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6 花儿草儿真美丽 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0727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6 花儿草儿真美丽 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0727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怎样才是真正喜欢动物,如果我们喜欢动物园的猴子,,会告诉我们树的年龄,大树如果倒下,你会把年轮发现,哪句大自然的语言是正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怎样才是真正喜欢动物( )。
A.给小燕子撘窝
B.给动物投食
C.把抓到的动物制成标本
2.如果我们喜欢动物园的猴子,( )。
A.可以扔香蕉给它吃
B.可以扔桃子给它吃
C.不能扔东西给它吃
3.( )会告诉我们树的年龄。
A.年轮
B.设置树枝闹钟
4.大树如果倒下,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圈就是一年,这是( )的语言。
A.大自然
B.班集体
C.同学们
5.哪句大自然的语言是正确的?( )
A.白云飘得高,明天可能是晴天
B.蚂蚁搬家是告诉我们有新房子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风的种类有:( )( )( )( )等。
2.大雁集队南飞,说明( )季已在眼前。
3.大自然会给( )的人们丰厚的回报。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受到很多( )。
4.我喜欢的动物有( )、( )等,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的小动物,这样人与大自然才能和谐共处。
5.我喜欢的动物是(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水泥、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
2.漂亮的人就是最有精神的。( )
3.大自然的语言不需要我们懂。( )
4.十二生肖中牛排第一。 ( )
5.风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发电。(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大自然,真奇妙,请找找下面物品对应的原型吧!找到后,请用直线连起来哦!
大米 木浆
丝绸 稻谷
果汁 蝌蚪
青蛙 春蚕吐的丝
纸 水果
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在大自然中一年四季都会有风,你能写出春、夏、秋、冬的风给人的不同感觉吗?
2.我们人类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很多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别让自己受到伤害?
3.公园里的牡丹花开得真漂亮,有人企图挖一株回家种。他做得对吗?你看到后会怎么做?
4.一年里,被分为四季。而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春天,是美丽的风景画,也是秋天的希望。夏天,是知了的叫声,是青蛙的歌唱声。冬天,是人们嘴里吐出来的水蒸气,也是孩子们的冰雪乐园。你喜欢一年四季吗?说说你的理由。
5.大自然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A
5.A
二.填空题
1.微风;大风;台风;龙卷风
2.秋
3.勤劳;快乐
4.小猫;小狗
5.小兔(其它答案符合也可)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春天的风和煦,夏天的风凉爽,秋天的风干涩,冬天的风寒冷
2.答:(答案不唯一)①小猫小狗也有脾气,别去招惹他们!②看到成群的马蜂,要绕行。③流浪动物身上带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别亲近。
3.他做的不对,我会制止他,然后对他说:公园里的花是让大家欣赏的,不能挖了带回家里。
4.示例:我喜欢四季,因为在不同的季节不着不同的欢乐与高兴,在春天里我可以去春游,在夏天里我可以在水中嬉戏,在秋天里我可以品尝到丰美的果实,在冬天里我可以看到漫天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所以我喜欢四季。
5.示例:我们住的房屋,是水泥、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小动物做朋友就是,爱护花草树木要这样做,夏天可以让我们很凉爽,大树、小草、花儿都有,如果我们喜欢动物园的猴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复习练习题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