光,向他摆手摇手,‘喂——爹爹’我使出最温和安详的嗓音,与他打招呼”概括得出的;④是根据第③段的“当我们看见小女孩儿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儿追在后面哭嚎,这也不再是世间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冲上去,搂过小女孩儿,为她戴上口罩,尽快哄住她的号啕大哭”概括得出的。②③点则需要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根据“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收治病床在每天扩大,医疗一线医务人员们正在冒死救治病人”一句可知,“这个时刻”指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医疗一线医务人员正在冒死救治病人。根据“有人坐不住了,有人千方百计偷跑出去”可知,“这个时刻”指有人坐不住了,千方百计偷跑出去。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从文中选择一句适合作为宣传语的话,然后结合宣传标语的目的与特点阐明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选用的句子如:①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②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人类的强大意志;③心神稳定是我们的拯救,理性冷静是我们的力量,勇敢顽强是我们的必须,咬牙挺住是我们的本分;④忍住悲伤,克服畏惧,去希望窗外的希望。
(3)解答时首先应表明“不宜调换”,然后根据文本内容阐述理由。题目是一个倒装句。“第28天隔离了”前置,一方面起强调作用,强调隔离时间之长,也强调了希望就要到来,因为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十四天,已经两个潜伏期了;另一方面也告诉大家,已经坚持了二十八天,胜利即将到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等待胜利的到来。所以逗号前后的内容不能调换。
6.
【答案】
(1)①“芬芳的蜡梅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②象征着学生们美丽的心灵;
③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揭示文章情感主旨,体现“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
⑤关联主要情节,体现主要内容。
(2)“彼此”最应该用重音朗读。“彼此”是指“我”和孩子们,“我”与孩子们已走进相互的内心,重音强调“彼此”,突出了“我”和孩子们情感的加深。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比作“一朵朵美丽的腊梅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腊梅花一般美丽可爱,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喜爱之情。
【解答】
(1)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题目中的“蜡梅花”是文章线索,贯串了全文;“芬芳的蜡梅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蜡梅花,也指孩子们纯洁美好的心灵;制造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写的是关于“我”与有着蜡梅花一样品质的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借“蜡梅花”来表现“我”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师生情。
(2)解答本题应根据句子中包含的感情来确定朗读的语气。“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中的“彼此”是指老师和学生双方,重点强调老师和学生已经心心相印了,所以要重读。“彼此”写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膜已经消失了,突出了老师和学生感情的加深。
(3)首先阅读句子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修辞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学生比作“美丽的蜡梅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学生心灵的美好,也表达了“我”对学生的喜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7 记叙文阅读(教师版),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朝《史通杂述》记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题—记叙文阅读(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