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举措不符合对应要求的是
A.水更清——防治水体污染 B.景更美——提高绿化覆盖
C.天更蓝——加强大气治理 D.土更净——填埋废弃电池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唐三彩
B.裁剪纸窗花
C.雕刻石狮子
D.编制中国结
3.下列用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的系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添加药品
C.加快反应 D.滴加碱液
4.纳米医学上可用四氯金酸(HAuC14)制备包裹药物的外壳,四氯金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5.“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x为8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6.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学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7.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粉条造假乱象,用廉价木薯粉代替红薯粉,木薯中含有毒物质亚麻仁苦苷(化学式:C10H17NO6)。下列有关亚麻仁苦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4
8.雷电交加的天空可能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物质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是1:1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10.下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B.t℃时,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方法为蒸发结晶
D.60℃时,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4g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中的CO2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
B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CaCO3、NaOH、NH4NO3固体 |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
D | 除去KC1溶液中的少量的K2CO3 |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2.现有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在高温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混合物2.2g,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吸收后,产生白色沉淀5.0g,则a的数值为
A.2.7 B.3.0 C.3.1 D.3.8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题:“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的主要特色。
火炬“飞扬”中藏着两项技术首创:一是将内部燃料从天然气改为更加洁净的氢气;二是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不仅具有“轻、固、美”的特点,而且在1000℃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寒道,首次在冬奥历史上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
13.构成液氢的微粒是
A.H2 B.H C.H+ D.H2O
14.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耐高温 B.耐腐蚀 C.硬度大 D.密度大
15.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下列有关跨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作燃料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分子停止运动 D.是一种与干冰组成不同的物质
三、填空题
16.Ⅰ.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现有:①钛合金 ②活性炭 ③碳酸氢钠 ④氦气,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_。
Ⅱ.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5)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能被压缩到钢瓶中,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是_______;
(6)老年人应从食物中摄入适量的_______(填名称)元素,以防止骨质疏松;
(7)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取206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一种转化CO2的过程如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实验题
17.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检验该气体。
(3)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CO2,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可盛放的物质为________。
(4)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①实验室制取SO2的发生装置可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E收集SO2,气体从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②如图所示,把充满SO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8.自然界并不缺少“镁”,而是缺少发现“镁”的眼睛。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寻“镁”之旅。
第一站:初步认识镁
(1)镁是一种_________色的固体,质软,有导电性。
(2)将2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镁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
A.相等 B.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C.无法判断 D.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第二站:制备金属镁
(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资源获得试剂①,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填标号字母)。
A.蒸馏 B.吸附 C.结晶 D.过滤
(3)向MgCl2溶液中加入肥皂水,可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4)电解无水MgCl2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第三站:再探金属镁
【提出问题】镁与水是否发生反应?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70℃时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完全解离出Mg2+和OH-。
【实验步骤】
(1)将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70℃水的试管中(如下图),发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将收集的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_。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镁条附近溶液_________,证明溶液中生成OH-。
【交流讨论】(3)根据上述实验,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拓展探究】
同学们又探究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温度(℃) | 50 | 55 | 60 | 65 | 70 |
收集50mL气体所用时间(s) | 295 | 257 | 196 | 124 | 74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对镁与水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
(5)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镁条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镁条表面失去光泽。但将表面失去光泽的镁条打磨后再次放入热水中,发现又有气泡产生,说明镁与水反应变缓慢直至停止的可能原因是_____。
19.实验室有一包NaCl样品,可能混有的杂质为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样品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测量样品溶液的pH。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小组同学对样品的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含有________;猜想二:含有NaCl和NaOH;猜想三:含有NaCl、NaOH和Na2CO3。
【探究二】测量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如图1所示,取3.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220mL(该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2.00g/L;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忽略气体的溶解)。集气瓶上方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
【探究三】测量样品与盐酸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
如图2所示,另取3.00g样品置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采集信息形成图像如图3。将锥形瓶中最终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全部固体,其质量为3.48g。
(1)c点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ab段溶液pH降低,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即可)。
(3)蒸发时除使用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实验结论】关于样品的成分,猜想______(填“一”、“二”或“三”)是正确。
【定量计算】结合探究二、三,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交流反思】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探究二中俯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B.探究二实验后生成气体在锥形瓶中仍有滞留
C.探究三中加入的稀盐酸量不足 D.探究三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C
6.C
7.D
8.B
9.A
10.D
11.C
12.B
13.A
14.D
15.B
16.(1)①
(2)③
(3)②
(4)④
(5)分子间有间隔
(6)钙
(7)
17.(1)试管
(2) AD 带火星的木条
(3)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
(4) B##C ① 紫色石蕊变红色,试管内液面上升直至充满整个试管
18. 银白 B ## D 产生大量浮渣 分解反应 氢气## 由无色变红色 在50~70℃范围内,温度越高,镁与水反应的速率越快 镁与热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会覆盖在镁条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19. 氯化钠、碳酸钠或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而导致排开水的体积不准 酸性 或 玻璃棒、酒精灯 三 设碳酸钠质量为x,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
固体质量增大:1.17g−1.06g=0.11g
根据题意固体增重:3.48g−3.0g=0.48g
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至固体增重质量为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A
4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43,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5,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25,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