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01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02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14页。

    第二单元
    第4课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论语》十二章



    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其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内乱逃难到了鲁国,其父叔梁纥是陬邑大夫,一个“以武力闻于诸侯”的小武官,属于当时奴隶主的下层。年老的叔梁纥和年轻的颜征在结婚后生下孔子。但在孔子3岁时,孔子的父亲便去世了,所以孔子自称“少也贱”,孔子做过一些一般贵族所不愿做的事,如当过管理牛羊的“乘田”和管理仓库的“委吏”等。他办事认真勤恳,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好。他从小就努力学习,广泛求教,以致“博学多能”。30多岁时就有一些人拜在他门下,开始了早期的教育生涯。中年时,曾因鲁国内乱到过北面的齐国,发表过自己的政治见解。50岁时,做过鲁国的中都(今山东汶上)宰,因有政绩,不久升为鲁国管理土木建筑的司空及执掌司法、刑狱大权的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国夹谷之会时,孔子曾“摄行相事”,在会盟中为鲁国立了功。不久,在内外反对势力的排挤下,离开鲁国,出访求仕,即他从55~68岁,经历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生涯。孔子先后到过当时的卫、宋、郑、陈、曹、蔡、楚等国和地区,到处宣传和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却始终未得到参政的机会。10余年的漂泊生活,使他增长了阅历,丰富了自己的学说。孔子重返故乡后,继续教授弟子,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整理古代文献,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品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为《六经》。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
    续表
    评价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在鲁国政治上碰了壁,不得不匆匆弃官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当时是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的春天,孔子55岁。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主要是“求仕”,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在两千多年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孔子带领数十位弟子,历尽千辛万苦,推行“仁政”,花了14年的工夫,到处碰壁,却依然坚持不懈,这种精神令人敬慕。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孔子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它既要求个体社会成员具有某种内在与外在的合理性,又要求社会群体也具有某种合理性。
    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不过仁和礼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管仲有仁德却不知礼,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义。行义需要遵循的根本依据也是礼。孔子说过“礼以行义”(《左氏春秋·成公二年》)的话,意思是用礼来推行义。

    1.《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2.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群”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怨”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学而》)
    段解: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亲近有道德的人来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八佾》)
    段解:仁,是一个人的内在追求;礼乐,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没有仁德,外在形式就失去意义。

    (《里仁》)
    段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里仁》)
    段解: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里仁》)
    段解: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跟别人堕落下去。

    [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雍也》)
    段解: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



    (《泰伯》)
    段解:在儒家眼里,“士”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是儒家社会理想的坚定执行者。“任重而道远”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子罕》)
    段解:在本章中,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子罕》)
    段解: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三个重要的概念。《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颜渊》)
    段解:“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仁”的主要解释。“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卫灵公》)
    段解:用一个字来概括“仁”,那就是“恕”。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可以用终生去实践,而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是与“仁”相同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阳货》)
    段解:这是对《诗经》社会作用的最高赞颂。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1.通假字
    (1)可谓好学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不译)
    (2)知者不惑(“知”同“智”,聪明)
    2.古今异义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古义: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
    今义: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2)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长辈称晚辈,老师称学生。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一词多义
    (1)喻
    (2)质
    (3)为
    (4)事
    (5)而
    (6)焉
    4.词类活用
    (1)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2)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3)朝闻道,夕死可矣(为动用法,为……而死)
    (4)见贤思齐焉(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5)请事斯语矣(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可谓好学也已(“可谓”意思中有“是”的意思)
    ②克己复礼为仁(“为”表判断,译为“是”)
    ③止,吾止也(“也”表判断)
    ④进,吾往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胜”后省略介词“于”)
    ②仁以为己任(“以”后省略宾语“之”)
    (3)倒装句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状语后置句,“于鸟兽草木之名”作“多识”的状语)
    (4)固定句式
    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何”,怎么办)


    1.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我的答案:   
    答案 “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的答案:   
    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仁”的主张,反映了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3.结合《论语》以及自己的理解,你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答案:   
    答案 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4.学习了第五章,在如何对待交友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的答案:   
    答案 此章可作为交朋友的圭臬,朋友中有贤与不贤,都为我们朝向世界的不同方向打开了一扇窗,而“思齐”与“内自省”,就是自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5.结合第十一章,谈谈怎样认识孔子的“忠恕之道”?
    我的答案:   
    答案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对后代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宽厚待人,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从而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比较含蓄地指明了“礼乐”和“仁”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理解。
    我的答案:   
    答案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而没有仁德,作为外在形式的礼乐也就失去了意义。
    7.孔子善用对比说理。请分别从“个人修养”和“社会文化”等角度理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我的答案:   
    答案 (1)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
    (2)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8.从第一章中,我们在人生追求上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我的答案:   
    答案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到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9.“克己复礼”在我们日常交往中有哪些指导意义?
    我的答案:   
    答案 克己复礼,自我约束,不仅表现在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样。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总不能一遇到烦恼就任性使气,与别人争吵,乃至大打出手吧。那样的话,纵然得到发泄,但却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别人质疑你的修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约束自己,冷静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读写能力』
    如何运用比喻论证
    《论语》善于运用比喻说理。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作喻,说明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身而起作用。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又形象生动。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来证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能使说理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文章生意盎然,是增加议论文亮点的制胜法宝之一。可以说,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往往离不开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它们的衔接点是“理”,也是它们的相似点。要用好喻证法必须掌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比喻论证常常涉及到比喻描绘、比喻说理、比喻评价等三种形式。
    1.比喻描绘。即选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去描绘本体,在细腻的描绘之中将感情和观点进行诗意表达。
    2.比喻说理。通过选取自然界的景物或生活中的事物做拟人性的描述,在描述中表达观点,将抽象的道理表达得形象化、诗意化、情味化。
    3.比喻评价。对事例的评价是通过比喻性的描绘来含蓄表达,一般是用细节描绘去精雕细刻,以达到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以小见大,就近取譬。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生活中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喻体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针对练笔』
    以“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150字左右的片段。
    答:
    答案 (示例)正像那海边沙滩上的贝壳,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砥砺孕育出一颗耀眼的珍珠。人生亦是如此,必会经历几重苦难几层波浪,而那诤言,则是让你含在嘴里感到苦涩的海中粗粝的沙石,虽然会带来疼痛,却能帮你磨砺内心,化生珍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    野:粗野、鄙俗
    B.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广,大
    C.天下归仁焉 归:归附,拥护
    D.请事斯语矣 斯:这
    答案 C
    解析 归:称赞,称许。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小人喻于利
    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答案 D
    解析 小人:古义,平民;今义,品行不好的人。文质彬彬:古义,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今义,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小子:古义,长辈称晚辈,老师称学生;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表轻蔑)。
    3.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请事斯语矣 B.见贤思齐焉
    C.朝闻道,夕死可矣 D.就有道而正焉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内:在内心。朝、夕:在早上,在晚上。A项,事: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B项,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D项,正: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4.下列句中加点的“焉”,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A.就有道而正焉 B.杀鸡焉用宰牛刀
    C.天下归仁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代词,怎么、哪里。A项,代词,自己;C项,语气助词,不译;D项,兼词,于此。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仁以为己任 B.止,吾止也
    C.可谓好学也已 D.克己复礼为仁
    答案 A
    解析 A项为省略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九至十二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下面句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由于
    B.非礼勿动 非礼:不合乎礼
    C.请问其目 目:条目、细则
    D.可以群,可以怨 怨:在礼的准则下怨刺时政
    答案 A
    解析 由:依靠。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为仁由己 B.仁以为己任
    C.勿以恶小而为之 D.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答案 B
    解析 B项,动词,当作。A、C、D三项均为动词,做。
    8.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责,二则勉人。
    B.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C.孔子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制度。
    D.第十二章孔子谈了诗歌的教化作用,就是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涵养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答案 C
    解析 “出发点是维护封建制度”错,应为“出发点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译文:
    答案 (1)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就会称许你为仁人。

    相关学案

    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