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展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五)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螭首(chī) 蟠龙(pán) B.额枋 (fāng) 攒动(cuán)
C.正月(zhēng) 朝贺(hè) D.击磬(qìn) 轮廓(kuò)
2.《书戴嵩画牛》说明的道理是( )
A.不要迷信权威。 B.勤奋长才干。
C.名家也有谬误。 D.小儿无戏言。
3.下列关于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多选)( )
A.可以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B.可以通过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来感受人物形象
C.可以通过留意典型的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4.下列关于课文《七律·长征》 ,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诗中的“喜”和“开颜”表现出红军走过了岷山,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B.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采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C.尾联诗句提到的 “三军”指的是海军、陆军、空军。
D.全诗赞颂了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以下关于本文《盼》写作特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蕾蕾“盼”的心理活动时只用了直接心理活动描写的手法
B.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C.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二、诗词曲鉴赏
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6.“冠冕”的“冠”读_______,“冠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7.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
8.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的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9.蕴含哲理类古诗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题西林壁》比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陆游《游山西村》说明在迷茫中坚定执着地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朱熹《观书有感》 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说明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10.读一读,完成填空与仿写练习。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1)这句话是作者在描写后面的同学看“我们” 玩竹节人投入的表现,其中“伸长脖子”是(________)描写,“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通过写旁观者当时的(________)来表现人物当时入迷的状态。
(2)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某个(些)人做事非常投入、入迷的状态吗?试着仿写一句话来表现其投入。除了用上例句所用的方法外,你还可以用上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穷人》对桑娜的心理描写非常突出,也十分动人,尤其是抱回孩子后的内心独白。读句子完成练习。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该处表现出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描写也很有层次,从______到______再到________。
A.担心 B.决断 C.自责 D.悲愤
(2)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A.内容的省略 B.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C.心理活动断断续续 D.语意的跳跃
(3)作者为什么要写桑娜责备自己不该抱回孩子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的高尚形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2.文段选自《__________》
13.看到“人的海洋”,我想起一些描写人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14.本段在写法上运用了先概括,再_______的写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代表。
15.“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直奔”一词可以看出_________。(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说明大家都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迫切、兴奋的心情。
C.“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急躁、烦躁的心情。
D.以上三项都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引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6.根据下面的词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特别奇妙的想法(______) 逗人玩,与别人开玩笑(__________)
17.请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下面的内容进行排序,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笑玫瑰 ②插玫瑰 ③摘玫瑰(___________)
18.我远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 )
A.祖父不知道我把花插在他的帽子上,我一看就想笑
B.我怕祖父发现会训斥我,所以不敢往他那儿看
C.我和祖父玩捉迷藏,害怕被他发现,所以不敢看
19.阅读短文,你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我和一个___________的祖父。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钟子期曰:“,。”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0.按原文内容将“”处补充完整。
21.本文选自《______》,成语“_______”就出自这个故事,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
22.下列不适合形容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系的词语是(_______)
A.知音 B.志趣相投 C.知恩图报 D.心有灵犀
23.你能写出一句与友谊有关的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4.探究靓舞台.
请根据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格式,写一首小诗看谁写得精彩。
参考答案
1.D
2.A
3.ABC
4.C
5.A
6.guān 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7.花
8.排比 用途
9.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0.动作 感受 只见她双手捧着书本两侧,目不转睛地看着。偶尔因故事的高低起伏而发出几声长叹,过后如释重负般发出几声清脆的笑声。
11.A C B C 不会,这样写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是真实可信的。正因为她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宁愿挨揍也要收养孩子,反而让让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12.开国大典
13.人山人海 人头攒动
14.具体 工人 农民
15.B
16.异想天开 捉弄
17.③②①
18.A
19.顽皮 慈爱
20.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21.吕氏春秋·本味 高山流水 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22.C
2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4.
海鸥之歌
一个破袋子,一身褪色衣,
日行千里路,
只为湖边把鸥喂。
那位老人!
亲昵的歌调,袋中的饼干,
翻飞的白鸥,
多么亲密的画面,
这最美的歌!
海鸥重情义,心儿也很细,
告别时不断地飞翔,
幸福吉祥的神鸟,
老人,
请不要孤单悲伤,
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
有我们,为你歌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四)(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四)(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五):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综合复习试题(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