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肥皂粉》教案0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30840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版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悬念,欣赏启思,制作底版,创意制作,交流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验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水粉颜料、调色盘、笔刷、笔洗肥皂粉等工具。 2.教师准备:课件,示范用具、肥皂粉、8K素描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笔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 1.教师快速用水粉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1.教师:像这些运用特殊的材料或者特殊的表现方式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都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比如三年级上册《天然的斑纹》和五年级上册《无笔画》,就是运用了拓印和对印的方法表现了独特的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2.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很多自然形成的肌理,例如土地、木材、水波纹、玻璃等。(课件出示几张自然形成的肌理图) 3.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的肌理效果) 三、制作底版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问:为什么肥皂粉会使画面形成这种斑驳的肌理效果呢?我们试验一下吧,先来看看彩色底板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彩色底板制作步骤图) 2、回忆老师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板的步骤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水分控制 色彩浓度的把握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板。 (1)学生边做边思考:肥皂粉撒在色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神奇的效果? (2)小结:干肥皂粉在吸收周边水和色彩时,肥皂粉和水、色彩的多少不一,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聚变,平淡无奇的肥皂粉竟然变成了绘画媒材,是不是非常神奇呀! 四、创意制作 1.教师展示《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小松鼠的世界》。 (1)教师:如何把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变成一幅有趣的具有肌理效果的抽象画?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作品,看看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 (2)《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这幅作品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直接利用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剪出花瓶的造型。 (3)《小松鼠的世界》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呢?(教师出示制作步骤图。) 2.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了解用抽象艺术形式表现有肌理效果的艺术作品的方法。(出示临摹的马蒂斯作品和米罗作品) 3.学生根据制作的彩色底板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4人合作。(第一课时完成不完,第二课时继续完成。) 五、交流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观察与感受,认知体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展示交流,评价反馈,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 感受美,尝试体验 发现美,交流讨论 理解美, 合作创造 表现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启思,制作底版,创意制作,交流评价,课后拓展,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